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高原的百合花玻利维亚记行 (第1/5页)
高原的百合花——玻利维亚记行 当飞机就要降落在世界最高的机场“埃阿尔多”时,坐在我后面的一位欧洲旅客已经紧张的先向空中小姐要氧气了。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瘫在位子上的中年人,这时前面几排的一个日本人也开始不对劲,唉的叹了一口长气便不出声了。两个空中小姐捧着氧气瓶给他们呼吸,弄得全机的旅客都有些惶惶然。我将自己靠在前面的椅背上,脸色苍白,话也不能说,两手冰冷的。旁边一位来过拉巴斯的日本老先生一直握住我的手,替我拿一本薄书,口里温和的说:“不要怕,先不要就怕了嘛!”其实我根本没有一丝惧怕,只是因为飞机下降,正在剧烈的晕机而已。“到了之后慢慢走路,不要洗热水澡,不要吃太饱。更不可以喝酒,第二天就没有事了。”“我不是—”还没说完,那位日本老先生又加了一句:“不许讲话,省氧气!”听他那么吩咐,我先噗的笑了出来,便真的一句话也不讲了。下机的时候,手提的东西全托给米夏,知道自己心脏不太好,便不逞强了。海拔四千一百公尺的平原是我生平所面临最高的地势,在这,机场的跑道也比一般的长;因为空气的阻力不同了。第一日上到这高原,尽可能一切放慢,我的步伐慢的如同散步,飞机上警察看的笑了起来。玻利维亚,这南美的西藏,过去每当想起它来,心里总多了一分神秘的向往。即使只在机场吧,那苍苍茫茫的大草原呈现了不凡而极静的美。入境的人很多,一些没事似的人去排队了,另一些大约如我,是第一次来,大半先坐着,不敢乱动。对于一个旅客来说,一个国家的机场是否豪华其实并不是很重要的,查照的海关人员是不是办事快捷,态度亲不亲切,才是旅客对这国家最初步的印象。玻利维亚的机场虽然不算太气派,可是无论在哪一方面,他们都给了旅客至诚的欢迎和周到,使人宾至如归。旅客服务中心交给我的资料对我们来说仍是有些太贵,宾馆的一长列名单上,没有低于四美元一日的地方,有些更贵到一百美金左右一日了。进城的公车说是没有的计程车可以与人合并一辆,收费非常合理合五毛美金一人。坐上计程车还不知人去哪家旅馆,这已习惯了,心中并不慌张,开车的司机先生是最好的顾问,他们会带的。司机先生不仅热心,同坐的三位玻利维亚人也是极好,他们替我们想出来的旅社,却因价格太低了,另人有些茫然。“我可以付再高些的,最好有私人浴室。”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车子因找旅馆,绕了好几个弯,结果停在旧区女巫市场斜斜的街道边。一看那地方风味如此浓烈的区域,先就喜欢了,下得旅馆来一看,又是好的,便留住了。付车钱的时候,因为麻烦了司机,心中过意不去,多付了20%的小费。没有多少钱,那位司机先生感激的态度,又一次使人觉得这个国家的淳朴和忠厚。放下了行李,先去街上摊子买古柯叶子治将发的高原病,知道这是逃不过的。这些叶子在秘鲁的古斯各城其实我还有一大包没有用完的,只因害怕放在行李中带过境,海关当作毒品,因此便留下了。古柯叶事实上并不是什么毒品,可能一吨的叶子也提炼不出几公克的古柯因。高原的居民将少数的几片拿来冲滚水喝,只是帮助呼吸而已。旅馆的餐厅冲来了一大壶滚水,问他们多少钱,说是不收费的。给送水的人一点小费,换来的又是连声道谢,这样的民风令人受宠若惊,好似是来受恩的一般叫人失措,不由得更加想回报他们。这一路来,只要进入了参杂着印第安人血液的国家,总多了一份他们待人的忠厚善良。厄瓜多尔亲如家人,秘鲁亦是一团和气,而今的玻利维亚,更是厚拙。在这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高原国家里,只住着不到六百万的居民,这70%是印第安人,25%是西班牙本地人混血,5%是欧洲移民来的白种人。玻利维亚是南美洲两个没有海港的国家之一,它的西部是秘鲁与智利,东北部与巴西交界,南边有阿根廷和巴拉圭。在1879年以前,玻利维亚原先的领土本是一直延伸到太平洋的,因为一场争夺沙漠矿场的五年之战,那片沿海的土地被智利夺去,直到现在没能讨回来,虽然智利同意玻利维亚使用原先的一个海港,但是在意义和便利上便不相同了。虽说拉巴斯是一般公认的世界最高的首都,事实上玻利维亚真正的首都却在另一个城市—苏克列。只因外交使节团及政府部会都在拉巴斯办公,而苏克列只有最高法院仍在那开庭,普通都将拉巴斯当作了这个国家的都城。初抵拉巴斯,除了呼吸不太顺畅之外,并没有过分的不适,加上以前厄瓜多尔及秘鲁高原的经验知道如何冲古柯茶并且服药,静躺两三个小时休息之后便没有事了。女巫市场没来玻利维亚之前,参考书中提到几次此地的巫术街,说是不能错过的。没有想到自己的旅馆门外没有二十步便是那条著名的横街。休息过了之后,赶快穿了厚衣服到街上去玩耍,高原的夏天,即使是正午,也穿一件薄毛衣,到了夜间便要再加一件了。石板砌的街道斜斜的往城中心滑下去,好份欧式老城的情怀,却因当年西班牙人的进占南美远远的将这欧风一路建到另一个大洲来。便在那些美丽的老建筑下面,放着一滩一滩的街头店铺,守摊子的嬷嬷们,披着丝制本色花拖着长流苏的披肩,穿着齐膝而多褶的大裙子,梳着双条粗辫子,一个个胖墩墩的在卖她们深信的巫术道具。此地的印第安人,在衣着打扮上和厄瓜多尔及秘鲁又是不同,虽然粗看上去,好似头顶上的呢帽不变,其实细细分别,他们又是另外一种文化了。即使是语言吧,此地除了契川话之外,又多了一种阿伊玛惹,听上去极为温和的调子。嬷嬷们卖石刻的手,脚,动物,也卖各色奇特种子,也有各色毛线,更有许多已经配好方的小瓶子,里面放着一些吉祥如意的物品。为了使嬷嬷不厌烦我,先买了一排小动物的石刻说保佑家蓄平安的。“这只干鸟呢?”我指着一只只干黑大眼睛的死动物问她们。“不是鸟,是流产出来的小骆马——”卖东西的妇人笑了起来。“治什么病?叫谁来爱?还是旅行平安的?”“都不是那些事情用的—”那个妇人又笑。“你买了去,建房子时候将它埋了,运气会好。”她说。“这些花花的毛线呢?”我又问。“要配的,光毛线没有用的。”那边摊子的地下便是一盘一盘配好的象菜一样的象征好运的东西。摊子的生意不错,总有当地人来买些什么。“嬷嬷,这些东西灵吧?要不要找什么人给念一念咒呢?”我看看自己买下的一个小瓶子里面用油泡着一大堆小东西,红红绿绿的,还有一条虫也在内。“不必了,放在你左边的口袋里。好运就会来。”这只是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