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章讲不出再见大结局 (第1/2页)
第八百章 讲不出再见(大结局) 叶志清、叶伯煊、夏天,对于叶家的这三位成员来说,九月是充实而忙碌的。 九月中旬的一天早上,宋雅萍笑着搂过闹闹和小碗儿,她对夏天说: “你去忙正事儿,那都是外宾,你不能分心,家里不用多惦记,都有我。” 自此,夏天和叶志清、叶伯煊一样,再没有回过家、也顾不上娃、更没时间去思念那个他。 … 这个十月是很多个军人家庭的节日。 这个十月也让更多的家庭共同见证。 抢险救灾有他们矫健的身影; 边境战役流传着他们用鲜血染红旗帜的故事; 太多太多的人只是听说,而今天,他们要亲眼看看他们的子弟兵。 十月一日,建国三十五周年这天,京都早晨四点… 一批又一批、经过层层选拔,万人士兵、男儿女儿并肩出发。 今天他们要用在风雨里八十天的训练,走出最坚实的九十步步伐。他们更要向世界展示,震军威国威,谱写出一首豪迈的诗歌。 胸前带着工作牌的夏天,她陪着外宾看向整装待发那一张张带着狠劲、傲气、凌厉气势的脸庞时,那一刻,她觉得胸中那颗guntang的心让她眼睛热了。 分列式进行曲响起时,夏天更是从没有过的骄傲,她为她能见证这一刻自豪。 陆海空方队在向人民汇报; 全国优秀军校指挥员,接受人民的检阅; 头戴钢盔的空降兵犹如天兵天将; 骄傲吧。中国姑娘,英姿飒爽的女兵方队第一次展示在全世界面前,; 地平线上似升起一个又一个方队,有着踏破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 夏天努力睁大双眼,紧紧攥拳,她要记住这一刻,这该是她夏天的丈夫、叶伯煊生命中最辉煌的一刻。 当叶伯煊喊着:“向右、看!”他身后的声音整齐划一: “一、二!” 扶枪!持枪!劈枪! 一列列严整的军容,动作刚进有力、一往无前、气冲霄汉! 制式衬衣、大檐帽、圆形的八一五星帽徽熠熠发光,身着八五式军装的叶伯煊目光坚毅,那眼神中有着对领导人的崇拜。有着他不为任何险阻的无限忠诚。 凌厉的气势。豪迈的军姿,大檐帽压低下的眉眼又隐藏着不屈与霸气。 18个徒步方队走过,24个机械化方队犹如金戈铁马般依次经过。 坦克装甲车、火炮、火箭布雷车、当战略导弹部队首次亮相那一刻,夏天清晰的看见外宾们那震惊的表情。 夏天咽下涌向嗓子眼的哽咽。她克制着自己保持大国该有的风范。可这很难让人不激动。 我国自行研制、自行生产、用着腾飞的速度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这预示着在大踏步的向现代化中国迈进! 94架战鹰飞驰电掣当空舞起… 夏天仰着头看向上空。她穿到这个时代,整整十年了。 … “娘,就不能多买点儿糖吗?”她穿着件裤腰处带着补丁的棉裤问道。 “就是有票也不行。都是定量供应的,再说咱是个庄户人家哪有票买多余的糖。” “爹,我实在干不动了!”她头上系着毛巾,脸上满是汗水,泄气地坐在地笼沟里,伸出两个巴掌,只干了那点儿活,手上却留下了仨个血泡。 而他爹为了挣足公分,也只有多挣公分,才能让一家人吃饱肚子:“你放那,爹能干了。” 她娘在她当兵前一天拉着她手嘱咐: “你知道这年代的庄稼姑娘有多难?这个年月能当上女兵有多难得?你得记着你小姑一辈子的好!没你小姑,你就只能在家务农!” … 想起后世那个欣欣向荣、繁华富强的年代,她忽然意识到对自己已经对那一世感到模糊、陌生、恍如隔世。 夏天又微笑了下,喔,本来就是隔世了。 礼炮隆隆,回响在十里长街的上空,象征着珍惜和平、热爱生活的千万只和平鸽飞起,夏天觉得: 她其实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这个时代,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一份子。 —— 一九八五年的春节前夕: “玉生啊,这一大包你都和亭子带走,正好回乡下给你母亲拿去穿。” “您留着吧。” “我穿不上,给别人白瞎了。” 季玉生看着车里堆着满满的礼品,小星空被捂的严严实实还不忘亲一亲宋雅萍。 宋雅萍趁着这功夫还不忘损几句叶伯亭:“回你婆婆家过年,你给我眼里有点儿活,就是装、你也得给我装几天!别挣了几个钱真拿自己当大老板。” 骂完叶伯亭了,回身才看向她姑爷,发现季玉生没吱声,而是看着她刚才给的那个大包… 瞧瞧她这人,怎么越来越不会好好说话了呢?难怪夏天提醒她得注意点儿对季玉生的态度。 宋雅萍忽然叹气出声:“玉生,妈平时说话不注意。我是好意,那些衣服都是好面料的,我还胖了,根本穿不了,不是嫌弃…” 季玉生笑了,语气轻松,他对宋雅萍说道: “妈,我明白。我这人,自夸点儿说那就是有自信,往坏了说就是自大。从不低看自己,自然也就不自卑,再说了,我又不差什么,又升职了,配得上亭子,您说是不是妈?” 宋雅萍望着驶离出大院儿的轿车,她一时感慨万千,她不得不承认,这男人啊。得有自信! 不盲目骄傲,不刻意渺小,这样的男人也才真能成事儿! —— “亲家啊,太欢迎了!我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回家过了个消停年啊!”叶志清放下公文包,热情的和夏爱国握手。 宋雅萍递给老太太一个桔子:“婶子,您吃,这和在自己家一样,咱们都凑到了一起,真是热闹。我看以后年年都一起过挺好。” … 共同迎接一九八五年的新年,宋外公买的那个偌大的院子真真正正起了作用。 宋外公拍了拍夏老头的肩膀:“夏老弟。没事儿。抽个烟袋怕什么?进屋,屋里暖和。” 客厅里其乐融融,无论是从政的叶家,还是经商发家的夏家成员。一时都很有共同话题。 小毛借机和叶小婶说着夏秋留在哪所大学任教的事儿。 而男人们老老少少在内。都在讨论一件事儿。那就是叶伯煊当选一九八四年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