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愿愿望望病了 (第2/5页)
她轻摇了下头。 孟郬点头,静待他穿过林子、翻过围墙出宫,才抱着她飞身下树。 “妳不认为他是埋尸的凶手?” “对。” “为什么?” 宫晴没回答,拉起孟郬朝右前方走去,然后在一个微微突起的土丘处止步。 土丘上头明显印着黑衣人的足迹,之前她就注意到这个,因为土丘上有新的掩埋痕迹,她蹲身向下挖,发现她的动作,孟郬立刻纵身向上,折来树枝为工具,拉起她站到一旁,自己动手挖了起来。 果然宫晴没猜错,一具新埋的女尸出现。 孟郬噘嘴吹哨,一名暗卫从林间跳下,孟郬命令他去太医院找来方磊,待他回头,宫晴已经蹲在尸体前面,小心谨慎地开始查看,翻开尸体上的衣物。果然…是同样的手法。 照例,她绕着案发现场仔细观察,在附近来来回回绕过几遍,还是如同前次般,半点痕迹都无,这是个细心的凶手。 宫晴对孟郬说:“两个案子,凶手都很细心,不在埋尸处留下任何证据或足迹,而方纔的黑衣人却把他的脚印留在土丘上头,这代表黑衣人不是凶手。” “所以他与此案无关?” “不一定,后宫的人进出宫廷有腰牌,为什么他需要翻墙进出?” “因为他不是宫中人。” “不是宫中人,却恣意在后宫进出,代表他必定有所图谋。” “该让风喻好好再整顿一回禁卫军了。” 在谈话间,暗卫将方磊带到,自从宫晴结识了方磊后,和他交流过不少尸体状况代表的意义,甚至还研究过解剖,上次那个宫女的尸体被发现时,他们便合作解剖了一次,因此他一到现场就知道该怎么协助宫晴。 他们围在尸体前方,宫晴向方磊要过小剪刀,剪开前腹的缝线,接着职业病发作,一面解剖,一面述说所见。 “死者是女姓,未婚,年约十三到十五,身着宫女服饰,手脚指甲都有青色痕迹,应该是中毒,胸口有一道五十公分缝线,死者的肝不见了,因为有严重的出血状况,推估凶手应该是在死前取下人肝…” 孟郬皱眉凝目,怎会有这么残忍的杀人手法? 宫晴递回小剪刀,方磊交给她一把锐利扁刀,有上次经验,两人合作得很顺手。 她切开胃部,里面有满满的食物。 “以消化的状况分析,死者进食不久后就遇害,倘若她的身份真的是宫女,那么食物大有问题,因为宫制,宫女每餐的rou类配给很少,她的胃却几乎让rou食占满…”宫晴放下小刀,抬眸对上方磊,问:“这几日,方太医可有所获?” “快天黑了,我们回太医院再谈。” 宫晴点头,与方磊一起离开,孟郬召来暗卫,让他们将尸体埋回去,这是为了不打草惊蛇,让凶手有所防备。 太医院里,方磊领着他们进入一个独立的院落,宫晴和孟郬坐定,方磊取来几卷书册给他们。 “中医不会以人肝入药,通常会取人肝入药者皆为邪端异说,江湖上有几种偏方有提到此,我归类整理过了,会使死者呈中毒现象、手脚出现紫斑的,只有一种名为秋缠的青色粉末。” “然后呢?” 方磊将一本薄册子放在宫晴面前。“据上面的记载,秋缠是药非毒,但它特殊的部分在于此药不能直接用来医治患者,须要以人肝为引。” “以人肝为引?什么意思。”孟郬问。 “先将秋缠混入菜肴里,诱人将饭菜食下,待食者昏迷后半个时辰,药渗入肝脏再剖腹取拔,最残忍的是,肝脏必须在人还活着的时候取下,患者再食其肝,就可达药效。” “这是治什么病的?” “此药可解习武者走火入魔之苦。所以…凶手有走火入魔之疾?”方磊试问。 “不一定,也许凶手只是只沉默的羔羊。”宫晴脱口而出。 “什么是沉默的羔羊?”方磊不解,反问。 宫晴急急更正“我是这么说的吗?不,方太医听错了,我说的是变态杀人魔,有的人天生有病,喜欢食人rou人肝人脑人血,也许凶手不为治病,就只是因为疯狂的杀人行径可以让他得到快乐。” “我听过那样的例子,那是无药可医治的病。公主也曾习医?怎么知道这些,还懂得剖尸找到疑点。” 方磊望着神秘的采莘公主试探的问,他早有满腹疑问,普通人不会知道那么多关于尸体的知识,更不会一割开缝线,就看出来尸体少了肝脏,甚至不会知道能从胃的消化状况判定死亡的时间。 宫晴瞥他一眼,轻浅一笑。她能告诉他自己双主修,拥有法律和医学院双证书?毕业时还考虑过要从事法医工作?当然不行。 轻描淡写地,她用“曾有涉猎”一语带过。 “晴,我认为不是变态杀人魔,如果是,何必用秋缠?” 微微点头,宫晴同意。“但秋缠、走火入魔,都是武林人士秘法,外人不得窥知,后宫住的又是先皇嫔妃和太监宫女,他们顶多习得一点拳脚功夫,谁会练武练到走火入魔?” “记不记得我们在林子看见的那个黑衣人?”孟郬提醒。 “他走火入魔了?”宫晴问。 “依他的身形来看,是个武功高强的高手,但他的内息紊乱,似乎受了内伤,如果他是凶手,便有了杀人动机。” “所以黑衣人是凶手?”方磊问。 “如果是他,要找人肝,随手在外头找个无家可归的流民杀了,官府连追查都不会,他为什么要冒着重重危险进宫杀人?何况他又受了内伤,宫中禁卫可不是摆饰用的。 “我比较倾向是宫里人动的手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