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二美救难 (第2/4页)
犯yin戒,故此我不留难。金老二右臂已伤,三个时辰之内,齐肘断去,尚能保得残生,过时必死!我有要事,不能久留。金老大来时,代我寄上一语,敢在中原地区妄杀一人,yin一妇女,必受化骨炙rou之罚!”说着他一步步缓缓远去,金二金三,果然不再停留,将放置三条通路之上的三绝旗令收起,飞纵逃下。 楚零踱近马车,他可为了大难,又不能不去。硬着头皮走到车旁,华家姊妹已含笑相迎,飞莺姑娘说道:“今天真险,原来这两个东西是幽燕三绝兄弟,若非你…你这车把式来得恰好,我姊妹可丢大人了。” “meimei怎么这样称呼人家?” “怎么办呢?人家有个懒得说话的脾气,我怕再碰钉子,没敢问名问姓,只好套他自己的称呼来唤他了。” 音莺姑娘咯咯的娇笑不停,楚零也难为情的笑了笑。 飞莺姑娘瞟了楚零一眼,俏脸儿一扬又说道:“说来说去,我说你到底尊姓呀?” 楚零明白两位姑娘生心调侃自己,不久以前,和萧珂初次江湖相逢之时,姑娘已知道自己的名姓了,如今却又故意相问,这可叫他怎样回答才好呢?想来想去没有好办法,不由抬头看了这顽皮的姑娘一眼。 音莺姑娘一旁却掩口娇笑着说道:“meimei当心,他眼睛又说话了!” 楚零拿两位姑娘真没办法,摇了摇头,飞莺姑娘又说道:“你的臂伤好了吧?” 楚零闻言慌不迭地称谢道:“多蒙两位姑娘相救,我竟糊里糊涂睡得毫不知情。” “糊里糊涂?楚大侠…” “姑娘别这样称呼我,叫我楚零好了。” “你怎么称呼萧珂的呀?” “我叫他大哥。” 飞莺姑娘这时却对音莺姑娘道:“咱们也喊萧珂叫大哥,那就称呼他二哥吧!” “怕不行哟!meimei,二哥是萧瑾叫的,咱们…” “不!姊姊,萧瑾喊他二哥哥,咱们叫他二哥,二哥和二哥哥不同,这里面还差着一个字呢!我说二哥,对不?” 好顽皮的飞莺姑娘,说着说着,霍地转调话锋,问起楚零来了。这可又叫楚零说啥?他只好点点头。 飞莺姑娘接着又说道:“那么我们可就老实不客气的叫你二哥了。我说二哥,你刚才说了一句,糊里糊涂睡得毫不知情对吧?” “实因身受重伤,经一日自疗,疲乏不堪。卧地而眠,竟然沉睡若死,两位姑娘救助尚不知…” 飞莺姑娘不容他再说下去,立刻出声道:“慢着慢着,二哥喊我们什么?” 楚零皱了皱眉,似羞含愧,实在却是无可奈何的笑了笑。 音莺姑娘却接着说道:“二哥,你怎么称呼萧家姊姊来着?”“姊姊记性真坏,二哥不是口口声声唤萧家姊姊大妹吗?” 姊儿俩个一吹一唱,飞莺姑娘替楚零接上了话。 “是呀!那二哥也应该改个称呼叫我们呀!” 音莺姑娘不问楚零,反而问起自己meimei来了。 “姊姊说得不错,二哥,这样好了,‘大妹’和‘二哥哥’,是二哥和萧家姊姊互相称呼而用的,我们称你二哥,那你叫我们二meimei、三meimei好了。这样绝不会弄错,叫着也顺口,听着也顺心,怎么样?” 楚零简直不晓得怎样才好,音莺姑娘却突然说道:“二哥你是怎么了嘛?扭扭捏捏的和女孩子似的。” 楚零蓦地心头一震,暗中自忖道:“着呀!今朝怎地生起‘贼’心来了!”想罢心境自明,神色转宁,含笑说道:“好!自今之后,我们就像同胞兄妹一般。二meimei、三meimei还有事吗?此处并非善地,没事还是早些走的好。” “二哥你上哪儿?” “先到临安。” “萧大哥可是真到临安去了?”“我只是在猜测,他大概是去了,杜姑娘呢?”“杜姊姊前天和我们分了手,说好中秋在敬阜山庄见。” 飞莺姑娘突然接口说道:“二哥,你怎么受的伤?” 楚零摇摇头,含笑不答,飞莺姑娘半开玩笑地说道:“二哥现在不乏不困了吧?” “我还没谢二meimei和三meimei呢!”“和我这三meimei无关,从地上抱起你来的不是我,给二哥你擦药换衣服的也不是我,要谢,谢二meimei就行了。”“meimei你再胡说!” 音莺姑娘羞极,急忙制止meimei。飞莺姑娘却娇笑着又说道:“二哥好不害羞,姊姊抱你上马车的时候,你好像已经醒了嘛!谁知道笑了笑,一扭头,像翻了个身儿似的,竟然又睡着了,姊姊吓得不敢放手,害我一个人赶车。二哥你说,要怎么谢吧!” 楚零这次可真难为情,飞莺姑娘说得不假,他隐约还记得一丝丝当时的情形。再看音莺姑娘,粉脸早羞成熟透了的紫葡萄“哟”的一声,低头看着鞋子钻进马车里去了。再回头,这可好,另外那位已从车辕上进了马车,把楚零一个人丢在车外。他摇摇头,低声地问道:“车就停在此处?” “谁说的?二哥,咱们不是要到临安吗?” 飞莺姑娘在马车里答了话,楚零还没接口,她却又说道:“我和姊姊一整天没合眼,对不住,这回可要好好的睡一觉了。 好在赶车二哥内行,您就多偏劳吧!” 楚零还能说什么,飞身上了车辕,抖开缰绳,缓放牲口;咕咚咕咚的,这辆马车踏着暗黑的大道远去。 临安,古之名郡,五代时吴越王钱谬建都于此,跨运河,濒钱塘江右,吞四山而抱西湖,气势雄壮!自高宗南渡,此地才叫临安。为什么单单把这有名的古都改称临安,想来是说,此非永居之地“临时安身”罢了;迟早有朝一日,逐胡虏,平四乱,复我大汉故土,还我锦绣河山! 西湖,水中央的一座美仑美奂的凉亭上,时正晌午,围坐着十数位气质英勃的人物,有老有少,筵开双席,却无人下筷。东席上空着正座的两个位子,西面也空着一个主座——难怪,原来正主儿还没到。 移时来了一人,素衣素服,风度翩翩,前面有一小童引路。那人右手扶在童儿肩头,登上凉亭,对先来的众人说道:“众位借问一声,这可是成化一和宇文兄弟宴客之处?” 立即有人答道:“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