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5页)
就连我这头笨牛都注意到,那丛牡丹花早谢得一乾二净了。”耿毅忍不住提醒她。 “我拜它来年花开茂盛,总行吧?” 这分明是敷衍之辞,但她若打定不说,他又能拿她怎么办呢? 耿毅只能劝自己“这个胡家养的公主,人虽甜美,心机却特重,你该跟她保持距离,以免惹人讨厌。” 所以,除非耶律檀心主动跟他说话,他通常不会上前跟她闲搭。在宝宁寺是这样,在洛阳大道意外撞上是如此,在山谷茅庐学音律是这般,在山林小径伴著月色疾走也是依著这个方针行事。 可是他愈是躲著这个公主,这个公主就愈加蛮不讲理,在樵师父的茅屋里学音律时还好,出了那一间茅屋,若私底下给她撞上了,总是被她骂几声“笨牛”若是在其他人的面前时,她则完全不给情面,甚至拒绝看他一眼。 总之,他这个大笨牛,上可射鸭擒鹅,下可泅水捕鱼,能将骏马与明驼照顾得无微不至,让武士一个个点头称证,可是,说到伺候千金公主这一档事时,那就是处处不对劲了。 这一天,耿毅又在马厩打扫,耶律檀心带著几名女侍端著画具与矮几打他眼前经过。 他见她难得正眼朝自己看过来,于是礼貌地对她欠了一个身,怎知,她撇过睑去,仿佛在说:“我哪个眼角瞅上你了?” 说实话,他并不生气,因为他也觉得自己早该有这样的体认才是。 上回他才听豪叔聊起过,耶律檀心极有可能许给皇帝当儿媳妇,只因为皇帝的儿子与义子一大票,难摆平。 所以这档事暂时搁下了,但肯定不会超过两年,她十五岁及笄时,便会有一个结论。 想懂了这事以后,他继续整理马厩,完全不知道自己早已成了耶律檀心作画的题材,而且被她暗中观察了将近半个月之久。 * * * * * * * * “耿毅!耿毅!你要去哪里?”戚总管远远地追著耿毅嚷。 “去拜我娘!”然后到山谷小茅庐练箫去。后面的这一句话耿毅忍在嘴里,刻意不对戚总管说清楚。 “就一天不去,成吗?” “成是成,可是…” “没得可是。”戚总管老实跟他说穿了“赞华先生要见你,还特别将你叔叔从大内请回寺里来,吃一顿酒饭。” “为了什么名目啊?” “你去了就知道,”戚总管将一叠衣物递给耿毅“先将这套衣服换上。” 耿毅将衣服摊了开来,一脸困惑“这是契丹胡服,你怎么拿这衣服给我穿呢!” “你叫它胡服,我管它叫国服!这样的一件国服是皇族惕隐贵公子才配穿的,可不是随便给人搭的,劝你这小子可别敬酒不吃。” 耿毅没行动,想是不在意吃罚酒了。 戚总管一急,动手扒了耿毅的衣服,非要少年郎套上契丹胡服不可,还慎重其事地将几件能展现男儿雄武精神的配饰往耿毅身上系。 大功告成后,他以一种激赏的眼光盯著耿毅,频频点头赞许“还真应了佛要金装、人要衣装这句话,你这小子有了雪貂鹿皮这档华服加身后,还真有一副王侯骄儿模样哩!” 耿毅见戚总管一副喜冲冲的模样,忍不住叹了“我家的老总管嚼著南婆嬷嬷捆绑的端阳粽子时,可没戚总管您这么会说话。” 大热天里,穿上了这一套“暖被”还真如熟粽一样。 戚总管不懂耿毅的意思,一个劲地赞扬道:“小子,你这样穿,极好!既体面又称头。” 耿毅可没有戚总管这般陶醉在这套契丹华服里,他快人快语地说:“戚总管刚才不是说赞华先生要见我吗?可不可以请您带路?” “这头请。” 耿毅随著戚总管踏入大寺内,经过前殿,踏过回廊,来到宽敞的“迎宾室” 这个“迎宾室”与汉风十足的藏书楼与写字阁回然不同。 * * * * * * * * 室内充塞著浓烈的胡风,窗帷与墙面上绘著塞外胡地的春、夏、秋、冬四时行猎图,足下铺著来自西域的上好毡毯,毯上摆了几张宽长的上好桌几,几上置有烧鹅、烤羊、胪鱼烩、牛杂褒锅等填胃饱肠的下酒菜,与洛阳地方汤汤水水的流水席大异其趣,吃得围坐几前的数十位将士们好不痛快! 耿毅瞧他们饮酒作乐,连枚箸都省略,匕首一掏,削rou直取,更有那么几位契丹勇士抱怨酒杯太娘家子气,酒坛往肩一扛,坛口对著嘴,咕噜咕噜地往肠肚里倒;那不拘小节的酣畅模样,可真是豪爽极了。 戚总管轻咳一声,对著满室热络的人道:“禀王爷,小的照您的意思,将武定军节度使耿将军?公之爱子耿毅请来了。” 众人闻言稍静下来,十几道目光全往耿毅这头直射过来。 耿毅无言地站在入口处,接受在座武士的打量,同时将他们巡过一遍,最后落在叔叔耿豪与耶律倍所坐的角落。 耿豪见他一身胡服扮相,眼里闪过几丝讶异与不解。 耿毅不怪他,因为连他自己也如丈二金刚般,摸不著头绪。 精神焕发的耶律倍满脸笑容地对耿毅唤道:“小兄弟,我听将军们提过,你把我们的爱驹与宝驼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与将军们都很放心。” 耿毅不卑不亢地回道:“这是我份内该作的事,承蒙赞华先生厚爱。” “什么『赞华先生』?”在座的一位武士嗤之以鼻地道:“那是外面人喊法。我说在这宝宁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