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第6/6页)
添寒意,而和他相搏的是一个庄严的梵唱,却富有祥和的情氛,冰雪遇之可溶。 这两个人的功力竟与师父不相上下,使我这头一遭离开堡寨的人,大吃一惊。练武人的本能,使我极想一观这两个高手的真面目,但想堡中将有大事,又放心不下。我终于咬住牙关,绝不分心,加快脚步,奔上有程,但走不到十多丈,那梵唱已占了上风。 这时忽有另一人也发声助那人反攻,这人声调较尖,有如游龙在天,在平稳徐缓的梵唱申赞来赞去,斗得更为惨烈。 我的决心又动摇了,一方面,如此三大高手在此相斗,失之交臂,未免可惜;二者,那发梵唱者闻其声而知其人,必是个极正直的佛门高徒,岂能容他受损。 幸好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那佛门的又占了上风。 我平常听师父说,武以和为贵,过激者必败,一向终不能了解,这时才恍然大悟,忙向山谷遥拜三下,以谢这不知名的指点人。 胸中既有所得,自是畅快,脚下也快了些。 那料片刻之后,又有一声突起,围攻那梵唱者。 一这次可与前回异,这三人也察觉“和为贵”的道理,便用车轮战法,却又长久保持着二对一的优势,因此那梵唱者真是岌岌可危了。 我暗暗替他着急,连堡中大事也给忘了。 他们这一攻一守,包含了多少武林妙招,我许多平常不易悟得的精妙之处,这时都豁然明朗,迅即了然于胸。 不知不觉之中,我竟跌坐在地,闻声细究。 只听那尽晋渐低,败势已露,那知绝招在后。 那三人想是贪胜心切,便乘势三音齐鸣,欲一鼓擒住敌人,那知这三音都甚暴戾,自不能相互融洽。 这佛音乘他高鸣之时,忽改平易之调,而专攻三者不相接之处,仿佛飞蛇狂舞于群峰之间,山势虽峻,却奈何他不得。 大凡音声尽出,则不易改,所以这三人立刻由胜而败,首尾不能相救,闹得狼狈不堪。我心中勃然而动,这三人功力虽高,而我或可力敌其一,但这梵唱者,我却万难望其项背了。 三人虽力图反攻,但声越响而越乱,那知忽然来了救星,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此人声音之准。 那新出之昔,竟专和这佛音相峙,随之高低而上下,针锋相对。 我不禁恍然大悟,原来这四人本是一伙人不过是故意留下漏洞,诱他攻那些缺点,而第四人专伺补救。 前三入之音阶,由高而低,有两处不能衔接,那梵音便是攻此二处,而待他攻进已深,那第四音便挡住他,而前三者便围而攻之,成了瓮中捉鳖之势。 佛音也看出了端倪,但形势上,后退已为不能,便拼力与那第四晋相搏,想乘那合攻之势未成,努力打破袋底,便可脱出重围,而反击破他们。 我已不由自主地急奔下山谷赴援,这第四音虽是高手,却各自并不十分融洽,眼看这绝妙的阵势便要功败垂成。 那知忽来一阵急如万马奔腾的琵琶声,显然还有一个第五人在作预备,以救不时之需。”这弹琵琶者功力似还在四人之上,只听他以轮指手法,除补救第四音外,尚指挥另外三音合攻。 我本由上而下,又施出全付能为,瞬已扑到谷底,只见眼前是一幅极为秀丽的景色。横在身前的是一条已冻冰的小溪,对岸有一个竹林,大地一片雪白。 而那相斗之声,便是发自这竹林中。这竹枝的白雪,早已被震落地上,而群竹无风乱舞煞是好看,但我那有心欣赏。 梵声待到近听,更为悦耳,但五音合攻,其势必毙,我忙运功,封住脉道,以内视之法,自饮心神。 梵音已被困于第一音与第三音之间,而那琵琶声因见合围之势将成,便专助那第四音抵挡他直前的攻势。 而唯一可攻之处,便是第二晋与第三晋之间,只要一攻入,便可助那梵晋自原路脱出重围。 我抽出袖中玉笛,针对那渐渐缩小的漏洞。 笛声忽然加入了攻势,而且又是针对了他们的漏洞,立刻使五晋大为慌乱,在心理上我已占了优势,达到了奇袭的效果。 我那容他们反攻,连忙以极迅的手法,将笛音瞬刻转至极低,遍攻五音,使他们乱了阵脚,一时无法相救,而在忙乱之际,又转回到攻进去的那点上,那梵晋经我一这一提,也早就脱出了阵势。 ‘铮’的一声,那弹琵琶的竟弹断了一根弦,而随着一这翁翁不断的余音,四音顿时化为无声。 这等随意郎成格局的身法,已够得上称为武林中顶尖高手,而这梵唱者可以一敌五,虽败犹荣,功力实不可测。 我不禁捏一把汗,心中暗道侥幸。 众声俱寂,周遭倒反静得可怕,我把玉笛拢在袖中,静静地等侯变化。竹林中却毫无动静,初起阳光,照在白雪上,使人看上去有如置身幻境。 也不知何时已飘下来了朵朵雪花,落在人身上,融化了,湿透了衣服使人凉凉的,非常惬意。 过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竹林里连风儿都没一点,我迷惘了,难道真是幻觉不成?” 婉儿听得如醉如痴,她想:要是我能亲历其境,那多好! 那梵唱者要还活着的话,我一定要和他打:架,对了,就用“五雄”教我的妙招去和他拼,张大哥还笑不笑她是旁门左道? 张大哥瞌着双眼,两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额上的汗珠已隐隐可见。他停顿了,无声地坐婉儿惊讶地拾起来,她回味着张大哥方才的话。她真奇怪,为什么又多了个“慕师弟”出来?但是,她也不敢问,而且她也不想问,因为她渴于知道那梵唱者的名字,那是她伟大的计划的起点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