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秦记_第六章问天四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问天四老 (第2/3页)

果这个时候出去,只怕会与入世阁的人发生冲突。”

    申帅顿时清醒过来,以他们的这点实力,根本不可能与入世阁在九江城中的势力相抗衡,当务之急,只能忍声息气,等待时机。

    他轻叹一声,挥挥手,让众人散去,自己一个人静立在那棵老树前,望着那被剑锋穿过的树洞,怎么也想不明白纪空手何以能从自己的手中溜走。

    对于这样的结局,还有一个人是没有想到的,他,就是纪空手。

    面对申帅这种一等一的高手,在未动手之前,就算纪空手放胆想象,也绝对想不到自己不仅接下了申帅的四招,而且还成功脱逃。这看上去就像是发生了一个奇迹,一个本不可能发生的奇迹,但却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纪空手没有想到补天石异力会如此的神奇,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将他从一个毫无内力根基的少年变成了拥有雄厚实力的高手,加上他对武道精神近乎痴迷的执着与悟性,使得他很快跻身于高手之列。他与申帅一战中得到的最大好处,不是与高手决战的经验,也不是临场的应变,而是他拥有了高手的自信。

    因为自信,才能无畏;只有无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补天石异力的功效。在纪空手的身上,积蓄的正是天下最刚猛的玄阳之气,惟有无畏无惧,傲视一切,玄阳之气才能通达全身经络,达到行云流水之境。

    正因为纪空手拥有的是玄阳之气,所以遇敌愈强,它的抗击力就愈发强烈。只有遇上比它更强的压力,它的力量才会一点一点地达到极致。正因为如此,纪空手在临战中表现出来的快速反应与处事机变,虽然有些不可思议,却绝非侥幸。

    纪空手并不知道这些,还以为这一切都是运气使然。所以他借力腾空后,丝毫不敢停留,而是脚踏树枝,几个纵跃,窜出高墙。

    他的身形极快,施展出见空步,当真有乘云御风之感。踏着长街石板,未及百米远,忽然看到前方有灯火闪晃,人声喧嚷,他心中一惊,知道这些人必是为己而来,当下避无可避,只能纵身上房。

    他明白自己此刻的处境,无论是问天楼,还是入世阁,这些人都对自己有势在必得之心。只是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但不管是哪路人马,都不是自己能够应付得了的,现在除了走一步算一步外,他可真是无计可施了。

    他的人贴在屋脊上伏行,爬上一幢高楼,向下俯瞰,只见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楼阁花园,都有灯火照耀。人影晃动,更有数十条黑影沿着屋顶攀行搜索,渐渐向自己的藏身之处迫来。

    什么是绝境?纪空手此刻算是明白了,但他绝不会任人宰割,更不会束手就擒,他算计到追兵与自己的距离,决定向北逃窜。

    由此向北,全是一片高大建筑,逃窜时可掩藏身形,更重要的一点是靠近九江名胜——七岛湖,湖阔船多,便于隐身逃走。

    主意拿定,纪空手借着檐角背瓦的暗影,悄然无声地向北纵跃。他的气息悠长,踩着见空步的步法,极难被人发现。那些上房搜寻的人无疑都是入世阁的高手,但要在远距离的范围内听音辨位,难度不小。

    眼见再过几座高楼,纪空手便能隐入湖滨之畔的密林,就在这时“蓬…”地一声,一串烟花窜入天空,整个黑夜在一瞬间亮如白昼。

    “在那里!”有人高呼一声。

    纪空手听这声音,极是耳熟,正是方锐!他没有想到对方还有如此一手,知道行踪暴露,再不迟疑,全力展开身形,向密林窜去。

    这片密林面积极大,古树遮天,杂草茂盛,的确是易于藏身之处。但是纪空手却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而是飞身疾走,因为他深知入世阁的势力太大,完全有能力包围这片密林,到时再想逃出,实在是妄想之举。

    所以他直奔湖边,毫不犹豫地潜入湖水,向湖中深处游去。湖水虽然彻寒,但是他体内的玄阳之气自然而然地生出御寒功效,使得他根本不受寒冷的影响,人在水中,形如飞鱼般向湖中夜游的船只游去。

    此时的湖上,依然来往穿梭着数十只游船,华灯悬挂,笙歌飞扬,纪空手人在水中,认准一艘双帆重楼的豪华大船,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下照直游去。

    他认定方锐等人一旦在岸上搜寻无果,必会乘舟下湖,继续搜寻。而这豪华大船的主人非富即贵,或许与官府有些渊源,自己正可藉此藏身,也许能逃过此劫。

    等到他攀上这艘大船的船舷时,屏住呼吸,四处打量,却发现这大船布置豪华,排场极大,但是不闻人声,静得可怕,与附近的各色游船喧嚷一时的热闹场面相比,显得格外静寂。

    他心生好奇,躲入一间暗舱之中,调养心气。适才与申帅一战,无疑耗尽了他太多的内力,再经过这一番逃亡,整个人几近虚脱,他正好趁此闲暇调养,以备急时之需。

    补天石异力此刻已完全融入了他的经络血脉中,再无内外之别。当纪空手暗运内气,灵台一片空灵时,补天石异力便随着血气运行大小周天,每转一圈,自身的内力便增强一分,等到半个时辰过去,纪空手只觉整个人精神大振,比之与申帅一战之前,内力似乎又增进了不少。

    他的耳目此刻已是高度灵敏,周围数丈之内的动静尽在他的听力之下,便是船下湖水拍打船舷的声音,也在他的掌握之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