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千岁_第一六四章:男孩别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六四章:男孩别哭 (第3/3页)

态”、“性倒错”甚至是“精神病”的标签予以歧视、否定和打击。

    直到后现代主义号召人们不要盲从于传统的权威,而要学会尊重他者。在后现代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同性恋群体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反抗强加给他们的偏见和压迫,为争取追求爱情和幸福的权利进行斗争。在经历了斗争初期的快乐和随后男同性恋群体和女性主义者群体的背叛之后,女同性恋群体开始以一只独立的力量进行斗争。作为与社会沟通的一个良好渠道,电影自然成为为女同性恋群体言声的工具。只有后现代主义敢于直面生活,在艺术创作中揭示人的本性,让人类所谓低下的非理性的一面释放出无限的光辉。

    因此女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并非简单再现人的欲望和本能,而是表现出美学的神圣。伴随着多元价值社会的到来,对禁忌的罪恶感逐渐克服,用电影这一直观的视觉艺术形式来正面表达女女相恋终于成为现实或者悲剧,《男孩别哭》就是充分运用了布兰顿和拉娜之间的真情才使故事蒙上了一层神圣的美感,构成了影坛中一道新鲜别致的清丽景观。

    然而,不管媒体给予怎样的评价,同性恋题材的影片总是不缺乏骂声,甚至jī烈的骂声。但在jī烈的骂声中,更多的是人类自身的反思,没有盲目地说,同性恋就是不行,同性恋就应该杜绝,而是要更客观地面对这一社会现状。

    正如布兰顿,她只是可悲的环境造就出来的可怜人,她的痛苦在于无人认同她内心的身份,常人无法理解,就只能游离在那片本属于自己的领域,祈求隐藏在自己的角落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安慰。但纸包不住火,更因为“道德”上所认同的区别,羞辱与反羞辱,报复与反报复,人类甚至走向了畸形,变态地就如同这个社会,爱情终究是无法挽回残酷的现实。

    所以,即使那曾深深温暖过布兰顿和拉娜的内心,却怎么也抵挡不住那所谓道德的一把枪,它射向布兰顿的胸膛,带走了本就被羞辱不堪的却只快乐过一时的生命。拉娜哭了,即使知道她是女儿身,但对布兰顿的感情却并没熄灭,充分表现出那份真挚的情感。

    但这份真挚的情感却得不到认同,这到底是社会的错,还是布兰顿的错,还是拉娜的错?看过影片之后,很多人内心一些微妙的东西已经悄然改变,看待同性恋的问题上,或许会变得更加客观。

    在影评网上,一位同性恋影迷站了出来,她没有标明身份,但她写了一句很感人的话:我的世界无法被认同,我只能躲在昏暗的角落寻觅着,但今天,我却获得了一丝勇气,因为我也有真情。感谢队长,感谢蕾切尔,愿你们相爱一生

    “好像,反响,还不错。”蕾切尔轻轻叹了口气,她也没想到影片竟然会得到这么多的认同,最少没有她想象中强烈的批判。

    “主要还是观念上的扭转,美国人在这方面的接受能力明显要好于其它国家。”梁小龙淡淡一笑,这绝不是拍美国人的马屁,美国确实是一个多元化国家,各方面的接收能力确实远比其他国家好上很多,不然美国也不会发展成为一个多信仰混合的国家。梁小龙还记得,前世美国甚至都已经允许同性恋继续留在军队里。

    当然,也能想象得到,等影片在其他国家上映了,肯定会引来滔天的骂声,尤其是一些宗教色彩还能浓,经济又不发达的国家,他们几乎是不会认可同性恋的。当然,大多数人也都是这种想法,同性恋就是社会的异端。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表演棒极了。”梁小龙笑道,他对这部影片并没有其他的期望,他也没心思成为社会不公平状况的反斗士,他关心的是蕾切尔的表演能否得到观众的认可,关心的是雷切尔能否在明年初的奥斯卡颁奖礼上拿到影后的小金人。

    “嗯,我也觉得我的表演很棒。”看到媒体、影迷们的认可,蕾切尔在松了口气之余,信心也更加饱满。

    正聊着,电话突然响起,是卡尔打来的,伴随的是一个坏消息:“伙计,迈克尔。杰克逊拒绝了我们的邀请。”梁小龙笑道:“那不是很正常,他跟我们又没什么交情,拒绝了也不足为奇。”卡尔哼道:“要是这样,我也就认了,可据ABC电视台那边的人说,是那个该死的日本人搞的鬼,不然以我们晚会的规模以及高金邀请,迈克尔还是非常心动的。”

    梁小龙跟那个狂妄的日本人结怨不是一天两天,不过自擂台战之后,就再没有发生冲突了,没想到又冒出来了。不过仔细一想也很简单,既然已经结怨,就不可能这么轻易罢休,而迈克尔。杰克逊正好是哥伦比亚旗下子公司的签约歌手,他想要搞点鬼自然也很简单。

    不过梁小龙也不介意,挽回的主题是功夫,并不是少了迈克尔。杰克逊就玩不下去:“那么麦当娜呢?她是华纳旗下的,应该有戏吧?”卡尔苦笑道:“没有拒绝,但想让她同意,还得同意她一个条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