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6/9页)
去的,惹得麻五子上了火。拾草当时并没说啥,气也没敢生,悄悄关上门出来了,一个人蹲大街上抺眼泪。到了夜黑,实在没处去,便又怯怯地回去,看见麻五子正给葛美人下行面,桌上放着几个菜,都是平日麻五子舍不得让拾草吃的。拾草躲在屋角,等麻五子跟葛美人吃完了,拿了个碗舀汤喝,没想麻五子猛地抡起勺子,照头就给了一下,直把拾草给打愣了,站在锅边,傻傻地望麻五子。麻五子最见不得拾草这傻样,想想人家葛美人,眼睛扫一下,便能把水扫你脸上,这个婆姨望了他几年,甭说水,连丝凉意都没。这么一想又恨恨地掀翻锅,一锅热汤扣在了拾草身上。 拾草烫得mama老子乱叫,葛美人兴奋得大笑,她的笑的确很迷人,不但sao,而且勾魂。麻五子扔下拾草又扑葛美人身上了,不扑没办法,葛美人实在太迷人了。两人又在沙发上啃起来。拾草拖着烫伤的身子,去镇卫生院,不去她可能活不过这夜。 后来,拾草还是让麻五子撵了回来,不撵不行,家里不可能同时睡下两个女人。这一回来就是几年,到现在婚也没离。玉音问她为啥不离婚,拾草抹着眼泪说:“三个娃哩,离了交给谁?”其实那三个娃一直在娘家养着,麻五子根本不管,好像跟他没关系。再问,拾草就哭着不肯说了。 玉音叹了口气,沙乡的女子不光拾草这样,你要是细打听,十个里至少三个如此。都说是命,怪不得谁的。 两个人默无声息地走着,路越来越静,也越来越空旷。沙漠要是静下来,能把你的心压碎。玉音回头望了望,村庄已模糊得成了一缕烟,来时的路被风轻轻一吹,无踪无影了,剩下的只是零零星星的梭梭、刺蓬,却也那般的无生无色,就像让人家虐待欺凌的小媳妇。这么想着她便扭头望了一眼拾草,拾草的确不像个二十几岁的女人,那张脸冷不丁让人想起脱了毛的骆驼。玉音的心顿时沉甸甸的。走了一阵,拾草忽然问:“玉音,你有对象么?”玉音摇摇头,告诉拾草还没,拾草不相信,硬说玉音是有了,不跟她说。“你念了这么大的书,长得又这么洋气,准是能找下城里男人。” 拾草的话让玉音忍不住想笑,她问:“城里男人有啥好?” “有啥好?多着哩,你瞅瞅他们,穿好的,吃好的,还不干活。” “还有呢?” “一到放假,带着老婆娃娃,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跑到沙漠里,吃一天,玩一天,人家那个日子,谁见愁过?”拾草脸上漾出一层神往,嘴唇咂得巴巴响。“我要是能过上一天那样的日子,这辈子也没白来世上。” 玉音突然无话,拾草的想法竟这么简单。想想看,沙乡女子真是没过过这样的日子。 日头爷跟着两个女子,越跟越紧,一刻也不放过,没多久,玉音热得就喘不过气。拾草笑话她:“念书啥也好,不好的就是越念越怕日头。”说着把头巾递给玉音,说你顶上吧,别嫌土,能把太阳遮住。 沙漠里空空荡荡的,哪见个骆驼。拾草说还早着呢,近处早没草了,骆驼要找到草,只少得跑一天的路。 “那晚上我们回不来?”玉音惊讶地问。 “你还想回来呀,你妈没跟你说,明个天能找到就不错了。”拾草这才发现玉音没背水,也没拿晚上挡风的东西。 玉音真是恨死妈了,晚上不回来,沙漠里咋过?也怪自个,也不动动脑子,骆驼出去快半月了,能在近处? 拾草说:“这不行,少了别的能将就,少了水要是三天两天找不见骆驼,还不把人渴死?”两人商量了一会,决定到最近的九墩滩去借水。九墩滩是个新开发的乡,住的多是苍狼那边搬来的移民,拾草有个姑姑在那儿。两人赶到九墩滩,已是下午三点,移民们全都懒洋洋地蹲在树底下,等着日头西斜。拾草告诉玉音,苍狼的移民最难缠了,热也受不了,忙也受不了,老是跑县上闹。说好好的在山里住着,硬是县上做动员,把他们搬到了这苦焦地方。玉音知道苍狼,那里尽是山,庄稼只要一撒进去,就不管了,全交给天爷,那儿的人便让天爷养出一身的毛病。没移民前沙县常有不少的苍狼麦客,专门给沙乡人割麦子。苍狼人骂沙乡人小气,西瓜就馍馍就算一顿饭。沙乡人却骂苍狼人耍奷耍懒,光要工钱不干活,真正的好吃懒做怕动弹。后来沙乡人不用苍狼人了,让岷县人割麦。苍狼人来了找不到活,便偷沙乡人的东西,偷羊偷牛偷骆驼,丫头也偷。甭看苍狼人穷,偷起丫头来却有一手,沙乡好些女子都叫苍狼人偷大了肚子,没办法,只好嫁过去。拾草姑姑的儿媳妇就是沙乡人,表哥割麦时偷上的。 装了水,拿了腰食,又跟表嫂要了件夜里避风的衣裳,两人原又上了路。这时的沙漠正是一天里最要命的时候,腾起的热狼从裤腿钻进来,很快蒸得人冒汗,汗从四处流下来,汇聚到一处,叫人说不出的难受。没走几步,玉音的衣服便紧贴着rou,半条裤子湿透了。 这天她们一无所获。黄昏时分,两人找到一个地窝子,许是以前抓发菜的人挖下的。地窝子四周的杆子还在,拾草掏出塑料布,绑在四根杆子上,一间凉棚便搭成了。玉音刚要坐下歇缓,拾草一把拉起她说:“缓不得,得赶紧拾柴。”玉音问拾柴做啥,拾草说夜里点火呀,点了火就不怕狼。一听狼,玉音的腿越发抖得站不住。“真有狼呀?”她的声音发着抖儿,身上的汗似乎瞬间沁住了。拾草说她也没见过,不过沙漠里过夜,柴火是少不得的。说着丢下东西,到远处拾柴。玉音只好学拾草的样,一根一根的捡柴禾。她记得小时到沙漠,柴禾堆的满地都是,随手就可以捡一背篓。七岁那年,母亲苏娇娇将她留给了姑姑,姑姑也让她捡柴禾,不是夜里点火,是要过冬。那时姑姑已决定要在沙窝铺住下来,爹劝也不听,气得爹直骂她:“你真是疯了,这荒滩野外的,鬼都不来,你咋个住?”姑姑横下一条心,硬要在这里盖房,说她就不信沙窝铺养不活她一人。爹后来还是妥协了,叫了几个社员,赶上骆驼,拿队上上好的沙枣木,给姑姑盖了两间红木房。沙湾人都说姑姑的魂叫沙狐狸给勾住了,回不到村里了。爹偷偷找了刘瞎仙,就是拾草的爹,瞎仙一掐八字,闷了半天,跟爹说:“她是沙狐子转生的,一辈子就该在沙里刨食吃。” 那个冬天,玉音是跟姑姑过的。皑皑白雪掩埋掉整个沙漠时,姑姑领着她在雪地里抓鸟,那是怎样一望无际的雪啊,白茫茫的世界,耀眼得让人透不过气,太阳一照,她小小的心灵里便耀满了亮晶晶的希望。 拾完柴禾,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