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_1天天浮世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天天浮世绘 (第4/10页)

不过所有的消息前面都加着听说。里面挤的是除了后脑勺什么都看不见。除了这些退休老太太和残疾青年,豆苗连一个具有往大款方向发展趋势的人都没看到,更别提摸到大户室的门了。

    一周下来,豆苗虽然还是晕头转向,不过倒是知道了很多股票信息,回家以后的收获就是鼓动爸爸mama买点股票放上,还负责提供点小道消息。

    豆苗很生气地回去骂肥老大:“你怎么一点实际帮助都不提供?你大概没跑过市场吧?讲的那些都行不通!你根本就是一个坐在办公室里吹冷气的空想家!”

    肥老大不高兴了,说:“你胡说什么?我要是没有成功的经验,怎么坐这个位子指导你们?我手下成功的范例不要太多哦!汤臣老板你知道吧?他的红颜知己,就是从我手下出去的,到现在见了我还叫我一声老师。谢晋导演你知道吧?他上次选的女主角,就是我这里出去卖卡的。香港有个黑社会老大叫邵义夫你知道吧…”豆苗一下就恭敬起来,态度马上变得谦和而温顺。老天,这家伙真敢吹,这都扯上黑社会了,要是自己大不敬,不晓得哪天就给做了,横尸街头啊!

    “而且,我告诉你,我跟你讲的,都不是瞎吹的,我有理论基础的!”肥经理从抽屉里拿出一本葵花宝典,在豆苗面前晃了晃,上书几个大字“十里洋场淘金记”豆苗拿过来翻了翻,当场晕倒!第一章:古北富人区;第二章:写字楼的秘密;第三章:股海浮沉记;第四章:夜总会就是小巴黎…洋洋洒洒最少有200多页纸,豆苗一翻封底,都第五次印刷了。看样子该手册基本上海推销族人手一份。豆苗拍拍脑袋,为什么到我来淘金的时候,就只剩残羹剩饭了?

    眼见着月底就要到了,马上就要拿基本工资了。豆苗一点希望都没有,口袋里的积蓄倒是不剩多少了,总不能都毕业那么久了还吃老头老太的吧?吃自己父母倒也无所谓,但现在豆苗还有另一张口要喂,总不能自己刮着父母,再要求父母贴钱养女婿啊!豆苗想到那边男朋友不晓得伙食费还有没有了,心里很焦急。

    拿工资前要提交一份工作报告,证明你这个月没有白混饭,你做了什么成绩,卖了几张卡片。豆苗一筹莫展。她不晓得这报告怎么写。她知道,她如果如实汇报,一定是被炒,更别提什么基本工资了。

    她跑去问比较有经验的同事。豆苗不太喜欢上海小女孩,让她感觉冷冰冰的,的确有种自顾自、老死不相往来的劲头。上海本地女孩通常都不怎么回度假村报到的,也不写什么业绩汇报,就是到支工资的时候来一趟,把这个月收的预定金拍在会计桌上,然后拿提成。她们都是有路子有来头混得久的,不太看得起豆苗这样的外省人。豆苗虽然会讲一口上海话,试着跟她们沟通过几次,都被人家软钉子碰回来,一问经验,人家都说,凭本事吃饭,自己去找门路好了,大有绝技不外传的大家风范。相比起来,倒是肥经理可爱。虽然支的招不太管用,但至少让豆苗感觉到新环境的温暖。

    豆苗去请教的,都是那些也是外省来混饭的女孩。其中一个霞姐说:“报告报告,就是把指标报高一点。没有客户,就讲在培养,有点苗头的客户就讲在办银行手续,总之,工作和报告是两码事,不要混为一谈。”

    豆苗心领神会。别的豆苗不会,写这些东西豆苗水平是很高的。为混那点基本工资,豆苗洋洋洒洒写了十几张纸,提交一份自己闭门造车的市场调查——潜力客户的开发与培养。

    虽然一个老板没见过,但豆苗俨然把自己写的是整天穿梭在达官贵人中间;虽然豆苗最多也就坐过几部大楼的电梯,但豆苗写的是成天与客户促膝长谈,了解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幕消息和对最近市场的把握,以及对未来销售的展望。其中,豆苗借鉴了一些经济导报,商报,甚至包括了股市老太太的闲聊,这些,豆苗都搜集起来作为非常有用的情报汇报上去。这个报告是非常轰动与成功的,奠定了以后豆苗搞宣传升职成副经理的坚实基础。

    这个度假村有水平的人实在太少太少,能写出三张纸没有10个错别字的公关人员简直凤毛麟角。豆苗的这篇报告不出三天就呈送到度假村副老总的手里。副老总龙颜大悦,觉得赛艇俱乐部出了个将才,才到公司一个月不到,就写出这样有分量的工作总结,大笔一挥,写下“调度假村公关总部留用,主攻市场调研及宣传”

    嘿嘿,豆苗顺利拿到当月基本工资1400,并且收拾了行装,脱离了街头兜售的行列。在广大公关小姐的嫉妒眼光中,蹦蹦跳跳地换了个部门上班。

    豆苗发现,这世界吃亏的一定是老实人。豆苗调整了自己做人的目标,既然好大喜功是所有领导的特点,以后看样子歌功颂德的宝贝笔杆不能丢,这就是以后的饭碗了。

    豆苗把1000块送进邮局,给新东方的男友寄去,附言栏里写着:“一切都好,勿念。”

    豆苗从上海的家中正式驻扎乡下了。豆苗跟mama说,我换了个部门,不卖卡了,主要搞接待和宣传,不用跑市场。mama欣喜若狂,说这下好多了!豆苗在上海的这一段不是很习惯。父母也是刚调动到上海不久,单位没给房子,就分了一间房子,吃喝拉撒都在里面,豆苗好像又回到好多年前住的大学筒子楼。不过当时豆苗小,不觉得,现在豆苗大了,就感到很不方便,一点隐私都没有,每天回家,虽然父母很高兴,可总忍不住问豆苗这啊那的。豆苗开始实话实说,回来仰面朝天往床上一瘫,说,跑一天,除了浪费鞋子磨损脚,什么都没得到。母亲就不免担心豆苗的现状,母亲倒不怕养豆苗,但不忍心闺女这样走街串巷,又怕听女儿说自己一无所获觉得委屈,每天就陪着发愁,想安慰又不是地方,发牢sao又说不到正点上,结果总以“当初要是不那么匆忙辞职就好了”结束例行询查。这样的结果搞的豆苗很心烦。辞都辞过了,现在再发这种感慨。豆苗当然知道母亲不是嫌弃自己,母亲反倒怕豆苗伤心,先把后悔话说在前。偏偏豆苗不太想吃后悔药,一听到母亲责怪自己的鲁莽决定就感到厌烦,慢慢的,豆苗就学会跟母亲打哈哈,藏着掖着不说实话。母亲一问今天跑得有结果吗,豆苗就说大有希望。母亲一听情况好转,就很开心,也鼓起创业的勇气,再扯就扯到“搞不好我的女儿最终真的驻扎在上海滩,发了一大笔也没一定,看看以后mama老了能不能享女儿的福”这样的感慨。虽然这感慨发得叫豆苗心里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