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第3/5页)
黑人、黑奴;高山族相当于原在美洲的印第安人;不同的是,黑人对参与杀印第安人,至为罕见;而台湾人参与杀真台湾人高山族,却凌驾洋人呢,更不可思议的是,日本人在台湾五十年,杀了千千万万的台湾人,台湾人为什么不吭气、不调查、不立碑、不悲情,不但不这个不那个,反倒哈日、反倒赞美日本人,这不是贱种、贱骨头吗?天下有这种公义之士吗?这些人谈公义之不足,又喜欢搞"台湾人悲情"秀,整天以制造悲情的方法号召走出悲情,例如他们为二二八死难者哭哭啼啼,事实上,纵使是直系血亲,死了五十多年后,按人之常情,都没有那么多的悲情可出、也没有那么多眼泪可流了。没有那么多悲情硬要说有、没有那么多眼泪硬要往外挤,这不是作秀是什么?更荒谬的是说二二八被杀的台湾人有十几万或几万或两三万,以增加悲情气氛,好了,政府开始补偿了,死一个给六百万,亲属请来登记吧,按说重赏之下,必有死人,结果登记到今天为止,登记了五年,只死了或失踪了或受伤了八百二十四人,八百二十四人是十几万或几万或两三万吗?这样子有意制造悲情记录,真是何苦来啊?我刚才说了这么多,重点有二:第一去者日已疏,,按人之常情,对死者可以怀念悼念,但说一定要五十多年后还有大量的悲情,那不是真实的;第二,台湾已是一个没有公义的岛,从暴君专制到暴民专制,已把台湾搅得乌烟瘴气。我可说是这个岛上最能发出真正公义之声的人物,除了我以外,当然还有一些别人,也只是可数的十几个人而已。不过我也开始老了,我还有许多世界性的题目要做,在小岛的题目上燃烧自己,对我已是过去式了。来,君君,还是少看生者多看死者吧,这里到处都是死者。只可恨埋的多是窝囊的国民党,一、讨厌死了;二、死了也讨厌。不是吗?" 我说:"我有一首叫做坟的诗,对比生者与死者间的变化,我慢慢背给你听: 一切都集合起来了, 当泪水平行了雨淋。 一铲铲黄土埋下、埋下, 直埋起一座新坟。 送葬的人鱼贯前进, 个个都黯然伤神—— 这个世界不只有你、不只有你, 也有我们。 一切都疏散开来了, 当风声吹落了雨淋。 一片片荒草爬上、爬上, 直爬上一座孤坟。 送葬的人鱼沈雁杳, 个个都无处可寻! 这世界只有你、只有你, 没有了我们。 不过,既形成了一大片公墓,纵然这世界没有了我们活人,死人因为左邻右舍都是,倒也不再这世界只有你、只有你了,至少是只有你们了,死者有知,应该没那么孤单,使与鬼为邻的是那些独夫蒋介石的鹰犬,似乎有也比没有好。其实真正孤单的,是不归于公墓,而流落荒郊的孤魂野鬼。记得宋朝王安石有一首向他死去女儿道别的诗,他在做官任上,死了小女儿。三年任满,他要离开到别的地方去了,古时交通不方便,他知道此去不大会回来上坟了。一天夜里,他坐着小船,摇到了荒郊,走到他小女儿的墓前,他告诉小女儿,爸爸已经老了,满眼忧伤的来看看你,跟你永别。今夜扁舟来诀汝,死生从此各西东。爸爸老了,不会再来了。那是一幅诗中有画的画面,非常动人。我想,那小女儿如果埋在公墓里,会稍微好一点,毕竟有那么多黄泉路上的陌生人,大家谁也不动,在一片寂静中互相照应、有个照应。" "你说得也是,这就是公墓的好处。外婆把母亲埋在这里,也就比较放心了。" 一路说着走着,君君带着我,在漫山遍野的坟场里寻找母亲、走向母亲。她说距她上次前来,已经一年了。上次是考取大学后来看母亲的,所以记忆犹新。"就在那一区,"她把手一指。 "那一区从上面朝下数第三排的最右边那一座。远看起来平平的一块空间,上面只有一块横的小碑就是。"我顺手望去,模糊看到她所说的,坟太多了太多了,令入眼花撩乱。 "就沿这条小路过去,"君君说。"就可以走到。" "要不要我为你背一下背包?你背得很久了。"我伸出手。 "不要了,谢谢你。其实里面只有流狼者换洗的衣服等杂七杂八的,并不重。" "远远望去,你母亲的坟看起来很简单肃穆,不是豪华级的。" "外婆有很不错的taste,她坚持把整块的墓地规画成完整的一大块平面,全用黑色大理石板盖住,在角落里立了一块横的小碑,上面有母亲的名字、生死年,和"女儿陈壁君立"字样。刻的字体还是请精于书法的朋友写的,写的还是魏碑呢。" "那一定很够看。你看前后左右这么多坟,设计得都太俗气了,没有文化,正和这个岛一样。" "你说台湾没有文化?" "不错,一点都没错,我说台湾没有文化。这个岛上文化形成的过程与真相,撇开高山族的原始型文化不足论以外,可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流民文化——对高山族而言,当年来台湾的中国人,都是假台湾人。假台湾人初到台湾,不是很自愿的,基本上,是在大陆混不好或混不下去,才离开福建、广东一带家乡的。这里面有没有土地的农民、有没有职业的流氓、有没有恒产的海盗、有甘心卖身给外国人以求渡海的流亡者。当年中华帝国的基本政策是不准老百姓往外乱跑,它不准老百姓去东北、也不准去东南,换句话说,它不喜欢移民。但是,只要有必要,民会自移,是很难拦得住的,尤其在荷兰人占领台湾时期,他们要大量农业人口来建设台湾,帮他们追求重商利润、巩固殖民统治,这种帮凶,以渔猎人口为本位的高山族是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