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之远东风云_97大宋制造局:满清反洋务运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7大宋制造局:满清反洋务运动 (第3/4页)

回来。我看着你们挑人。”

    两人能从那么狂暴地洋人技师那里,在不是很懂外语的情况,用猜、观察和模仿学会一些技术,脑子都好用,此刻已经明了情况:就是要挑工人里懂行的,干活卖力的!

    一旦赢了,这群人也许直接就是自己地骨干手下,谁也不敢大意,两人嘴里一边解释,一边在工友堆拉自己认识的、会干活的。

    “好了,你们俩回来,一个一个来,李玉亭先挑一个,郑少庭再挑一个,然后李玉亭再挑。”赵影说道。

    “王矮子,你,过来帮我!”李玉亭大叫。

    “小江西,你,就你了!”郑少庭用力的摆着手。

    一个又一个被叫到的工人笑容满脸地挤出人群,朝门口走去----刚才两人都说了,谁帮他赢了,必有厚报。

    “哥!叫我啊!”郑阿宝使劲的跳着,挤到人群最前面朝他大哥挥着手,但郑少庭只是笑笑,并不点他。

    “小子,你才来几天,机器你都没怎么摸过,你大哥又不傻,怎么会叫你?”旁边秦麻子笑道。

    “好你个秦麻子,他们也没叫你啊!”郑阿宝勃然大怒,秦麻子哈哈一笑:“我技术又不行。”

    最后,郑少庭也没叫小弟,毕竟这是比技术的时候,他弟弟肯定想帮他,但不是能在现在能帮他,他帮不上,任人唯亲在造枪面前没啥用。

    “他们要干很晚,要做饭送水,伙房缺人干活,找5、6个人,谁跟我去。”一个掌勺的伙夫此刻走了过来,他也扬眉吐气了,食堂头也被逮了,他被命令暂时掌管伙夫,他看着叽叽喳喳在厂房门口前议论的工人叫道。

    “我啊!”郑阿宝兴奋之下,都没管边上荷枪实弹的士兵,直接跑到伙夫身边去了,指着厂房里面叫道:“我大哥在里面干活呢!为他做饭干活找我啊!”“那就你了。”伙夫呵呵一笑,郑阿宝顿时跳了起来。

    赵阔走出总管室,看两伙人在隆隆的机器声里,开始拼命干起来了,看着这些忙碌的连他从身边经过也没人注意到的工人,他冷笑着,心里却想起了他来地那个世界所谓地满清洋务运动。

    “满清个鸟洋务运动!”赵阔低低地骂了一句。

    在赵阔来地那个平行世界历史中,被洋人屡屡抽脸后,满族统治者也特别热心洋务运动。在1863--1864年,李鸿章在江苏不仅雇佣外国军官训练他的军队,而且还取得洋人的帮助来制造西式弹葯。

    1864年年中,恭亲王和文祥重申他们的观点:“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他们在奏禀中推荐了李鸿章地事业。并建议选派旗军到江苏李鸿章的兵工厂见习。中国应当利用目前的时机“将外洋各种机利火器实力讲求,以期尽窥其中之秘,有事可以御侮。无事可以示威。”

    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潜慑其狡焉思逞之计。否则我无可恃,恐难保无轻我之心…今既知其取胜之资,即当穷其取胜之术。”

    “这逼想的美,”赵阔一边走过一台台机器,一边想着:“满清想学洋务想自强,但学地了吗?自强得了吗?”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创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初始投资和赵阔的大宋制造局相仿。但后来不停追加设备和厂房,投资远远超过赵阔,差不多运营快10年后,1871年增聘的洋员和添置的机器到达之后。江南制造局开始制造林明敦式后膛来福枪。到1873年年底,生产了这种步枪4200支左右,但不仅它们的造价高于进口的林明敦枪,质量也远不如后者。

    这种枪李鸿章连自己的淮军都拒绝使用!

    李鸿章仍然不得不依靠进口武器!

    江南制造局还想造轮船,然而1875年江南制造总局中止造船计划时。这项规划以及轮船维修(由曾国藩1870年设立地江南轮船cao练局主管)费用占该兵工厂年度进款的一半左右。

    但最关键的问题是所造轮船比在英国出售的类似轮船至少要贵一倍。

    一样地设备,在本地搞了1年,总是有点技术积累了吧,总得有点成本优势吧,愣是本地造船不如去地球另一头买船便宜!

    满清洋务的产品都是成本极高,绝大部分都是本地制造成本高于进口,成本在哪里?

    一个是原料设备采购,采购官员狂吃回扣,国人供货商不用说了。洋人也给。比如克虏伯进中国的时候,也有一定比例专门用于给满清官员回扣。情况严重到李鸿章不得不建立了这样一项制度:兵工厂的每一项采办都要经由总办本人以及采买、支应和会计三个有关单位共同批准。

    第二个是人力成本。洋人工资比在他们国内同类工作都高,这很容易理解,制造局根本就不能培养自己的技术骨干,能不求洋人吗?另外就是很多有权势地人随便就挂个名蹲在制造局领工资,70年代初江南制造局就有40个官,到了70年代末期,已经暴涨到80个官员管理了,而水平更臭。

    另一个例子就是福州船政局,船政局的采办系统存在着大量侵吞公款的现象,经常发现买来的木材、煤炭和金属材料不能使用。在造船合同和支付工人工资方面存在着许多贪污舞弊的漏洞。有一些职员是福州达官显宦的亲戚或者是他们所推荐的人,管理的大官沈葆桢在管理这些职员时特别棘手。但沈葆桢还是干事的,不过这是在福建和北京支持他地情况下,万一他不想干正事或者上头不支持他,船政局马上彻底傻逼。

    上述几点,赵阔早就看得很清楚,因此陈其荣案发地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