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三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三十三 (第6/7页)

玉追斩甚多。然后抄小道袭击大宁,俘虏多人而返。驻扎会州。开始设立五军,张玉统领中军。当时李景隆已围攻北平,成祖回师,双方大战于郑村坝。李景隆战败,成祖乘胜直抵城下。城中守军呐喊而出,内外夹攻,南军大溃。

    第二年,张玉随军进攻广昌、蔚州、大同。探子报告说李景隆收集溃兵,号称百万,即将来到。张玉说:“兵贵神速,我们要先占白沟河,以逸待劳。”燕军驻扎河上三日后,李景隆才到,燕兵以精锐骑兵迅速进击,又大败之。并进拔德州,追赶到济南,围攻三月后,解围而返。随后再次出兵,破沧州,擒徐凯,进攻东昌,与盛庸军相遇。成祖率数十名骑兵绕到其后。盛庸将他们层层包围起来,成祖奋击才得以冲出重围。张玉不知成祖在何处,便突入阵中拼力而战,格杀数十人,自己也受伤而死。终年五十八岁。

    燕兵兴起以来,转战三年,兵锋极锐。现在损失大将,全军气馁。回师北平后,诸将叩首请罪。成祖说:“胜败乃是常事,不必在意,只可惜失去了张玉。正是艰难之际,我却失去了一位好帮手。”成祖泪流不止,诸将也都哭了。此后谭渊死于夹河,王真死于氵肥河,成祖虽然悲悼痛惜,却都不如当初对张玉。建文四年(1402)六月,成祖称帝,追赠张玉为都指挥同知。九月初四日,又追赠他为荣国公,谥号忠显。洪熙元年(1425)三月,张玉被加封河间王,改谥忠武,与东平王朱能、金乡侯王真、荣国公姚广孝一起配享成祖庙庭。

    朱能,字士弘,怀远人。父亲朱亮,跟随太祖渡江,积功升至燕山护卫副千户。朱能承袭父职,在成祖藩邸奉事。曾随军北征,降服元太尉乃儿不花。

    燕王起兵后,朱能与张玉谋划杀死张籨、谢贵,夺取九门。朱能被授为指挥同知。他率军拔蓟州,杀马宣,下遵化。又随军破雄县,战月漾桥,捉拿杨松、潘忠,在莫阝州降服其部众。长驱直入真定,大败耿炳文军。朱能独自与三十名骑兵敢死队追奔至滹沱河,跃马大呼冲向南军。南军数万人望风披靡,被踩死者甚多,三千人投降。成祖亲自写信慰劳朱能,并进升他为都指挥佥事。朱能随军支援永平,赶走吴高,攻克大宁。返回后,统领左军。在郑村坝打败李景隆。又随军进攻广昌、蔚州、大同,战于白沟河,朱能为前锋,再败平安军。进攻济南,驻扎铧山。南军居高列阵,朱能以奇兵绕到其后,击败之,降服万余人。又随攻沧州,斩杀万余人。

    东昌之战,成祖陷入盛庸、铁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张玉战死。情况十分危急,朱能率周长等殊死作战,帮助成祖突围而出。又随军战于夹河,谭渊战死,燕军受挫。朱能赶到,再战再捷,使燕军重新振作起来。又与平安战于藁城,击败之,追奔至真定,夺取彰德、定州,攻破西水寨。朱能率轻骑千人夺取衡水,俘获指挥贾荣,攻克东阿、东平,尽克汶上诸寨。

    不久,王真在氵肥河战死,燕军屡屡战败,诸将建议回师。唯独朱能按剑说道:“汉高祖开始十战九败,最终却获得了天下。而今举兵连连得胜,遇上小挫动辄就归,岂能因此而北面事人耶?”成祖也大声呵斥诸将说“:你们想怎么办都行。”诸将遂不再敢言。于是引兵往南,击败平安的银牌军。都督陈晖来援,又败之。然后击败灵璧军队,擒获平安等,降服十万人。朱能累升至右军都督佥事。又进克泗州,渡过淮河,击败盛庸军。然后拔盱眙,下扬州,渡长江,入金川门。

    九月初四日,论功时,朱能仅次于邱福,被授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成国公,食禄二千二百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永乐二年(1404),朱能兼任太子太傅,加禄一千石。四年七月,皇上下诏命朱能佩征夷将军印,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军,由广西、云南分道征讨安南,皇上亲自送到龙江。十月,朱能行至龙州,死于军中。年仅三十七岁。

    朱能在诸将中年纪最轻,十分善战,张玉则善于谋略,皇上将他俩当作左右手。张玉死后,关于军中进退之事全都找朱能商量。朱能身高八尺,雄毅豁达,孝敬友爱。虽位列上公,却不曾因富贵而放纵自己。他善于安抚士卒,他死的时候,将校们都为之悲痛流泪。皇上将他赐葬于昌平,追封为东平王,谥号武烈。洪熙时,朱能配享成祖庙庭。

    邱福,凤阳人。出身于行伍,在成祖藩邸奉事。积多年功劳,被授为燕山中护卫千户。燕王起兵后,邱福与朱能、张玉一起率先攻夺九门。大战真定,突入子城。战于白沟河,他率劲卒直捣敌军中坚。夹河、沧州、灵璧诸场大战,邱福都为前锋。盛庸军扼守淮河,数千艘战舰排列淮河岸边。邱福与朱能率领数百人,西行二十里,从上游悄悄渡过淮河,突然进逼南军。盛庸大惊而逃,燕军夺取全部战舰,使大军得以渡河。邱福累升至中军都督同知。

    邱福为人朴实憨厚,十分勇猛,出谋划策不如张玉,敢冲敢战却与朱能相同。每打胜仗诸将都争相献上所俘获的东西,邱福却独落其后。成祖每次都叹道:“丘将军之功,我心里明白。”即位后,大封功臣,将邱福排在首位。授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淇国公,食禄二千五百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成祖下令商议诸功臣的封赏,及每次奉命议政,邱福均排在首位。

    汉王高煦多次率军有功,成祖很疼爱他。邱福是个武人,与高煦关系很好,多次劝皇上立他为太子。皇上犹豫再三,最终立仁宗为太子,命邱福为太子太师。六年(1408),邱福增加食禄一千石。随即受命与蹇义、金忠等辅导皇长孙。第二年七月,邱福率大军出塞,至胪朐河,邱福战败而死。

    在此之前,本雅失里处死使臣郭骥,皇上大怒,发兵声讨。命邱福佩征虏大将军印,充任总兵官,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左、右副将,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率十万骑兵前往。皇上担心邱福轻敌,嘱咐道:“兵事必须慎重。自开平以北,即使未见贼寇,也应时时如临敌兵,相机进退,不可固执一见。一战未捷,可图再举。”出发之后,又接连赐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