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迢迢_第142章副局长待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2章副局长待遇 (第2/5页)

伟军同志才受了处分,才被撤职,这样只怕有点不合适吧?还有…。我看你们电信股的小张不错嘛,一个女同志,四十多岁了,一直以来兢兢业业地为我们邮电局工作,态度好业务精。能不能让她担任一段时间的股长?等一段时间再让陈伟军同志过来?”

    薛华鼎心里一愣,难道张灿那天说地有其他领导会帮她说话,那这个领导难道就是他——孙副局长?你张灿在办公室是反对孙副局长最厉害的,过年后评为先进个人得了一个电火锅关起办公室的门骂了半天,怎么求神求到他的头上去了?”

    想到这里。薛华鼎对张灿有了一点厌恶,他接过孙副局长的话道:“张灿同志工作态度确实没说的,是一位好同志,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可是她专业知识有所欠缺,又一直没有独当一面工作过,整理资料还可以。要当中层领导的话,似乎还差了一些。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人员到底怎么安排我听你们各位领导地。”

    孙副局长笑道:“哦,不在电信股,那业务股也行啊。一个人要负责一个方面不仅仅是技术和业务,还要有一颗红心,政治还是要讲的。她这段时间不是负责电信业务管理吗?”

    薛华鼎摇头道:“电信业务一直是林白山负责。”

    —

    孙副局长有点气愤地瞟了薛华鼎一眼,但还是笑着说道:“哈哈,这也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人嘛。都是可以培养的,小薛,几个月前谁会想到你会成为我们地电信副局长呢。大家说是吧?”

    唐局长见孙副局长有点倚老卖老的样子,就说道:“现在干部讲究年轻化、知识化,安排职位不是分福利,我看小薛的提议比较合适,张灿同志还是维持原来的好。再说现在我们的改革方案还没有定下来,讨论人员任免还早了一些。这件事暂时不议,等方案确定了再说。大家讨论一下,刚才小薛说的电信股分为三个股的方案你们觉得怎么样?在职责方面还有什么要补充完善的?”

    孙副局长笑着退让道:“我也是看小张同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有感而发。既然唐局长说暂时不考虑人选,那我们就不讨论人选,呵呵,大家继续。”

    后面的讨论,其他人地意见与薛华鼎的意见基本相同,或者说都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但让薛华鼎不爽的是,他们基本上都主张机构改革慢慢来,现在只赞同电信股先确定一个电信股长以代替薛华鼎空出的位置。他们的意见是把电信股现在地一些业务逐步分开并确定相关负责人,等条件成熟后再将电信股一分为三,将相应的负责人提升为股长,那样就能水到渠成。

    薛华鼎虽然有点不愿意,但还是认同了大家的意见。

    令薛华鼎稍微欣慰的是除了孙副局长,众人对薛华鼎提议的让陈伟军担任股长没有大的反对意见:虽然陈伟军因为赌博犯了错误撤了职,但他有专业知识也有管理经验,可以给他一次机会,当一个代理股长。

    唐局长拍板让局里先跟陈伟军谈话,在更大范围内做一次民意调查后再任命。

    议论完这个事,唐局长看时间快到下班时间就散了会,只留下薛华鼎和孙副局长。唐局长说道:“自从李副局长出事后。我们工程所用的水泥电杆就停止了从那家曙光水泥电杆厂进货。现在工程还在进行,水泥电杆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你们二人说说怎么办才好?”

    孙副局长看了薛华鼎一眼,抢先说道:“依我看还是恢复过去的老办法,我原来就说集中采购容易出现腐败,你们看,果然出事了嘛。一下栽了我们二名领导,名声实在不好听。现在外面对我们邮电局地评价非常糟糕。”

    薛华鼎则坚持自己地意见,反对道:“孙局长。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局里集中采购材料的思路没有错,虽然这次出了事,那并不是我们的思路有错,只是被有些人利用谋私利而已。虽然如此,但我们现在用的电杆质量还是可以,至少能够让大家放心。其实让施工队自己去采购,还不一样存在腐败更加监控不到位?”

    孙副局长眼一翻,说道:“那你的意思是说以前用的电杆质量不好?”

    薛华鼎硬着头皮道:“我没有肯定有问题。但也不能肯定没有问题。”

    孙副局长冷哼一声,正要薛华鼎拿出证据地时候,唐局长连忙插话道:“算了,算了。不要没有意思地争执。你们都是为了局里好。依我看二者思路都有利有弊,现在你们说说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完全是二不相帮的口气,孙副局长和薛华鼎

    时都没有说话。

    唐局长看着薛华鼎说道:“以前你不告诉我,生产电杆的难度不大吗?那现在我们能不能我们自己生产呢?”

    薛华鼎连忙说道:“这…。我认为可以,现在的量也不小了,生产电杆又不是什么高科技,难度不大,我赞成唐局长的办法。”

    唐局长没有说话,眼睛落在孙副局长的身上。

    孙副局长一愣。想不到唐局长想出了一个这样的办法,过了一会儿,他说道:“我们邮电局自己生产好是好,可哪里有场地,哪里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哪里有办厂地资金?我们现在建设资金都凑不齐呢。”

    说到这里。孙副局长看着薛华鼎道:“小薛,你到底是年轻,不了解局里的底子啊。真是俗话说的天下的麻雀想捉净,这怎么可能?”

    薛华鼎还是心平和气地说道:“我们可以借鉴曙光水泥电杆厂地办法,租废弃的工厂场地,再聘请一二位技术员,然后找几个职工家属就可以进行。我想一个私人都可以办起来,我们邮电局不会穷到这一步吧?曙光水泥电杆厂花了不到二十万。”

    唐局长则总结似地说道:“分二步走。第一步,现在还是按孙局长的办法,由施工队自己采购。而我们邮电局的电杆厂也开始进行筹备。第二步。当我们自己生产的电杆质量合格后,我们就开始只用自己的。”

    孙副局长道:“我们自己生产的话,会不会成为局里的经济负担?不要到时候电杆不行,招来了工人又要辞退,那就麻烦了。”

    薛华鼎道:“成为经济负担这几年都不可能发生。我了解了一下电杆的成本,如果严格按质量要求生产地话,毛利至少在八十元以上,全年有四十多万的毛利。”

    孙副局长又问道:“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呢?”

    薛华鼎道:“当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