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浊世狂客 (第2/6页)
观,百余名老道在内清修,与佛门弟子相处倒还融洽。 山中食粮甚少,真是名符其实的清修,没有利害冲突,所以佛道之争不至明显,和尚老道倒也相安无事。 永旭从宫北面悄然接近,先绕宫一匝侦伺一番,然后从宫右接近最右首的一座殿堂。按地势与视界估料,何处有警哨何处有暗桩,他了然于胸,智珠在握。 外围的两个伏桩,连人也未能看清,便被他打昏了。剥下伏桩的青紧身衣裤换上,佩上剑绕至山门外;公然现身大摇大摆往宫门闯。 门外站着两名老道,外方的巨大古松下,石凳上坐着两名假扮香客的大汉,剑搁在身侧相对而坐隔着石桌奕棋,彻了两壶茶神态悠闲。 起初,扮香客的人以为来的是自己人,外人不可能平安无事通过外围的警戒网,因此并未在意。 担任门户警戒的人,必定身份地位不低,对己方的人当然相当清楚。 等永旭接近至三十步外,方发觉有异,一名香客放下手中的棋子,突然站起目迎,眼中有警戒的神色,信手抓起搁在身侧的连鞘长剑。 永旭神态从容,脸上有笑意,大踏步走近。 香客离座踱至路中,迎面拦住沉声问:“你是哪一路的弟兄?我怎么不认识你?” 永旭在丈外止步,淡淡一笑说:“怪事,我怎么也不认识你?” “咦!你…”永旭已知这位仁兄是警哨了,但仍然进一步试探,以免找错了人,抢着接口:“是来传信的,这里的人都派出去了吧?” “已派出半个时辰了,站住!” 永旭向前接近,并未止步。 香客拔剑戒备,接着说;“说清楚再走,你是哪一路的弟兄?贵姓大名?” 永旭站在剑尖前,毫无惧容,拍拍胸膛大声说:“骑青牛,过幽谷,老子姓李…” 话未完,他一掌拍偏身前的剑尖,斜身抢入,反掌挥出,恍若电光一闪,啪一声反抽在对方的右颊上。 香客大叫一声,仰面便倒,这一掌又快又重,大牙被打断了一半,满嘴全是血。 另一名扮香客的警哨大骇,大喝一声,抖手打出一把棋子,抓剑飞纵而起,同时拔剑下扑。 同一期间,门口的一名老道狂叫着向宫内飞奔,信口胡叫:“姓李的来了,姓李的来了…” 永旭不理会棋子,身形连闪,不退反进,不但避开了十余枚棋子的袭击,也接近了警哨的身左。 警哨身形未稳,剑在右手不易对付身左的人,想扭身出剑已来不及了,噗一声左肋挨了一记重掌,凶猛的劲道直撼心脉。 砰一声大震,香客摔倒在地,哇一声喷出一口鲜血,挣扎着呻吟。 永旭向宫门抢,发出震天大吼:“姓李的来了,来杀妖道李自然。” 钟声大鸣,整座太平宫狼奔豕突。 原来留在门外的另一名老道不见了,见机溜之大吉,永旭劈面堵住几个奔跑着的老道,拔剑沉喝:“太平宫藏污纳垢,容许杀人越货的凶手在此为非作歹,今天大劫临头,报应时辰已到。” “李爷饶命!”老道们哀叫:“这些事与小道们无关,宁王府的人握有生杀之权,小道们不敢过问…” “你们快逃离太平宫,本庄后续的人即将到达,届时将玉石俱焚,悔之晚矣!”他闪在一旁高叫,一面取巾蒙上口鼻,掩去本来面目,而且退出宫外。 他在宫后出现,冲入两座殿堂,赶散不少老道,在爪牙们赶到之前,重新退出从另一处侵入。 太平宫鸡飞狗走,乱得一塌糊涂。 狂鸣的钟声可传七八里,搜蛇冈岭的。人纷纷折回救应。 在第一批实力雄厚的人到达的同时,他已向东面的山林扬长退走。 一阵追逐,最后失去他的踪迹。 太平宫东面的山区,受到严密的封锁.高手们齐向该区集中,妖道李自然赶来亲自主持大局,行地毯式的彻底搜索,搜遍了每个草窝,每一处岩xue。 一批赶来策应的人,半路上被金蛊银魅一群男女偷袭,只逃走了一个腿快的人,几乎全军覆没。 第三天,宁王府的高手们撤至九江,狼狈而遁,庐山诱擒千幻剑的事功败垂成。 三艘大船载了妖道一群王府把势,浩浩荡荡驶入鄱阳湖,南航南昌。 船一进入鄱阳水域,任何人也休想动他们一毫一发了。 巡湖的水军与鄱阳的水贼,全是宁王府的忠实爪牙,护航的船只最少也有十艘以上。 这天掌灯时分,甘棠湖畔一座小楼中,银灯明亮烛影摇摇。 香海宫主淡扫蛾眉,薄施脂粉,一头青丝未梳髻,自然下垂分为两股,从胸前下垂至腰际,另有一番清新脱俗的风华流露,真像个二十三四岁的美丽青春少妇。鬼才相信她会是一个半百出头的老妇,谁敢相信她会是江湖上宇内三魔中的二魔? 侍女沏上一壶香茗,默默地退去。 茶几对面坐着一身青袍的永旭,洵洵温文真像个学舍生员。 香海宫主替他斟上一杯茶,含笑低问:“永旭,你真不打算到南昌碰碰运气?” 他叹息一声,摇头苦笑,黯然地说;“去了也是白去,南昌兵甲如云,王府一入深如海,高手死士成千上万。我总不能眼睁睁往龙潭虎xue里闯,丢掉老命又有何好处?” “我也觉得你不该去。”香海宫主郑重地说:“大邪那群匹夫,不值得你去救他们。” “大邪那些人,问题不在值不值得救,而是如果能救,日后宁王举兵,便会少一群杀人放火的帮凶,少死不少无辜生灵。”他说,神色有点无奈:“这些人一旦横定了心,凶残恶毒的本性将暴露无遗,大兵所经处,必将血流成河尸堆如山。” “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香海宫主说:“名册-进王府,谁也无能为力,你不必因此事而自责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