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Chapter19我们一路同行 (第7/10页)
李涛伤感地说“苏苏,我知道你和这位朋友不是男女朋友关系。你的事我多少也知道一些,我说过等你两年,这话仍然有效。什么时候想回来了,就回来,那些事…我不介意。” ‘不介意’三字李涛说得异常艰难,试想这种事又有哪个男人不介意呢?苏菲菲心头有些酸涩,她强忍下去努力让自己的笑容更灿烂更明亮一些“不必了。我既然有了选择就不会再回头。” 李涛落寞地走了。 苏菲菲最终还是没忍住,落泪了,她说“猪。李涛是个傻子,干嘛为了我这种女人伤心,根本不值得。” 朱晓晓也难受起来“苏苏。是人都会犯错,你只是选择失误一次,不要这么说自己。” 杨亚樨很自觉地为两个女人拦了辆车,临上车前,苏菲菲却说“帅哥,今天的事虽然很感谢你,但是请不要在我们三人帮里面再掺和了。拜你所赐,猪和蚊子差点没翻脸。” 杨亚樨听后注视着朱晓晓。谁知,朱晓晓耷拉着眼皮自动无视他,于是,他关上车门也走了。 桐桦回国前夕,朱父朱母把朱晓晓叫回了家。老俩口要弄清楚女儿心中的真实想法,他们还不知道桐家局势有新变化。他们担忧女儿不能应付这种亲情爱情交错的复杂的家庭关系,他们担忧女儿再次抑郁。如果真得不能应付,他们决定,即使女婿多么优秀,他们都赞成女儿离婚的决定。 有句老话说得好,婚姻就如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女儿的婚姻还是让女儿作主吧。一味的劝和,对女儿或许会是种负担。 因此,老俩口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准备吃饱喝足后和女儿深入的探讨探讨。 饭桌上和老爸交流交流做菜心得,吃完后帮和老妈一起洗洗碗。完成这些后,朱晓晓背起包包就要离开。 朱母慌乱拦下“晓晓,妈有些事要问你?” 朱晓晓转身随母亲坐到沙发上,笑嘻嘻地说“我回家还有事。有事快问。” 朱母含笑揶揄女儿“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陪mama说两句话就不耐烦了。晓晓,你那个班还要不要上?如果上,就履行正式的请假手续。如果不上,直接递辞职报告,老这么拖着没个说法哪行啊,每家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我们不能坏人家的规矩。” 这份工作是朱母托关系找的,老这么拖着确实不怎么像话。因此,朱晓晓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对不起,mama。” “到底上不上?” “上的欲望不是很强烈。再说,现在家里也离不开人。” 一直细听两人谈话的朱父适时接口“晓晓,不要过早下定论,先请个假吧。一份工作的价值并不在于每个月收入。” 朱母听后点点头“亲家母还是不能下床吗?如果是这个原因,我觉得你还是上班的好。完全放手把你交给桦桦,是我和你爸的失误。现在,我们觉得弥补这个失误还不晚。” 因家庭矛盾不可调和致使女儿回家两次严重刺激了朱父朱母的神经,他们违恐女儿的婚姻有变数。分析来分析去,最后,两人意见达到一致,都赞同女儿先上着班。 不愿父母担忧的朱晓晓同意了,她答应次日上午就去请假。 其实,朱晓晓请假时还有个有趣的小插曲。那就是,中粮集团负责考勤的工作人员随口问了句“刚参加工作就请这么时间的假,家里出事了?” 朱晓晓好脾气地解释“婆婆摔伤爱人出国,家里离不开人。” 工作人员恰好是中年妇女,遇到感兴趣的话题话匣子也打开了“丫头,看你年龄还小,做为过来人提醒你一句。还是安心上班吧,工作上只要你付出努力,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把命运压在男人身上并不可靠,因为你全心全意的付出换来的随时有可能是他的背叛…。” 很显然的,朱晓晓并不认同这中年阿姨的观点。 于是,朱晓晓很认真很详细也很深入的解释了全职太太其实是一份难度系数很高的工种,非常有挑战性,运作起来能与CEO相媲美。 她说,据一位女经济学家估算,全职太太每月的职业劳动价值近万元,并且同时扮演了约十种职业角色,这些角色包括保姆、营养师、理财师、外交官、心理咨询师、市场导购、秘书、出纳等等。她认为,男人在外面打拼的意义在于建立一个安稳的家,一个稳定的社会单元,其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如果他回家后觉得温暖舒适,觉得在外面所受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全职太太就是称职的。 所以,如果要衡量全职太太的社会价值,就要看家庭是否和谐稳定,丈夫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是否在逐步提高,子女是否有家教。这些意义远不是金钱能衡量的。当然,全职太太这份工作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也许会成为婚姻的失败者、社会的落伍者,但是,如果时时提高自己,每个阶段都尝试为自己定一个目标,人格独立,不完全依附在丈夫身上,那么,她朱晓晓认为这份职业可以尝试。 自得知桐桦并不希望她外出工作后,朱晓晓翻阅杂志浏览网页,然后结合她和桐桦小家庭的实际情况。反复思考,其实,她的内心已渐渐认可自己的工作便是全职太太。 听着朱晓晓长篇大论,那中年阿姨呆了。不知是被朱晓晓的口才所折服,还是也觉得她的观点也没什么错。总之,呆愣过后喟然长叹,说现在的孩子想法真超前啊!在家打扫卫生照顾孩子也能提到这么高的高度。 朱晓晓有点搞不明白中年阿姨这番话到底是佩服还是讥讽。履行完请假手续回家的路上,她忽然意识到,刚才那番话到底是仅作为自己的观点说给中年阿姨听得呢?还是她内心渴望听到别人对全职太太这个职业的认可呢?想了一路,心里隐约觉得后者成分大些,于是,很自然地想到老爸老妈的担忧,因此,走出电梯走向家门的朱晓晓思想再次有点动摇。 桐桦回来了。 他第一时间看望桐母,坐在床边他仔细询问了母亲腿伤的具体部位,然后问清大夫交待的注意事项。最后,他责怪母亲“出了这么大的事应该通知我。” 桐父笑颜慈爱盯着儿子,还未来得及开口,桐母已经接口“家里有你爸和晓晓,通知你干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