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三十 (第8/11页)
出奉天束门,音乐停止。 礼部尚书请求诏书用宝玺,到午门展开宣读。 礼仪完毕,皇帝回宫,皇太子退出。 王年幼,就派遣官员拿着册书和宝玺交给他。 丞相承接制命到王的住所,在束北方站立,面向西南,宣读制命。 最年幼的王则由保姆抱着举行礼仪。 这天,亲王朝见拜谢皇后、太子,礼仪与东宫太子接受册书朝谢相同。 亲王各自进行庆贺,年幼的拜访年长的,行四拜礼。 百官到亲王那儿庆贺,也行四拜礼。 丞相到殿上跪下,文武官员站在庭中。 丞相致词说:“某官某等,正遇亲王殿下荣受册书和寅玺,封邦建国的礼仪完成,不胜喜悦之至。”庆贺完毕,丞相及百官又拜四拜。 第二日,皇太子穿冕服到奉天殿向皇帝庆贺。 太子致词说:“长子某,正遇到众弟某等受封邦建藩国,谨向父皇陛下称贺。”庆贺中宫皇后,致词说:“谨向母后殿下称贺。”百官进表文庆贺皇帝及中宫皇盾、柬宫太子,到东宫行接受册书的礼仪。 内外命妇庆贺中宫皇后,致词说:“妾某氏等,正遇亲王受封建藩国,恭敬地来向皇后殿下庆贺。”这天,百官以及命妇各自赐宴。 选择吉日,众王拜祭太庙。 当时秦、置、燕、楚、昊五王都年长,而齐、潭、赵、鲁四王正年幼,所以都同时施行礼制。 靖江王则以亲王身份受封号,故礼仪等同秦王、晋王。 洪武二十八年决定制度,亲王嫡长子,年龄十岁,授给金册宝,立为王世子。 次嫡子以及妾生之子都封号郡王。 凡是王世子必须是嫡长子,王时年三十岁,正妃役有嫡子,王的儿子只是郡王。 等到王与正妃年纪已五十岁而没有嫡子,纔立庶长子为王世子,袭封爵。 朝廷派人行册封礼仪。 成化末年,封兴、岐、益、衡、雍五王,皇帝亲自祭告奉先殿,派遣使者到各王府册封,罢除临轩礼。 而众王应当袭封的,都于年终派遣官员册封。 嘉靖年间,改在初春,写成法令。 册封王妃礼仪与册封太子妃礼仪相同。 册封公主的礼仪。 洪武九年七月,命令使者册封公主。 在干清官御座东南设册案,册书是用银字镀金。 皇帝、皇后登御座,按礼仪派遣使者捧册书传达制命。 使者到华盖殿,公主行拜礼接受,礼仪大略与册封太子妃相同。 凡是皇姑称大长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女儿称公主,亲王的女儿称郡主,郡王的女儿称县主,孙女称郡君,曾孙女称县君,玄孙女称乡君。 郡主以下,接受诰命封典,不册封。 古代加冠必定在庙中,天子四次加冠。 魏以后开始在正殿加冠,又因天子最尊贵,礼只有一次加冠,历代沿袭。 明洪武三年确定制度。 此前,太史院占卜日期,工部制作冕服,翰林院撰写祝文,礼部制定礼节礼仪。 中书省秉承制命,命令某官代理太师,某官代理太尉。 既已占卜日子,派遣官员告祭天地、宗庙。 前一天,内使监令在奉天殿正中陈设御冠席,南面陈设冕服案以及香案宝案。 侍仪司在文楼以南陈设太师、太尉的起居位,面向西,在赤色丹墀内道陈设褴拜位,在殿上御席西面陈设侍立位,在丹陛西面陈设盥洗位。 百官以及办事人的位次如同大型朝拜仪。 这天天刚亮,击鼓三通,百官进入。 皇帝穿空顶愤、双童髻、双玉导、绛纱袍,由御舆载着出来。 侍卫按仪礼清道戒严奏乐。 皇帝登上座位。 挥鞭报时,通班赞唱各自供奉事。 太师、太尉先进入,到行礼位,百官都进入。 赞唱行拜礼,奏乐。 拜四拜,起身,音乐停止。 引礼官引导太师先到盥洗位,插上笏板盥洗擦拭,拿出笏板,从西台阶上升。 内赞官接待引导到御席西面,向东站立。 引礼官又引导太尉盥洗擦拭,进入站在太师南面。 侍仪奏请加冠。 太尉到皇帝面前,稍微向右,跪着插上笏板。 脱下空顶愤巾交给太监,放在箱子里。 进献梳头用的栉和束发的缆后,抽出笏板,起身,退着站在西面。 太师上前,向北站立。 内使监令取出冕站在左面,太师祝贺说:“美好日子,开始加冠。 长寿幸福,来求取大福。”内使监令捧着冕,跪着交给了太师。 太师插上笏板,跪下接受冕。 加冠、加簪缨后,抽出笏板,起身,退着站在西面。 御用监令奏请皇帝穿衮服,皇帝起身,穿衮服。 侍仪奏请到御座,内赞赞唱进献美酒,奏乐。 太师到御前北面站立,光禄卿捧着酒上前交给太师,太师插上笏板接酒,祝贺说:“甘甜的酒醇厚,好的祭品芳香。 接受上天的美德,永远长寿。”祝贺完毕,跪着交给太监。 太监跪着接酒,捧着进奉。 皇帝接受,祭了少许酒,小小地饮了一口酒以后,把空酒杯交给太监,音乐停止。 太监接酒盏下阶,交给太师。 太师接酒盏后起身,交给光禄卿,光禄卿接了酒盏退下。 太师抽出笏板,退下,返囤原位。 内赞官引导太师、太尉出殿的西门,奏乐,从西台阶下。 引礼官引导到丹墀的礼拜位置,音乐停止。 赞唱行拜礼,奏乐。 太师、太尉以及文武官员都行礼拜四拜,起身,音乐停止。 行舞蹈礼三次,山呼万岁,俯伏,起身,奏乐。 又拜四拜,音乐停止。 礼仪结束,皇帝起身,挥鞭肃静,奏乐。 进宫,音乐停止。 百官退出。 皇帝改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