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3/8页)
此次自丹阳而来,他是为了信王而出兵,但信王知道,他不过只想与余丹波交手,而赵奔也因明白他的心思,所以刻意主动要求出兵绛阳,表面上,赵奔是说有些忌惮于余丹波,但实际上的原因为何,他们都心中有数。 自弱冠起至今,许多听闻过他不得志事迹的人们,看他的眼神里都藏着遗憾,就连赵奔也同情他总是与战争失之交臂的命运,有些人甚至叫他回乡,忘了能成为另一个赵奔的梦,安安份份的当个私垫的夫子,或是就留在赵奔的麾下替赵奔训练新兵?这世上能有几人能够成为赵奔或是石寅?在余丹波自灭南之战中崛起后,又有谁还能在余丹波的光环之下出头?这是命哪。 若这真是命,那么在他命中,上天看不见他,人人也都看不见他,就在他认为这一生都将这么不得志而过时,信王透过赵奔找到了他,是信王给了他一个发光发亮的舞台,让他有了这个与余丹波-较高低的机会,他一直都牢牢的记得,当他替信王送礼至九江时,余丹波那高高在上、视他为无物的姿态,那时他很想告诉余丹波,他不是不能,他只缺少了那个运。 “敌军来袭!』居于大军最前头的前军队伍,突然人慌马乱,在遇箭袭后紧急向后急报。 事前半点预兆也没有,早巳绕过洛阳城正门,自其余多处城门出城的轩辕营大军,埋伏在伏羲营大军行进的路径上,当伏羲营前军遭箭袭时,整支大军顿时停止了前进,此时在大车一旁忽窜出阵阵浓烟,顺着西南风飘抵至大军处,辛辣刺眼的浓烟中,人人伸手不见五指,严阵以待的轩辕营中军一分为二,据于伏羲营前方与后头开始大量派箭。 伏羲营居于烟雾中的兵员丝毫不敢在这时往外街,冈若是随意住旁一踩,即叮能践踏到中箭而死的同袍,然而他们也不能待在原地,虽明知道轩辕营就等在外头,但若是不快些离开烟雾中,别说会被浓烟呛昏或死在箭下,更可能在推挤慌乱中死于自己人的脚下。 狄万岁-手掩着口鼻,没想到余丹波这回竞主动出战,因三面受敌之苦,他不得下命部众朝着唯-没有敌军埋伏的浓烟飘散处撤,但甫冲 出烟外,却愕然发现这竟是另-条死路。 烈焰冲天,先前他们途经一旁的小城,正熊熊的在他们面前燃烧,蔓延全城的火势阻拦了他们眼前的去路,将他们困在原地动弹不得,而埋伏于前后的轩辕营,甚至是一兵末发,只管不断派箭,就足以以逸待劳。 策马居于中军前部的余丹波,在敌军做困兽之斗,想改朝燃烟处冲锋时,他朝身后弹指后冷声低喃。 “在我的地头上,想翻出我的五指山?”这场仗中,损失一个前军就已经算很给狄万岁面子了,他还急着要兵援长安,狄万岁别以为他会再让轩辕营多损失一兵一卒。 在余丹波令下,另一批兵箭马上自敌军另一旁派放上天,不但阻止伏羲营前进亦大大地删减起兵员数,从天而降的兵箭势若雨下,来不及持盾的士兵们当场惨死箭下,一整支训练有素的大军登时如乱了手脚,阵型守不住、攻势又拉不开,不愿大军在烟雾中盲目待死的狄万岁,狠心朝残余的全军下令往前冲锋与轩辕营中军硬碰硬,也料到他们会做拚死一搏的余丹波,立即派箭燃讯,命左翼军停止燃烟,埋伏在燃烧小城两旁的右翼军登时派大量骑兵窜出,与据于伏羲营后头的另一半中军,及前头余丹波所率中军齐时收网,一举将敌军夹陷在原地。 据于马背上的轩辕营骑兵,开始在烟雾散开的战场上进行扫荡,眼前四蔓的烟雾方散开,站在烟雾中御敌的伏义营士兵才睁大眼想看清, 一柄柄长形陌刀巳白马背上扫下直朝众人喉际扫过,伏义营阵中持盾的步兵纷纷上前举盾力拒战马,然而紧接着派出步兵跟上的轩辕营,亦开始一步步缩减敌军据地。 夕日不知是在何时出现在他们身后的,又是一日将尽。 接连着一整日受敌军强攻,伏羲营盛况已不再,狄万岁的眼眸中闪烁着心痛,不忍地看着那些誓死跟随他的部属,遭敌军分割在圆阵中, 一一遭到诛减,其实他是可以避免再让手下死于敌军之手的,只要他愿降,但坚信他终究能够战胜余丹波的手下们,却不肯让他保他们一命,他们宁愿保全他的威名。 承认战败并非易事,但承认手下是死于自己之手,更不是件容易的事。 四面出路已让轩辕营彻底截住,在部属们恳求他不要出降声中,狄万岁断然地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派兵举旗出降,且命残军弃械,而非得负起战败之责的他,则手持一刀一盾,正正地迎对恭候他已久的余丹波。 余丹波毫不犹豫地举弓瞄准朝他冲来的狄万岁,首箭避过他手中的厚盾射向他的左脚,在他颠跛着步伐时,一箭再射中他持陌刀的手臂逼他弃刀,在此时,自四面八方将狄万岁包围的箭兵,亦纷纷持弓拉弦对准他,狄万岁分神一看,余丹波立即把握这机会再补一箭,左肩上的兵箭,令狄万岁再举不起手中之盾,纵使他能挡得下前头的余丹波,他亦无法阻止将他包围的箭兵们,眼中盛着不甘的他,索性在余丹波的面前弃盾。 透过弓弦,余丹波瞬也下瞬地瞧着这个将自己不得志,全部怨怼至他人身上的对手,半晌,他收箭将手中的余家弓你向身后的副官,慢条斯理地抽出腰际的陌刀,一步步走向狄万岁。 “你在等什?”狄万岁还以为他会一箭解决他。 余丹波低沉地开门“我要你死个明白。” 听了他似隐怒的声音,狄万岁怔了怔,而后在他的目光下吃力地站直了身子与他四目相对。 “先前,你胜在心中有怨而我无。”伏羲营之所以能够逼他进洛阳城,是因为他对狄万岁根本就没有半点不满与不平,他没有狄万岁那般极力求胜的决心。 “我败在哪?”狄万岁紧接着问。 “你败在心中无恨而我有。” 他眼中有着讶然“恨?” “我恨我没能早点送你上黄泉…”乐狼死后,堆积在他心中的自责,令他后悔之余决定速战速决。 就连威名赫赫的辛渡与闵禄都不能教余丹波有恨呢,他可能是余丹波在这世上最恨的人。 狄万岁露齿一笑,难以言喻的满足感,覆盖住了多年来心底那份对余丹波的妒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