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十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十五 (第6/6页)

胜诸屯堡。十七日,南京户部尚书王轼兼左副都御史提督军务,征讨贵州女贼米鲁。二十一日,朱晖、史琳在河套袭击小王子。二十四日,分遣给事中、御史清理屯田。闰七月九日,都指挥王泰在盐池抗击小王子,战死。二十二日,赈两畿、江西、山东、河南水灾。八月四日,免河南遭灾税粮。本月,火筛诸部侵犯固原,大肆抢劫韦州、环县、萌城、灵州。二十四日,减少光禄寺供应,按弘治元年规定。火筛诸部侵犯宁夏东路。九月初一日,有日食。十二日,派使者到宁夏、延绥、甘、凉等地募兵。二十九日,召史琳回京,起用秦。。为户部尚书兼副都御史,代替史琳。

    十一月十九日,分遣侍郎何鉴、大理寺丞吴一贯赈恤两畿、山东、河南饥民。十二月二十四日,辽东大饥荒,赈济。这月,火筛逃出河套。

    当年,免湖广、江西、山西、山东、陕西、河南、畿内受灾税粮。安南、琉球入朝进贡。

    弘治十五年(1502)正月初三日,朱晖率师回京。十三日,大祭天地于京城南郊。二月十日,免河南受灾税粮。三月十一日,罢免饶州督造瓷器中官。十八日,赐康海等进士及第、出身各有差别。

    四月初一日,赈济京师贫民。五月二十九日,免湖广受灾秋粮。

    七月九日,录用刘基后代世袭指挥使。十九日,王轼破斩米鲁,贵州贼被平定。二十一日,命各边卫设养济院、漏泽园。八月十一日,因南京、凤阳久雨大风,长江水满成灾,遣使臣祭告先祖,命两京群臣修身反省。九月初一日,有日食。十九日,放走并减少内府所喂养的鸟兽。

    十月四日,停明年上元节灯火。十一月三日,琼州黎贼作乱。二十五日,停止广东采集珠宝。十二月十一日,《大明会典》修成。十三日,因病不上朝办公。这月,免南畿受灾秋粮。

    这年,琉球、安南入朝进贡。

    弘治十六年(1503)正月十五日,遣官代祭太庙。二月四日,上朝办公。十一日,大祭天地于南郊。三月二十六日,免山西受灾税粮。

    四月十五日,命令宣府、大同严防边备。五月二十三日,因云南灾情变化命群臣修身反省。刑部侍郎樊莹巡视云南、贵州,检察官吏,问民疾苦。

    七月,广东官军征讨黎贼,大败黎氏。九月十四日,赈救两畿、浙江、山东、河南、湖广受灾军民。

    十一月十一日,停免营造器物及明年上元节烟火。这月,免南畿遭灾秋粮。十二月十三日,免淮、扬、浙江物料。

    当年,安南、暹罗、哈密、土鲁番、撒马儿罕入朝进贡。

    弘治十七年(1504)正月初九日,南京工部侍郎高铨赈救应天饥荒。十二日,在京城南郊大祭天地。二十日,严定诬告禁令。二月二十二日,减少供用物料。二十七日,严格谶纬妖书禁令。二十八日,免浙江遭灾税粮。三月一日,太皇太后死。二十二日,定太庙各室一帝一后制度。

    四月十八日,安葬孝肃皇太后。闰四月一日,阙里先师庙修成,派大学士李东阳祭告。十日,免山东遭灾税粮。十五日,因四方灾荒命群臣修身反省。二十日,命各部门详细讨论害民弊政。五月三日,罢免南京、苏、杭织造中官。六月十六日,从此开始命令两京五品以下官吏六年考察一次。二十二日,在暖阁召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讨论边防事务。二十四日,火筛侵入大同,指挥郑王禹奋力战死。

    七月五日,工部侍郎李钅遂、大理少卿吴一贯、通政司参议丛兰分道经略边关要塞。六日,左副都御史阎仲宇、通政司参议熊伟分别经理边防粮饷。八月十一日,命天下抚、按、三司官陈奏军民利弊,士民建议可以采纳的,所在部门要上报。二十七日,免南畿受灾夏税。三十日,在暖阁召见马文升、戴珊,告谕他们明年考察一定要查访实绩,以求准确妥当。九月三日,告诉法官不得偏情任性执法,推迟狱囚时间。二十七日,太常少卿孙交经略宣府、大同边务。三十日,到暖阁,告诉刘健、李东阳、谢迁“:各边境主要功劳,巡抚御史察实,往往推迟一年,这不是奖励军功的办法。从今天起一切奏报,以远近为限期。违者查办惩治。”告谕讲官进讲可以直言不讳。

    十一月二日,停开云南银场。十二月十四日,重申禁止平价卖粮之禁令。二十八日,免湖广受灾秋粮。

    当年,琉球、撒马儿罕、哈密、乌斯藏入朝进贡。

    弘治十八年(1505)正月初三日,小王子诸部围攻灵州,进入花马池,抢劫韦州、环县。户部侍郎顾佐治理陕西军饷。九日,大祭天地于京城南郊。十八日,小王子攻陷宁夏清水营。二月十二日,到奉天门,告诉户、兵、工三部说:“如今人口逐渐增多,而户口、军士日趋损耗,这都是官吏抚恤无方、苟且不负责所造成。你们应全部讨论弊政上报。”三月十八日,赐顾鼎臣等进士及第、出身各有不同。

    四月二十三日,刑部侍郎何鉴抚慰安置荆、襄流民。二十九日,孝宗身体不舒服。五月六日,病危,召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接受照管皇室的命令。七日,死于乾清宫,享年三十六岁。六月七日,上尊谥,庙号孝宗,葬于泰陵。

    评论:明朝得天下,传十六世,除太祖、成祖以外,可称颂的是仁宗、宣宗、孝宗。仁、宣之际,国势初步强盛,纲纪修立,淳朴不变。至成化以来,号称太平无事,然而安乐则容易沉溺于怠慢贪玩,富强则会逐渐滋生骄奢。孝宗独能谦逊,节俭有度,勤政爱民,兢兢业业于保国泰持民盈之道,使朝政太平、安定有序,民物康富。《易》经说“:没有平地就没有山坡,没有往来就没有复回,只有艰贞是不会错的。”知此道理者,只有孝宗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