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后的全世界都8岁漫 (第4/4页)
信最严重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几个小伙子(是酒吧的工作人员)拉住了殴打石老师的男人,他一边极力挣脱,一边叫骂:'称他妈的欺负难啊!要不是看我姐的面子,我废了你!" 石老师已经被抬出去,张森回来取什么东西,对被拉住的男人说:"你这面子看对了。"然后对按住他的人说:"把他送派出所去。" 酒吧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的当事人(除了黑梅)都离开了。人们喊喊喳喳地议论起来。王伊平突然想起什么,朝吧台走过来。她看见躺在地上的黑梅,大叫:"来人!"可是拥过来的并不是她想叫的人,是些看客。黑梅的脸和脖子以及前胸布满抓痕,有的渗出血迹。围拢过来的人"哎呀!""天哪!"地发出各种感叹词。黑梅使劲闭住眼睛,大喊一声:"滚开!" 我和王伊手推开围观的人,王伊平说:"你们都回去吧,晚会结束了,对不起大家。" 人们听王伊平这么说,就陆续离去了。王伊平说:"咱俩把她送医院吧。" 黑梅坐起来,摇了摇头,对我说:"老大,你送我回家。" '你没事吗?"王伊平问。 "没事,刚才我不过是累了,躺下歇会儿。"黑梅说完抓住我,我扶她站起来。 我和黑梅来到街上,乘凉的人大都回来了,有几个小商贩还守在摊前,怀着几分侥幸等待着可能光顾的人。 外面真暖和。黑梅穿着薄风衣,与我一同站在路边等待空车。刚才路过衣帽间的时候,黑梅摘下自己谈粉色的真丝砂洗风衣,我要她报到头上,这样可以遮人耳目,还可以木碰伤口。黑梅没说话,慢慢地穿上风衣。衣服贴近伤口时,她皱皱眉头。站在路边,街灯改变了黑梅风衣的颜色,淡粉色变成了一种难看的陈旧颜色,同时它也使黑梅的伤口更加清晰。偶尔路过的人走过去以后还会回过头再看上一眼。黑梅毫无表情的脸一直面冲前方,我也一直伸着右手,大约五分钟后终于有一辆空车停在我们面前。 上车以后,黑梅抢先告诉司机去向,到附近最近的医院。 "要看石老师?" 黑梅点点头,伤口疼得让她直咬牙。 "我先送你回家,再帮你处理一下街口,然后我一个人去医院。" 黑梅哭了。她说:"我的心情跟太平间差不多。那儿一定很凉快。" "你别说话了。" "我知道我再也站不起来了。" "你别说话。" "你见过太平间的人站起来吗?老大,我知道我完蛋了。" "你别再说了,什么完蛋了?你不过是自尊心受不了了,当着大伙面你出丑了。" "你是说那个女人打了我?不,跟她没关系,她不过整帮了我,我终于什么都懂了。" 我不再理睬黑梅,我想她需要的是安静和休息。但司机却打开了话匣子: "我看你们是遇上了麻烦事,其实往开处想就没有麻烦事了。前两天我看报,报上说,把每一天都当成临死前的那一天,就会…" "就会什么?"黑梅说。 车停了,司机的话也断了。他说:"到了,五块钱。" "你伤得可不轻。"司机说。 "我在问你就会什么?"黑梅加重了语气。 "没啥,你别听我瞎说,快去看病吧。" "就会不一样,对不?"黑梅问。 司机征了一下,随即点点头,连说:"对!对!" 从这以后的一段日子是静谧的,仿佛真正的喧闹过后应该平静。 黑梅静心养伤,她不再提过去的事。我担心她是有话~个人闷着,但又不便多问。我想起她说过的话,她说她终于什么都懂了。倒是我想有些不好了,人真有这样的契机吗?能一下子都懂了? 黑梅上班后的第二天,发生了一件事。石老师的妻子把黑梅写给石老师的一封短信贴在了黑梅单位的通知板上。 信里黑梅大致要表达的内容是她很内疚的心情无法表叙,如果石老师的家庭生活因为他一只眼睛的失明而受到影响,她愿意承担后果。比如终生照顾石老师。信很短。 石老师的妻子站在信的前面,对围观的人说:"终生照顾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要嫁给我们老石吗?而我是老百名正言顺的妻子,大家说这个女人是什么东西?" 据说黑梅是在人们把信读过几遍之后才到场的。她挤进人群,把信从黑板上扯下来。石老师老婆还大声责问她为什么把信扯下来。 黑梅说:"这是我的。" 这天晚上,黑梅住在了我家。我们喝酒聊天。黑梅没再提单位发生的事。她倒是很认真地请我帮忙,她要发一个征婚广告。 她要我起草,并与我一起商量了细节。写完征婚广告已经接近午夜。黑梅说她困了,临睡前,她给我五十元钱,要我第二天上班就把广告发了。 黑梅睡了,我把五十元钱和拟好的广告用曲别针别在一起,放在写字台上。 我去洗漱,空寂的厨房把我弄出的响动充分地夸张了。我轻轻念叨那则广告,试图发现一点不合适的地方: 我友,女,28岁,1.68米。大学文化,现在某杂志社工作,未婚,欲寻一位1.68米以上的… 我把拧开的牙膏放在一边,回到写字台前,把广告摊开,拧开笔,在"大学文化"后面加了一句"体健貌端"。 我离开写字台,看了一眼已经睡熟的黑梅。昏暗的灯光下,她仿佛正在走入甜美的梦乡,安详的面容和安详的伤痕,都清晰可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