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山庄_第二章三生夙缘蚀骨销魂怪前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三生夙缘蚀骨销魂怪前因 (第10/28页)

,那妖人忽男忽女,yin毒异常,只要一经被他看中,无一幸免。暗中一打听,才知道竟是白骨教下的阴阳童子蓝媚儿,因此一路寻访下来,不想巢xue竟在此间,并且妖党甚众。昨在青磷谷上空窥探,不料被他们看破,几乎失陷在里面,幸而当时还有自知之明,一路逃下来,承蒙这位小师父相助,才得免难!这位小师父的法力我是亲眼看见的,实已心折,既然他说幸蒙两位道友相救,法力当更祟高,两位是何宗派,仙府何处,能否告我,以图后报呢?”

    诸葛钊笑道:“道友原来是铁笛仙长门下,那又何必太谦。小弟诸葛钊前随家师灵阳子行经金牛峡,闻说令师人间仙侠,也曾拜访,适缘封洞坐关,未能相见,方恨缘悭,不想今天在此地间幸遇道友,真是快事。”说着指着心印、唐蕙说:“这位是南海虬髯禅师弟子心印师兄,这位是此间水晶原自在庵慧因师太门下唐蕙师妹。”

    张纪方闻言甚是惊讶道:“如此说来,三位道友都是当代释道正宗的门下了,虬辑禅师,慧因师太,灵阳道长三位老前辈,也都久闻愚师提说,全是有名的宗主长老,今日得见三位道友,既承救命,更是小弟福缘所在,可许就此班荆缔交吗?”

    心印笑道:“论道友为人,交一个朋友,和尚我倒很愿意,不过就嫌太酸一点,大约你和我这诸葛老弟一样,都是秀才出身,虽然已经学道,到底不离书生本色,这却和我这野和尚有点合不来呢。”

    唐蕙不禁把头掉回去看着诸葛钊一笑。

    张纪方忙说:“小师父真是神目如电,小弟实在是读书人出身,只因家遭奇祸,幸蒙恩师相救收在门下,虽有多年,实在见闻未广,尚请原谅。”

    心印哈哈大笑道:“既是本来面目,你又惶恐作什,合得来合不来与秀才无关,与和尚也无关,只能相见便是有缘,狗子尚有佛性,何况秀才?方才是和尚错了,这里有一粒莲实,赶快吃下去,这里不是说话之所,少时我们到诸葛老弟洞里,再叙交情如何。”

    说着递过一粒莲实,张纪方接过,连连称谢方才吃下,猛然大家觉得脚下的山在动摇,再看方才妖人所发阴雷炸袭的冰坑里面直冒青烟。

    心印说声不好,就近一把捞住鹰儿,大叫:“大家快些随我腾空,这山有点作怪。”说着已经飞起数丈。

    其余三人也跟着纵剑升起,在空中看时,适才所见青烟,越发浓烈,烟下已渐渐发出火来,猛然一声大震,半个山头崩裂下去,跟着四面一片倒塌之声,连连震动。

    心印方说要糟,正在捏诀放出一道佛光向山巅罩下,所闻梵唱四起,崩塌的山巅下面,一片强烈的佛光,照耀得大地通明,烟火顿消,四山崩震都止,又不由念佛。

    众人再看下面,才震塌下去的山崩已经露出半边峭壁,山石奇古苔痕宛然,峭壁中间又现出一座石洞,洞口突出石崖丈许,崖上却坐着一个清癯老僧,脑后现出数丈一圈佛光,正向四人笑着招手,心印忙率众人飞下,落在崖上,一齐跪下来。

    老僧笑着伸出一支手来摩着鹰儿头顶笑道:“畜牲还认得金光洞和旧主人吗?”

