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青苹果乐园 (第4/6页)
升本校的初中。 他那时候就打架、骂人、“无恶不作”在来到我们班之前曾经留过级,好像还进过工读学校。那时候老师经常威胁坏学生的话就是:“再闹,再闹送你们去工读学校。”学校里还真有一两个学生被送进工读学校的。 孔晶晶挺喜欢我,曾经有个课间塞给我一张纸条,吓得我赶紧跑到厕所。打开后看到纸条上写着:“希望你聪明又美丽,能当上女班长。”我想了想,还是把这张纸条冲到下水道里了。我一直没跟孔晶晶说,其实你看错我了,我不想当女班长啊,我没有那么高的追求。孔晶晶更喜欢小兰老师,他和小兰老师站在一起就像标准的“美女与野兽”小兰老师生病期间,他组织同学去她家看望她,还带了一条蛇,把小兰老师吓得够呛。 “那蛇是从哪儿来的?”我们从小兰老师家出来后,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孔晶晶说送我回家,我问他。 “那条蛇是我家旁边饭馆里的,有天晚上下雨从笼子里逃跑了,让我给逮着了。”他一边帮我推车一边大咧咧地说。 “是吗?真厉害。”我突然想起他给我递过纸条的事儿,觉得他对我很有好感,不如问问他对我的印象如何:“你觉得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他好像被这个问题吓了一跳“和所有的人都一样吧。” “是吗?哦,哈哈。”我沉默了。 他好像感觉到了我的失望,也不作声了。 “咱说点儿别的吧。”我说,想调节一下气氛,可还是觉得很不舒服,无法做到对这个答案置之度外。我还以为他能看出我隐藏至深的某些特点呢,可人家觉得我和所有的人都一样。我刚才的问话是不是有点轻佻?他会怎么想我? 我们沉默地走了一路,那条通向我家的街安静至极,两边的绿树郁郁葱葱,茂盛的叶子从树干旁伸了出来,高大的路灯透过树叶漏下橘色的光,美得有些恐怖。 过年时,孔晶晶送给我一张大红色的卡片,里面用英文写了“Friendship”那时我们还没学到这个英语单词呢。我查了半天字典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还生怕他占了我什么便宜。 班上还有个学生叫雨,他和他的双胞胎哥哥风都是老师说的那种坏学生。我倒是觉得他挺可爱的,他哥比他要深沉,他显得更可爱些。我和他走得挺近,老师还警告过我几次。班里同学说雨喜欢我,我也不置可否。我能感觉出来,他对我有好感,我也喜欢他,不过是那种很淡的喜欢。 那时候我们喜欢的都是班里的同学,基本上没有喜欢外班的,因为我们的接触面太窄,直到上了初中后,才有班上同学喜欢外校的学生。后来我有一段时间又喜欢上了风,那是后来上初中的事了。 这挺可怕的,在我的感觉中,工读学校就是未成年人的监狱。于是我们只有乖。我们也不敢不乖,那时候社会环境还没现在自由,没听说谁上了高中、大学能退学,我们看中的是学历。 我觉得风和雨这两兄弟才是真正的叛逆小孩,那种到了高中以后才开始初露锋芒的人根本不算什么。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有天晚上他们的mama满院子找他们找不着,还通知了学校。后来听说他们只是在玩捉迷藏。雨说:“我们只是在玩呢!” 这种漫不经心的快乐语气让我感觉到他们的性格是如此天然,如此难以融入当时铁板一块的学校、家庭和众口一心的没有个性的孩子们。我甚至有些羡慕他们,即使在学校他们是受打击不被带见的一小撮。 小时候大家都单纯,爱憎分明,谁学习好、谁善玩、谁家有钱就喜欢和谁在一起,根本没想到也看不到更深刻的内心世界。当时我们班有个男生转学时,男生、女生纷纷主动送他礼物,因为他家特别有钱。都传说他家有好几间大房子。我还送了他几块香水橡皮,维多利亚常常借此来笑话我。 我的普通话已经说得不错了,那时我最好的朋友是维多利亚。维多利亚是文艺委员,她也常常为作业发愁,虽然她每天都基本上能在八点之前写完。 小学时的夏天,为了让学生睡午觉,学校的大门在中午2点才开。11:45放学,下午2:30上课。可每天中午一点左右,校门口就挤满了密密麻麻的等待开校门的小学生。真不知道当初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精神,站在校门口锲而不舍地等待,就为到校门口小摊上买几毛钱零食。 那时我们最爱吃的是“玫瑰丝儿”一毛钱一小袋,里面是丝状的甜食。“魔鬼糖”也流行过一阵子,大家课间买来糖吃,舌头一伸出来都是青的、紫的。后来报纸上登“魔鬼糖”含色素太多,不利于身体健康,老师便禁止我们再买,风靡校园的“魔鬼糖”才销声匿迹。还有三分钱一块的“酸三色”、五分钱一块的“话梅糖”都是我们比较常吃的零食。 后来班里又流行起一个新爱好,那就是养蚕。基本上都是女生在养。从门口的小摊上(又是门口的小摊!看来那里真是引导我们的潮流)买来,然后每天放学后就惦记着去摘桑叶喂蚕。 刚开始养时很多蚕中途就死了,很少有挺到结蛹的时候。有些蚕是吃了带水的桑叶拉肚子拉死了。还有些人找不到新鲜的桑叶把蚕给活活饿死了。 我和维多利亚也都养了蚕,有天晚上,下着大雨,我接到了维多利亚的电话,她的声音听起来非常焦急,她说她家没桑叶了,要出门给蚕找桑叶,问我能不能陪她一起去?我吃了一惊,平时维多利亚都不慌不忙的,现在却为了几只蚕急成这样,如果我的蚕快要死了,我会不会有勇气像她一样找朋友求助? 我没让这种疑问在脑子里停留太久,就痛快地答应了她,约她一会儿在路口见面一起找桑叶。我跟mama简单地说了一下就撑着伞出了门。到十字路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