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淡如短篇作品_校园恋吴淡如短篇作品学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校园恋吴淡如短篇作品学分 (第2/25页)

无别,这个世界因为人们越来越复杂而有所改变,物质生活造成环境污染,金钱游戏或者使人心变质,但是,人们一见钟情的感觉并没有受到污染。

    很多人有一见钟情的感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和一见钟情的人谈恋爱,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

    要两厢情愿才行。

    也许你曾为单恋一个人而他不领情,或故意无知无觉,因而黯然神伤了好久。不用灰心,因为很多人都曾有同样的心情。为什么?

    不知你发觉了没有,你容易对他一见钟情的人,也会有很多人对他一见钟情。除非你的眼光真的是太特殊了…因为,在两人并不了解彼此时,第一个会让人感到怦然心跳的,是那个人的外貌。气质…可以说,会让人一见钟情的人多半是美丽的,或者是比较成功的。总而言之,他一定有引人注目的地方。

    如果一个特殊人物必须爱上每一个对他一见钟情的人的话,那么,他未免太辛苦了。很多银幕偶像都有一群影迷,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所以,如果对方钟情的不是你,不要太难过,那只是因为你并不适合他,而他也不适合你,套句中国的俗话就是没有缘分,不是因为你不好,你也不要太勉强他。不要有任何强迫性的跟梢行为出现。否则,那就像很多影剧版所写的疯狂影迷一样,有人每天正事不做,每天调查偶像到哪个电视台录影,看不到就茶饭不思,如果有人替他们的偶像擦汗,他们就企图尖声排挤。有的影迷会因为偶像有女朋友而自杀,所以偶像一直不敢宣布自己已经结了婚,一直否认自己有女友。还有的影迷已经自行妄想,她的偶像和自己曾有过绮丽的一段故事…最后,幻想似乎变成了真实,逼着偶像要“负责”…

    你觉得很好笑,是吗?但是,即使一见钟情的人不是偶像,很多人也有这种行为。好像别人若不爱你,那他何必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不只所谓“狗血剧”中有很多这种“爱极生恨”的例子,历史上也有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人更多。美国管这种症叫狂爱症,人数多到已经可以在各州成立“狂爱症联盟”!“我知道我这样做并不对,但我无法自拔…”很多“患者”都有类似说法。

    其实“一见钟情”的感觉很美,你不需用占有欲来破坏它。暗恋仔细分析起来,也有一种酸酸甜甜的滋味!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词说,只要曾经拥有,何必天长地久!这最适合有过暗恋对象的人。当然,你可以不必局限于暗恋,你可以鼓起勇气暗示与表达自己的欣赏之情,只是,若他给你钉子碰,或面有难色,千万不要勉强人家!有台阶下,就下吧!不要赖着不走。

    一见钟情很棒,如果他也钟情于你更好,但是,预防甚于治疗——先做朋友,再做男女朋友最重要。真正想要天长地久的人,除了是爱人,也得是朋友,否则,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进退维谷,那个一见钟情的人,怎么不是当初所想象的那个样子!

    一下子Fall进恋爱的人,必须承担很多风险。有的人发现,那个风度翩翩的人竟是个花花公子;有的没想到,那个外表木讷的人竟然有暴力倾向!在校园里还好“出入”可能不是那么大,大家谈恋爱的动机都单纯可爱,社会人可要小心了。有个女会计发现,原来那个看来文静的男人爱她,只是要她帮忙挪用公款,那口口声声的爱原来是爱她老板的钱!一直等到身陷囹圄,才清醒…那可就有点晚了。

    如果你在一见钟情后,要陷入盲目恋爱前,稍微清醒地先做朋友观察一下——养成这个习惯,你至少不会一不小心变成社会新闻版的人物。

    先朋友后爱人,很重要。不要急着判断,先观察。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人总有缺点,而缺点很容易发现,如果你用扣分法,他的分数一定越来越少;不妨使用加分法,看看他的优点多不多,一见钟情后,和他当朋友,感觉好不好?如果连当朋友感觉都不好,何必当爱人?

    我虽然相信一见钟情,但我也相信,人会对很多人都一见钟情。总有人有某些特质,某些“致命吸引力”使你一见钟情。如果他是一棵华而不实的树,不必为这一棵树而放弃一座森林。

    不带判断地做他的朋友,观察他,而不是批判他;同时也观察自己,和他当朋友,是不是感觉很好;观察他,是不是一个成熟的人。

    什么是成熟?美国一位知名的牧师,也是《家庭会伤人》(TheFamily——ARevolutionofSelf-Discovery)的作者,提供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标准——即“他是不是能和自己的家庭维持良好关系,又不受家庭所摆布”有自己的人生看法?我觉得,这个成熟的定义,尤其适合中国的社会。在这个标准下,你可以发现,有些人活到六十岁,还不成熟。

    掉进恋爱很容易,人人都有机会,但是,只有成熟的人,才真正懂得爱自己的爱人。

    男追女与女追男

    很多人批评现代年轻人的爱情是速食爱情。乍听之下,好像很没文化。

    现代人谈恋爱进展得也许比较快,表达方法也比较直接,但我并不觉得现代的爱情方式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地方。从优点看来,不再忸忸怩怩、声东击西,不再口是心非,而勇于表达爱意,不管恋爱谈得成功或失败,到底值得嘉许。这表示这一代的人了解自己,在人生路上具有选择的勇气。

    过去人恋爱好像比较浪漫,仿佛用慢火慢慢把水烧开,但欲迎还却,想开口还怕门不当户不对,顾虑会不会失败,会不会伤及自尊,顾虑这个那个,唉,因而错失姻缘的不知凡几。不知有多少人最后只好靠“相亲”结婚。我觉得相亲结婚固然对某些人而言有正面意义,但它是一种“速食婚姻”一种真正的盲目赌博,如果有机会而不尝试,硬要等到别人来凑合,看来好像大家过滤好了,没什么风险,错了还可以怪爸爸怪mama。但是,你可能会面临到一种情况——忽然有一天,有一个人闯进你的生活,你开始后悔,为什么当初要听别人的话,为什么要跟自己不了解或不爱的人耽误人生呢?

    这样的悲剧在我们的上一代中常发生,悔之晚矣,还有什么话好说。所以只好安慰自己,是有缘无“分”或此生无缘,下辈子再说。谁知道有没有下辈子?但这辈子抱憾以终,是不消说的了。

    你愿意抱憾以终,或拿终身大事让别人赌博?不,当然自己来最好,如果失败,那也是属于你的失败,虽败犹荣!“人生可以因失败而受伤,但不能因懊恼而嗟叹!”广成功过的伟人不都是这样说的吗?

    是的,看准目标后,记得Try做做朋友!但不可单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