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燕惊龙_第十五回不速之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回不速之客 (第5/8页)

,你大概知道,我们昆仑派这一代掌门人,是应该大师伯出掌,但大师伯性若闲云野鹤,不愿接掌门户,所以在师祖归真后,大师伯也留书出走,书到了三清宫来,而且门下也收了弟子,下一代接掌门户的弟子,就有了问题。师父既是掌门,大师兄自应被列为昆仑派首座弟子;再说大师兄,才智、魄力,在我们九个师兄弟中,也没人能与比拟,名列昆仑派首座弟子,实在是当之无愧。”

    那年长的道人点点头,道:“大师兄才气纵横,天赋异禀,大师伯门下就是收有弟子,料也无法和大师兄一争长短…”

    话未说完,那年轻的道人,突然冷笑一声,接道:“这件事大师伯已是早有预谋,他已把那追魂十二剑私授了门下弟子。我听大师兄谈过,追魂十二剑才真正是我们昆仑派绝学,大师兄追随师父,已有十六寒暑,可以说尽得了师父真传,但他也未学得那追魂十二剑招。据说,师伯、师父,相约有言,非经三人同意,都不能把追魂十三剑传授门下,可是大师伯独违约言,把追魂十二剑私传了门下弟子。但最大的麻烦,还是三师叔的一力推荐,她说大师伯门下弟子,天生奇骨,才足重任,他将来必能把昆仑派发扬光大。以后的事怎样决定,我没有再听下去,大师兄那首座弟子名位能否保住,实在难以预料了?”

    那年长的纵目四顾一阵,问道:“你听的这些话,可对大师兄说过吗?”

    年轻的道人点头答道:“说过了。”

    年长的道人,又急声追问道:“大师兄怎么说呢?”

    那年轻的道人摇摇头叹道:“大师兄对此事好像漠不关心,只淡淡一笑,什么表示也没有。”

    年长的道人,突然一把拉住他,低声道:“九弟,这些事,你以后千万别对人谈,要知道私传师长们谈话内容,是违背门规…”

    话到这儿,三清宫中突然又飞出来一条人影;疾如流星,眨眼间,已到了两人丈余远处。

    年轻的道人,由暗影中一跃而出,问道:“什么人,深更半夜,还要出去?”

    来人停往步笑道:“是我,到后山去看沈师妹。”

    年轻的道人看清楚了来人后,笑道:“原来是童师姊,恕小弟开罪了。沈师妹可是三师叔新收的那位弟子吗?”

    童淑贞点头笑道:“不错。”

    口中答应着活,人已纵跃飞起,向后山奔去。

    两个道人也同时联袂跃起,向东巡视而去。

    隐身在巨松上的陶玉,不但听得昆仑派中部份隐密,而且还意外地听得了霞琳的消息。当下精神一振,跃下巨松,尾随着童淑贞追去。

    金顶峰后面,是一道五六百丈深的断崖,崖底一片漆黑,景物难辨,如非有童淑贞引路,陶玉还真不敢冒险下寻断崖。

    下了断崖后,即转入一道狭谷,两边峭壁夹持,仰脸一丝天光。这道狭谷,当真是名符其实,两壁之间,只不过一尺多点,勉强可以容一人通行。

    这条狭谷,虽然很窄,但并不很长,大约有一里左右,已到尽处。

    尚未出谷口,先闻到一阵扑鼻清香,沁人心肺,顿使人精神一爽。

    陶玉担心行踪被人发现,不敢过于逼近童淑贞,隐身在谷口暗处,打量谷外形势。

    只见四面高山环抱着一块贫轩,千万株含苞梅树,密布其间,四周高山积雪,中天一轮皓月,雪光、月华,映照着一片含苞梅树,香风阵阵,景物清绝。

    但陶玉却无心鉴赏这幽美如画的风景,略一打量谷外形势,目光又落到童淑贞的身上,只见她绕着梅林小径,向里面走去。

    陶玉纵身一跃,已到林边,借梅林掩护,尾随在童淑贞后两丈左右处前进。

    穿过梅林,到一座断崖下面,紧靠着断崖有三间新建的茅舍,竹篱半掩,烛光满窗,屋中人似乎尚未安歇。

    陶玉隐身在一株梅树后面,看着童淑贞穿过竹篱,向那座茅舍中走去。

    他心中暗忖道:这地方虽然风景绝美,但如让沈霞琳一人在此,实在是够寂寞了。一向心狠手辣的陶玉,不知不觉间也陷入了情网,沈姑娘在他心中占的地位,愈来愈重要了。

    且说童淑贞走入竹篱后,连叫了数声沈师妹,不听有人答应,又连呼几声师伯,亦不闻相应之声,不禁心中发起急来,紧走几步,到了务门外边,伸手一推,房门应手而开,原来两扇门都是虚掩着的。

    童淑贞一跃入室,灯光下只见澄因大师的铁禅,和霞琳的宝剑,都好好地放着未动,心中松下了一口气,暗道:这半月来风雪未停,难得今夜放晴,又有这样好的月光,也许他们出去赏月了。

    她在茅舍中坐了一会,静想一阵,又觉着事情不对,因天色已快三更了,就是去赏月,也早该回来了。

    心念一动,霍然离座,一个纵身飞出茅舍,刚刚脚落实地,蓦听一声大喝道:“什么人?三更半夜来此做甚?”

    随着那大喝声、竹篱外流矢般射进来一条人影。

    童淑贞已听出那是澄因大师声音,急忙向旁边一闪,答道:“师伯不要误会,晚辈是童淑贞,奉了师父令渝,来接沈师妹回去。”

    老和尚来势快,收势亦快,僧袍拂处,急扑的身躯突然收往,长长叹了口气,道:“你是来接琳儿的吗?”

    童淑贞定神看去,月光下,只见噎因慈眉愁锁,满脸忧愁疲倦,不觉大吃一惊,道:“师伯,你…你老人家怎么啦?沈师妹呢?”

    老和尚摇摇头,又一声叹息,道:“你来得正好,待我取点东西,再带你去看琳儿。”说完,向房中走去。

    童淑贞心中虽甚焦急,但她却不好急口追问,只好耐着性子等待。

    片刻工夫,澄因吹熄房中烛光,肩横禅杖而出,杖柄还挂着一个小包袱,童淑贞心头一震,问道:“师伯,你不是带我去看琳师妹吗?怎么连兵刃衣服都带上了呢?”

    老和尚苦笑一下,道:“我要到括苍山去一趟。”

    童淑贞又是一愣,道:“师伯到括苍山去干什么?”

    澄因大师突然一瞪双民仰脸望着天上一轮皓月,大笑一阵,道:“我要去找杨梦寰回来。”

    童淑贞听澄因大师笑声中充满悲忿,登时感到事态不同寻常,略一沉吟,说道:“师怕先带晚辈去见见沈师妹再说。”

    澄因大师黯然笑道:“自然要带你见她后,我才能走。”

    说完,转身向外走去。

    童淑贞默默地跟在澄因身后,心中疑窦重重,一时间极难想出原因何在?

    出了竹篱,穿梅林向东而行。老和尚心中发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