    鹰儿睁着一双怪眼看着老僧,似曾相识,只说不出所以然来。

    老僧笑道:“这也难怪你,三百年来,便老憎也如一场幻梦,你已历数劫,怎么还会记得?也罢,且都起来听我说:心印可告令师,就说雪山旧侣,幸得已出死关,鹰儿本我旧日守洞苍猿转劫,与我尚有数年缘法,就便留在此地,三数年后,冬至日,烦他来此,送我西行,再接鹰儿回去。诸葛钊、唐蕙现与老僧相见总算有缘,特赠灵符两道可留在身边,如遇魔劫自有妙用。”

    说罢从身上取两个黄麻小卷来,诸葛钊、唐蕙各自拜领。老僧又向张纪方笑说:“不久群魔历劫,你们各人虽都有杀孽,惟你与诸葛钊独盛,只不大伤天和,遥为我佛护法亦未为不可,这崖下有前辈仙侠寒铁老人所遗金精五千零四十八斤,可取去在令师未化去以前,练着作降魔之用,免得留在此地,时有煞气上冲,令我不安,也算是一件功德。”

    说罢看见心印似有敢言,又大喝遭:“咄,法门不二,你已在我门中,又生什么妄念,一切因果须自己解脱,你想求我作甚。”

    心印闻言如雷声震耳,连忙重又跪下道:“弟子实有请求指为之意,幸蒙棒唱,敬谢慈悲。”

    老僧点头道:“我佛自有玄机,不在口头禅,知道吗?”

    心印叩谢道:“知道,弟子知过了。”

    老僧又喝道:“本来无过,从何知起,你又错了。”

    说着携了鹰儿道:“你随我来,其余各人自己努力,有缘行再相见。”

    说罢,身子略起,佛光一闪入洞而去。

    心印也站起来向各人道:“神僧已去,我不必再在此地干扰,且和张道友去寻精金,再回灵阳谷内细谈吧。”

    他率众向洞口再拜,一同飞身下崖,直到峭壁下面,见所塌冰雪,直飞出去数十丈远近,壁下现出一处流泉,泉中寒气迫人,臆约可见金光闪动,心印手一指道:“神僧所指金精,必在水底,张道友一时决不易捞上来,待我取来奉赠如何?”

    张纪方上前一面申谢,一面下看泉底,果然隐隐有光,心印笑着,双手一搓十指尖上各发金光,向泉下一捞,取上一个铁匣来,那匣只见方五七寸大小,上面符篆累累,张纪方先向泉中叩谢过寒铁老人,又向崖上神僧遥拜叩谢指引,然后接了过去,揭下匣盏一看,原来却是一匣其薄如纸的小钢片,黝黑如漆,反而不见光华。

    心印道:“方才发光的不是金精本身,原来是匣上的符笈,此中经过和神僧来历,我都听恩师说过,天快亮了回洞再谈吧,此地也许神僧还有一番布置,我们不要耽搁了。”

    他率领众人纵剑飞回前山,刚才起身,果见身后金光一闪,仍是一片荒寒,适才所见峰壁寒泉全都不见,只半边山脊向里微凹,上面还是依旧冰封雪积,各人无不惊异。

    不一会已到子午洞,一齐落下剑光,进了后洞,同到石室落坐。卓和献上茶来,众人忙向心印叩问所以,心印道:“神僧法号孤云,过去劫中本汴梁人,靖康初年出家在有名的大相国寺,后因金兵南下,才行脚西南各地,发现此地有前仙寒铁老人,遗下金光洞府,便在洞内住下了,一住数甲子,寂然无事。直到我那恩师来此,才结为道侣,因我恩师所习密宗.并非大乘,神僧便欲渡化,恩师自恃神通,不特未允,反而时常戏扰,均被神僧以极大忍耐,极大定力战胜,最后竟说恩师一日不悟,他一日不去,便坐起死关来,直到我师徒因疾恶过甚,在雁岩小龙湫,被妖魔困扰,恩师触动无名,虽然斩杀极多,终因自身所习也非大乘,敌人中间,又有几个最厉害的老怪,几乎闹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