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4第一次大沽口之战:我用眼神 (第2/3页)
炸了一遍炮台;这次是第三把,主要防御点舟山定远守军几乎没抵抗,就争着从岛北面坐船跑了。 舟山被海宋夺在手里,这次赵阔开始派军队上去驻扎,派工程队上去修建炮台工事,这里将要变成海宋的军事、商业重镇,成为对着满清肚脐眼里的一把剑,那个时候,凭借舟山这个海宋海域最北的要塞,海宋海军上可以打头(北京),下可以砍腿(福建台湾)。中间如果不爽,直接就能攻击上海、宁波等地,商业利益更不用说了,这里是上海和海京海上交通的咽喉---赵阔已经准备用明地或者阴的弄死弄残满清宁波水师,独霸这个海上巡查权了,反正满清不要海。你不要我要,要也不给你,我海军比你水师强! 此刻在大沽口外的英法联军都开始测定大沽水深为战争准备的时候,大沽口炮台上的满清最高指挥官直隶总督谭廷襄也正用望远镜看着这几艘洋人地汽船肆无忌惮的驶进炮台射程,大摇大摆的一会开一会停,他并不明白洋人在干嘛呢,但他依然紧张的满头冒汗。 “大人,敌船已入我火炮射程,可要开炮射击?”满清将领朝谭廷襄请示道。 “当然不行!”谭廷襄自己先吓了一跳。训斥道:“糊涂!怎么能先起战端,授人于口实呢?就算开炮,也要等到敌船先开炮!这才能让我天朝上国站住道理!” 英法地小型蒸汽船大摇大摆地在满清炮口下测定了大沽口水况。然后开走了,不知道英法在干什么地谭廷襄抹了抹冷汗,松了口气,心道:你们这群蛮夷乱晃什么!刚才你们差点引起战火懂不?老子终于妥善执行皇帝地政策了。 “传令示威!”谭廷襄指着英军汽船屁股,用丹田之气大吼起来。 直到英法宋联军抵达天津大沽口外的时候,要求和满清朝廷谈判,咸丰对突然扑上来的四国外国人要求还不清楚,尤其是里面还裹着满清叛军。 后者也没让咸丰同志太过焦虑,因为对方曾要求请和!这就是示弱!伪宋皇帝竟然自称自己是蛮夷。说明他不过就是个心虚的汉jianian而已!朝中大臣有激进派还讨论过如何利用伪宋去灭洪秀全,伪宋是个屁! 换而言之,如果英法联军带着太平军来,说不定咸丰就吓出心脏病来。 因此咸丰巴巴的让他的超级智囊----军机处的大臣,为准备出面交涉的直隶总督谭廷襄制定了详细而“高明”地外交战略。 对俄表示友好;对美设法羁縻;这两个蛮夷同学还是好的,他们起码没有带军队,也说了,不插手满清和大宋的外交; 对法进行劝告,让他放弃对海宋地支持。说服最狠的大哥英国别闹事,如果法国幡然悔悟,洗心革面,为时未晚,满清可以赏法国点“好处。” 对英国严词诘问! 这个王八蛋太狠了,闹事都是他闹,这次起兵又是他牵头,兵力他出大头,当年鸦片战争就是他点起来的。这个蛮夷太混蛋。妒忌满清的天朝地位! 必须严词训他,把他训得面红耳赤、痛哭流涕----你知道啥叫道德不? 海宋?叛贼要马上朝朝廷投降!自缚双手跪在广州城门等着官兵进去接收----当然。坦白从宽这条都没有; 当然谭廷襄一去大沽,和四国蛮夷倒算是谈笑风生,当然除了不理海宋特使,后者也不敢见他 蛮夷们从来不是铁板一块,英法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说:“把你们能代表皇帝的全权大臣叫出来!你谭廷襄不够分量!其他人也免谈!” 俄国笑眯眯的狐假虎威,要求大片领土,全球大财迷美国更是走在了卖友求荣的前列。 美国没有兵力,是搭英法便车的,所以没有上两者这么吊---领着一群小弟,在桌子上摔打着钢管、砍刀,叫嚣着:阎王你***给老子出来!不出来,老子就烧了你地庙! 美国是只要能修约(南京条约),阎王我不见也行,小鬼就o了! 面子算个屁,能赚钱就行了! 所以美国公使不要求满清派全权公使,他把修约要求11条,朝直隶总督谭廷襄递交了。 本来美国算4个蛮夷里态度最好的了,但他的修约要求一抵达咸丰那里,登时完蛋了。 因为美国要修国书,这是平等的关系,美国翻译就按他们那一套文明翻译了美国国书。但其中美国总统致清朝皇帝国书中第一句第一个字,就让毫无尊严和廉耻的财迷美国在咸丰眼里成渣滓了! 这第一句话就是:“朕选拨贤能智士,姓列,名威廉(此刻在大沽口船上蹲着的美国公使),遣往驻扎撵彀之下, 这本来是介绍信。就是:“我公司总经理派前往你处推销…。” 但问题是国书翻译,寻求平等,把美国总统翻译成了“朕” 朕啊 看了看美国国书,圆明园里的咸丰冷哼一声,满脸冷笑,用朱笔批示道: “阅所进国书内,该国王竟然自称为“朕”实属夜郎自大,不觉可笑!” 结果大沽口外的美国公使一腔爱财之心。本想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