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短篇小说集_采石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采石矶 (第4/5页)

完成了。

    束发读君诗,今来展君墓。

    清风江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呜呼,有才如君不免死,我固知君死非死,

    长星落地三千年,此是昆明劫灰耳。

    高冠岌岌佩陆离,纵横学剑胸中奇,

    陶[钅容]屈宋入大雅,挥洒日月成瑰词。

    当时有君无着处,即今遗躅犹相思。

    醒时兀兀醉千首,应是鸿蒙借君手,

    乾坤无事入怀抱,只有求仙与饮酒。

    一生低首唯宣城,墓门正对青山青。

    风流辉映今犹昔,更有灞桥驴背客,(贾岛墓亦在侧)

    此间地下真可观,怪底江山总生色。

    江山终古月明里,醉魄沉沉呼不起,

    锦袍画舫寂无人,隐隐歌声绕江水,

    残膏剩粉洒六合,犹作人间万余子。

    与君同时杜拾遗,窆石却在潇湘湄,

    我昔南行曾访之,衡云惨惨通九疑,

    即论身后归骨地,俨与诗境同分驰。

    终嫌此老太愤激,我所师者非公谁?

    人生百年要行乐,一日千杯苦不足,

    笑看樵牧语斜阳,死当埋我兹山麓。

    仲则走到学使衙门里,只见正厅上灯烛辉煌,好象是在那里张宴。他因为人已疲倦极了,所以便悄悄的回到了他住的寿春园的西室。命仆役搬了菜饭来,在灯下吃一碗,洗完手面之后,他就想上床去睡。这时候稚存却青了脸,张了鼻孔,作了悲寂的形容,走进他的房来了。

    “仲则,你今天上什么地方去了?”

    “我倦极了,我上李太白的坟前去了一次。”

    “是谢公山么?”

    “是的,你的样子何以这样的枯寂,没有一点儿生气?”

    “唉,仲则,我们没有一点小名气的人,简直还是不出外面来的好。啊啊,文人的卑污呀!”

    “是怎么一回事?”

    “昨晚上我不是对你说过了么?那大考据家的事情。”

    “哦,原来是戴东原到了。”

    “仲则,我真佩服你昨晚上的议论。戴大家这一回出京来,拿了许多名人的荐状,本来是想到各处来弄几个钱的。今晚上竹君办酒替他接风,他在席上听了竹君夸奖你我的话,就冷笑了一脸说‘华而不实’。仲则,叫我如何忍受下去呢!这样卑鄙的文人,这样的只知排斥异己的文人,我真想和他拼一条命。”

    “竹君对他这话,也不说什么么?”

    “竹君自家也在著《十三经文字同异》,当然是与他志同道合的了。并且在盛名的前头,那一个能不为所屈。啊啊,我恨不能变一个秦始皇,把这些卑鄙的伪儒,杀个干净。”

    “伪儒另外还讲些什么?”

    “他说你的诗他也见过,太少忠厚之气,并且典故用错的也着实不少。”

    “混蛋,这样的胡说乱道,天下难道还有真是非么?他住在什么地方?去去,我也去问他个明白。”

    “仲则,且忍耐着吧,现在我们是闹他不赢的。如今世上盲人多,明眼人少,他们只有耳朵,没有眼睛,看不出究竟谁清谁浊,只信名气大的人,是好的,不错的。我们且待百年后的人来判断罢!”

    “但我总觉得忍耐不住,稚存,稚存。”

    “…”“稚存,我我…想…想回家去了。”

    “…”“稚存,稚存,你…你…你怎么样?”

    “仲则,你有钱在身边么?”

    “没有了。”

    “我也没有了。没有川资,怎么回去呢?”

    五

    仲则的性格,本来是非常激烈的,对于戴东原的这辱骂自然是忍受不过去的,昨晚上和稚存两人默默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走了半夜,打算回常州去,又因为没有路费,不能回去。当半夜过了,学使衙门里的人都睡着之后,仲则和稚存还是默默的背着了手在房里走来走去的走。稚存看看灯下的仲则的清瘦的影子,想叫他睡了,但是看看他的水汪汪的注视着地板的那双眼睛,和他的全身在微颤着的愤激的身体,却终说不出话来,所以稚存举起头来对仲则偷看了好几眼,依旧把头低下去了。到了天将亮的时候,他们两人的愤激已消散了好多,稚存就对仲则说:

    “仲则,我们的真价,百年后总有知者,还是保重身体要紧。戴东原不是史官,他能改变百年后的历史么?一时的胜利者未必是万世的胜利者,我们还该自重些。”

    仲则听了这话,就举起他的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对稚存看了一眼。呆了一忽,他才对稚存说:

    “稚存,我头痛得很。”

    这样的讲了一句,仍复默默的俯了首,走来走去走了一会,他又对稚存说:

    “稚存,我怕要病了。我今天走了一天,身体已经疲倦极了,回来又被那伪儒这样的辱骂一场,稚存,我若是死了,要你为我复仇的呀!”

    “你又要说这些话了,我们以后述是务其大者远者,不要在那些小节上消磨我们的志气吧!我现在觉得戴东原那样的人,并不在我的眼中了。你且安睡吧。”

    “你也去睡吧,时候已经不早了。”

    稚存去后,仲则一个人还在房里俯了首走来走去的走了好久,后来他觉得实在是头痛不过了,才上床去睡。他从睡梦中哭醒来了好几次。到第二天中午,稚存进他房去看他的时候,他身上发热,两颊绯红,尽在那里讲谵语。稚存到他床边伸手到他头上去一摸,他忽然坐了起来问稚存说:“京师诸名太史说我的诗怎么样?”

    稚存含了眼泪勉强笑着说:“他们都在称赞你,说你的才在渔洋之上。”

    “在渔洋之上?呵呵,呵呵。”

    稚存看了他这病状,就止不住的流下眼泪来。本想去通知学史朱笥河,但因为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