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_第八章纸灯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纸灯笼 (第1/8页)

    第八章 纸灯笼

    开镰了,收割了,新稻登场了。

    大麦地的空气中,飘散着稻子被收割后的清香。那种香味,是所有草木都不具备的。

    青铜的爸爸赶着拖着石磙的牛,碾着稻子。他不时地哼一声号子。那号子声就在秋天的田野上回荡,让人感到世界一片明亮。稻粒不像麦粒那样容易从禾秆上碾下。碾一场稻子,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所有的稻子,又几乎是一起成熟的,秋天又爱下雨,因此,全村的劳力,都必须发动起来,不停地收割,不停地装运,不停地碾场。

    爸爸白天黑夜地赶着牛。

    牛老了,加上整整一个夏季没有吃到一点儿粮食,只能吃一些青草,拖着那个青石磙时,显得很吃力。

    爸爸看着它慢吞吞的步伐,看着它尖尖的、塌塌的屁股,很心疼它。可是爸爸没有办法,还得大声呵斥它,甚至还要偶尔举起鞭子来,在它的身体上抽打一下,催它脚步快一点儿。

    爸爸在心里担忧着:“这畜生怕活不过今年冬天了!”

    爸爸也疲乏至极,一边打盹,一边跟着滚动的石磙。他打号子,一半是催牛,一半是让自己醒着。

    深夜,爸爸的号子声,在清凉、潮湿的空气中传播着,显得有点儿凄凉。

    碾上几圈,就要将地上的稻子翻个身再碾。通知大家来翻场的,是锣声。

    锣一响,大家就拿了翻场的叉子往场上跑。

    夜里,疲倦沉重的人们一时醒不来,那锣声就会长久地响着,直到人们一个个哈欠连天地走来。

    第一场稻子碾下来,就很快按人口分到了各户。

    当天晚上,人们就吃上了新米。

    那新米有一层淡绿色*的皮,亮亮的,像涂了油,煮出来的,无论是粥还是干饭,都香喷喷的。

    大麦地的人,在月亮下,一个个端着大碗,吃着新米煮的粥或是干饭,想着已经过去的日子,竟一时舍不得吃。他们用鼻子嗅着这醉人的香味。有几个老人,将眼泪掉在了碗里。

    所有的人都端着碗走出家门,在村巷里走动着。

    他们在互相感叹着新米的香味。

    面黄肌瘦的大麦地人,吃了几天新米,脸上又有了红润,身上又有了力气。

    这一天晚上,奶奶对全家人说:“我该走了。”

    奶奶指的,是她去东海边她的meimei那儿。奶奶有这个想法,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奶奶说,她活不了太久了,趁还能走动,她要去会一会她的meimei。她就只有这么一个meimei了。

    爸爸mama倒也同意。

    但他们没有想到奶奶去东海边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过去的这段日子里,青铜家借了人家不少粮食,等将这些粮食还了,青铜家的粮食又很紧张了。奶奶想,她去她meimei家住上一段时间,就会省出一个人的口粮来。meimei家那边也比较富裕。还有,meimei家那边,是一个大棉区,每到采摘棉花的季节,就会雇用很多人采摘棉花。工钱是钱,或是棉花。奶奶过去就去海边采摘过好几回。她想弄些棉花回来,给青铜和葵花做棉袄棉裤,马上就要过冬了。这两个小的,日子虽说过得这么清贫,但却一个劲地蹿个儿,原先的棉袄棉裤,即使没有破破烂烂,也太短了,胳膊和腿,去年冬天就有一大截露在了外面,让人心疼得很。

    然而,奶奶只说去会会她的meimei。

    这天,大麦地有只船要去东海边装胡萝卜,奶奶正好可以搭个顺船。青铜和葵花,都到河边送行。

    葵花哭起来了。

    奶奶说:“这孩子,哭什么呀?奶奶也不是不回来了。好好在家,奶奶过些日子就回来了!”

    银发飘飘。船载着奶奶走了。

    奶奶走后,青铜一家人,心里总是空空落落的。

    才过了几天,葵花就问:“妈,奶奶什么时候回来?”

    mama说:“你奶奶才出去几天呀,就想奶奶了?还早着呢。”

    可是,mama自己呢,干着活,干着干着,就会走神。她在心里一个劲地惦记着老人。

    过了半个月,奶奶没有回来,也没有一点儿音讯。

    mama开始抱怨爸爸:“你不该让她走的。”

    爸爸说:“她一定要去,你拦得住吗?”

    mama说:“就是该拦住她。她那么大年纪了,不能出远门了。”

    爸爸很心烦:“再等些日子吧,再不回来,我就去接她回来。”

    又过了半个月,爸爸托人捎信到海边,让奶奶早日回家。那边捎话过来,说奶奶在那边挺好的,再过个把月,就回来了。

    但不出半个月,海边却用船将奶奶送回来了。船是夜里到的。陪奶奶回来的,是奶奶的侄儿、爸爸的表兄。他是背着奶奶敲响青铜家门的。

    全家人都起来了。

    爸爸打开门,见到这番情景,忙问表兄:“这是怎么啦?”

    表兄说:“进屋再说。”

    赶紧进屋。

    全家人都觉得,奶奶变得又瘦又小。但奶奶却微笑着,竭力显出一副轻松的样子。

    爸爸从表兄的背上将奶奶抱起,放到mama铺好的床上。爸爸抱起奶奶时,心里咯噔了一下:奶奶轻得像一张纸!

    一家人开始忙碌起来。

    奶奶说:“天不早了,一个个赶紧睡吧,我没事的。”

    爸爸的表兄说:“她老人家,在那边已经病倒十多天了。我们本想早点儿告诉你们的,但她老人家不肯,说怕你们知道了着急。我们想:那就等她好些吧,好些,再通知你们。没想到,她的病非但不见好转,倒一天一天地加重了。我母亲一见这情形说,这样可不行,得赶快把她送回家。”他回头看了一眼床上的奶奶,声音有点儿颤抖:“她是累倒的。”

    爸爸的表兄,就将这些日子,奶奶在海边的情况,一一地告诉了青铜一家人:

    “她到了我家后,也就歇了两天,就去棉花田摘棉花了。别人无论怎么劝她别去摘,她就是不听。一大早,就下地。地里摘棉花的,十有八九都是姑娘、年轻媳妇,就她一个老人。那棉花田,一眼望不到边。走一个来回,差不多就得一天。我们全家人都担心她吃不消,让她在家呆着,她却总说自己吃得消。我妈说,你要是还去摘棉花,你就回家!她说,她挣够了棉花就回家。直到有一天中午,她晕倒在了棉花地中间。幸亏被人看到了,把她送了回来。从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有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