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2/4页)
仇,有友情,有敌对,关系复不复杂?” 白嬷嬷笑道:“当然复杂已极,常言道‘无巧不成书’,我只怕他们所担心的事儿,多半会成为事实?” 岳倩倩笑说道:“白嬷嬷,你说错了,这种复杂,未臻极致,我要给它来个复上添复,杂中加杂…” 白嬷嬷惊道:“还要再添复杂,却…却是如何添法,恐怕不太容易…” 岳倩倩低低“哼”了一声,嘴角微掀,扬眉说道:“有甚么不容易,在‘恩、仇、名、利’之中,给他们再加上一个‘情’字,在‘情’字之上,再加上一个‘妒’字,便不单复杂到了极致,并会复杂到可怖地步!” 白嬷嬷皱眉道:“加上‘情’,再加上‘妒’,岂不是连你也要一齐牵扯在内?” 岳倩情从一双妙目中,闪射出坚定神光,点头说道:“牵扯在内也好,这沈宗仪与吴天才两人看来都是难得一见的盖代奇才,瑜亮并生,易招天妒,万一果如所言,他们到了‘白水镇’后,由好友究变为生死冤家,我也可以设法转圜,尽量使他们不要把局面弄到不可收拾地步!” 白嬷嬷点头道:“你这种想法,倒也有点道理,但进行起来…” 岳倩倩接口笑道:“白嬷嬷既然同意,事就好办,因为我的妙计之中,非要你帮助不可!” 白嬷嬷一怔道:“帮忙?你要我怎样帮忙?” 岳倩倩双现梨涡,-然一笑,凑过头去,在白嬷嬷的耳边,低低说了一阵。 白嬷嬷听得先是双眉深蹙,然后似乎出于勉强地,点了点头。 岳倩倩在娇靥上现出一片安慰神色,付了酒帐,与白嬷嬷同去后店歇息。 沈宗仪虽与吴天才放怀畅饮,但仍然时常注意到岳倩倩方面。 他见岳倩倩对他毫不理会,分明幽怨已深,又不便主动低头,加以安慰,心中也不免相当惆怅。 等岳倩倩一离开前店,沈宗仪心中彷佛越发空虚,突然连斟三杯烈酒,-倾而尽! 吴天才见状讶道:“沈兄-向文雅,为何突作狂饮,你眉锁重忧,莫非为了我和‘无情剑客’两人之间的错杂恩仇…” 沈宗仪摇头道:“萧大侠适才有言,最多到今夜三更时分,他便可想出办法解决困难,沈宗仪狂饮浇愁之举,只是为了我自己的满腔雄恨,无法发泄而已!” 吴天才眉峰一蹙,突作深思。 沈宗仪问道:“吴兄在想些甚么?” 吴天才也举起面前的满满一杯酒儿,徐徐饮尽说道:“范仲淹说得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李白说得更好:‘举杯消愁愁更愁’,我刚才是在想沈兄的满腔雄恨,以酒浇之…” 沈宗仪双眉一挑,目中神光如电,朗声吟道:“举酒浇雄恨,雄恨聚眉头,愿洒颈间热血,狂笑了恩仇!…” 他本想慷慨作歌,但歌声却倏然顿住! 不是沈宗仪自己住口,是被一片从横里飞来的白光打断。 沈宗仪刚刚吟到“狂笑了恩仇”之际,眼前白光忽闪! 他右手微伸,凌空接住,知道是张白纸,但其中裹有硬物。 沈宗仪先行展开白纸,见纸上只极为简单地写了七个龙飞凤舞的字“镇西十里左公祠” 吴天才讶然道:“这七个字儿,写得真好,极有气势,但却何不具名?” 沈宗仪叹道:“不必具名了,因为在纸笺之中,包有信物…” 边自说话,边自把白纸中所包的一面玉牌,递了过去。 吴天才接过一看,见是一面上好玉牌,牌上镌有血红双心,但其中一颗心儿,已被刀剑等尖锐之物划碎! 吴天才仔细看完,一挑双眉,向沈宗仪问道:“沈兄,这面玉牌,是不是‘无情剑客’萧扬他…” 沈宗仪不等他再往下问,便自接口点头说道:“不错,这正是我萧大哥的信物。” 吴天才道:“如此说来,萧扬是业已决定约我到镇西十里的左公祠中,彼此作生死一决…” 沈宗仪摇头道:“不见得吧?萧大哥或许是约我互议两全之策?倘欲决斗,则笺纸上不会不书吴兄之名…” 吴天才道:“不管怎样,这次左公祠之行,我是非去不可…” 沈宗仪听他这样表示,不禁略感为难地,想了一想说道:“吴兄定欲同去也可,但必须依从小弟一项条件…” 吴天才说道:“甚么条件?请沈兄先行言明,小弟尽量依从,但也不能过份使我受到委屈!” 沈宗仪笑道:“小弟怎会让吴兄受甚委屈?只是请你到了‘左公祠’后,先由小弟问清萧扬约会意旨所在,除非万不得已,势难两全,你们不可以鲁莽动手!” 吴天才听得双眉一轩,目注沈宗仪苦笑问道:“小弟体会出沈兄对我一番关切情意,但你为何始终认为我的‘九天神弓’和‘九幽鬼斧’,不是萧扬之敌?…” 沈宗仪道:“吴兄与我萧大哥是一时瑜亮,沈宗仪何曾有过甚么轩轾轻重之意?” 吴天才微微一笑道:“沈兄,吴天才一不怯场,二不自傲,我认为我与萧扬之间,谁想胜谁,都极艰难,倘若非分生死不可,至少也要互拼到五百招外,谁的临场状况较佳,谁就可能微幸?” 沈宗仪叹道:“小弟如今所关切的,不是你们二人的胜负问题,而是究系为了何事,才会引起这场凶险风波,一个弄不好可能把两位盖代武侠,一齐断送,划得来么?” 吴天才微微一笑,也不再辩,只从怀中取出三根金色小剑,搭在他那张‘九天神弓”的弓弦之上,轩眉问道:“沈兄,我们何时上路?” 沈宗仪道:“自然是去得越早越好,我总想能有段时间,可以善加利用,替你和萧扬之间,解开一个莫明其妙的仇结?” 吴天才笑道:“既然如此,我们就赶快前往镇西的那座‘左公祠’吧!” 两人计议一定,便立即付诸行动… 虽然“左公祠”只在镇西十里,但路途却并不太近,原因在于这一带全是高山,区区十里之数,却最少要翻过两三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