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第5/7页)
,什么风马牛不相及的人都会碰到一块儿谈恋爱。你跟那个司令员老头倒挺合适…” “你少多嘴!” “你跟爸爸是怎么谈起恋爱来的?” “我追他的!我死追!” “这你不用告诉我,我早明白。” “你怎么明白的?爸爸告诉你的?” “爸爸是那种人吗?” “那你怎么明白的?” “这还不好明白?你现在也死追他呀!” 小菲不语,两行眼泪流出来。她心里竟是甜蜜的。她是追他呀。 “mama,我就喜欢你这样。你就不像别的女人,明明自己追男人,非不承认,扯谎,说男人追她。” 她看女儿一眼,横抹一把泪。人家才十四岁半,比她都世故。 “可是我一直不明白,你们俩就算误会地谈起恋爱来,也不该误会到成家呀!” “因为有了你。” 女儿静了。冤有头,债有主,原来她是这两个冤家的孽根。她从来没往这里想。小菲后悔自己脱口而出吐露的实情。她是什么母亲?被女儿刺痛,就想刺回去。她的痛苦该有人承担债务,管她是谁,拉来先垫上。拉来的竟是无辜的欧阳雪。她还算个母亲吗?今夜她实在痛苦得疯狂了。 “那时候不能做手术?”欧阳雪闷了半天才问。 “你怎么懂这些?” “我怎么不懂这些?” “行了。” “要是现在就好了。我们班一个女同学就做了手术。” “能做手术,我们也不会去做的。” “为什么?你们就不必硬凑到一块儿结婚了!” “那就没你了。” “没就没呗。那也比整天看你们痛苦好哇!” 小菲伤心至极,人瑟瑟发抖:“你有良心吗?你爸爸那么爱你!” “你知道我怎么想?”她停顿一下“我觉得只有外婆和老外婆爱我是正常的。你们爱我都不正常。” 小菲心想她生养了个什么妖魔?她看女儿那双欧阳萸的大眼睛定在她脸上。那双欧阳萸的手不时弄乱这里,破坏那里。她真不只是聪明,她简直通灵,她怎么感觉出来小菲跟她亲热,歇斯底里地搂她、爱她、吻她——从她小时就这样——是把她作为欧阳萸的一个翻版来搂来吻的?内省一下,小菲是有着那无法彻底伸张,释放不出去的激情,她把它释放到了女儿身上。 “怎么会不正常呢?”母亲在嘴上是不能轻易承认的“你这孩子太复杂了!” “那是你对孩子的误解 。你认为孩子就该是简单,好糊弄的。” “我和爸爸糊弄过你吗?” 她平静地看着激动不已的母亲。小菲想,假如说欧阳萸不爱他的女儿,她都要冲上去玩命。这个女孩不仅复杂,而且冷血。突然小菲在女儿平静的眼神里看到一种近乎英明的东西。或者女儿看得更透:知道自己的身世和来由后,顿时悟到父亲对她的爱是怎么回事了。她是父亲必须和母亲结合的原因,因此父亲是恨她的,至少是怨她的。没有她,他不至于失去自由。因为他恨自己的女儿,他为这恨而内疚,他为内疚而爱她。因此,他对她的爱,只是变相的内疚。十四岁,假如她从小到大没有为父母的关系而一直担惊受怕,她怎么可能如此曲折如此敏感? 她想说一声:“孩子,对不起,我们不知道你是受害者。我们太自私…”但她忍住了。欧阳雪不是一般的孩子。她刚才还说:“mama你爱得太笨了。” “爷爷和奶奶在一块儿,让我感觉就很舒服。”欧阳雪说。她每年暑假都去上海。“mama你说是不是每个男人在找爱人的时候,都用他自己母亲做标准?” 小菲微微一笑。她不知想通了什么,糊里糊涂地心情已好转。十几年前,她怎么会想到,她给自己生了个小女伴儿,能在她苦不堪言的一个深夜,和她悄悄语、密密谈,似懂非懂之中,她接受了她的安慰? 第13章 后来小菲的大事年鉴中把“文革”的开始标记为欧阳萸父亲的移居。其实“文革”在老爷子搬来之前已开始了半年,只是谁也没预料到,它将是影响好几代人,引起世界上好些个哲学家、心理学家、人类行为学家们震惊并研究的大事件。九十年代小菲陪欧阳萸见了一位外国文学家,他说他羡慕中国的文学家,因为他们有这场历时十年的“文革”这个九百八十万平方公里之广、十年之长的大舞台上有多少人性登场,把人性的各种动作都表演足了。民族受害,国家受伤,只有文学家受益,可以写几百年,可以给许多代人写出宗教的、政治的、心理的、文化的启示录。但小菲的“文革”是从欧阳萸父亲的突至开始的。 老爷子乘的火车一早到达。电报也是一早到的。小菲一个人在家,听到摩托声就拿了钢笔下楼。一般都是欧阳萸打电报通告火车班次,按时到达或推迟到达。他去一个水库工地体验生活,走了有一个月了。 一看却是上海来的电报。电文很长,说欧阳萸的jiejie欧阳蔚如出了祸事,不能让老父亲知道,只说是小菲两口子邀请老人客住一段。还说详情会在电话里谈。 小菲一看火车到达时间,已经过了点。老人已人生地不熟地和手提箱等在站台上。好在他是个温性子人,买了张早报正在读。小菲和欧阳雪跑过去,上气不接下气地道歉、解释,老爷子只是慢慢把拐杖从行李里抽出来,笑笑说:“没等多少时间。” 他也不问:“弟弟来了吗?”一切不发生的,有不发生的坚实理由。他和欧阳雪相互微微一笑,就是隆重的见面礼节。然后他一人在后,叫母女俩走前头,悠悠散散出了站。问他身体、睡眠、胃口,他都是“蛮好”从几年前小菲最后一次见他到现在,他是三秋如一日,毫无变化。老伴的去世让他安眠药上了瘾,如此而已。 到家之后,老爷子首先看到欧阳萸十多年来置下的藏书。书房几个柜子放不下,又在客厅里摆一面墙的柜子。当晚欧阳萸赶回来,小菲的母亲烧了一只火腿甲鱼和一个洋葱牛rou送过来,两亲家头一次见了面。小菲见母亲有些拘束,而欧阳老爷子却舒坦得很,和亲家母是几十年老相识似的。 正如小菲在欧阳家人面前存些自卑一样,一生霸气十足的母亲见了这风清云淡的老头,变得缩手缩脚起来。 老爷子和儿子自然是有话说的。饭后他走到书房说:“弟弟啊,真读书的人是不见书的。我也是前几年才懂得这个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