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1/5页)
第 五 章 心念至此,星目倏然一亮,他突然想起黄衫中年人在下坠的一瞬间,嘶声大喊的三个字——‘上天台’。 ‘上天台’的这个天台是山名?是县名?还是古迹名胜?还是一种极为机密的影射和涵意?还是‘换心秀士’的家乡住处? 一想到‘换心秀士’,顿时联想到‘拚命三郎’,以前黄衫中年人只有一个切齿仇人,如今又多了一个较‘换心秀士’尤为恶毒的仇人。 他知道黄衫中年人称‘拚命三郎’是救命大恩人,但是怎样的救法,和救命的经过,他却不知道,因为黄衫中年人从没说过,他根本就莫宰羊啦! 如今,黄衫中年人又死在‘拚命三郎’的手里,对以前的救命,显然是另有别的阴谋,至于将黄衫中年人丢进崖下后,又将屋内的书几蒲团等物翻了一遍,显然是在找一件极为珍贵的东东呢! 但是,那是一件什么东东呢? 为何在救黄衫中年人之初不找,而事隔多年又来强索呢? 还有那位紫衣少女是谁,是否仅她一人住在那间石屋内?为何和黄衫中年人只有一墙之隔,看来双方似乎仇深似海,却又相安的住下来? 小虎倚树联想,越想问题越多,譬如‘风神帮’的常堂主,怎会和崆峒派的‘松云’老道在一起争东东? 同时在找紫衣少女,而‘拚命三郎’为何又在同一时间去找黄衫中年人? 一连串的问题,将一个原本聪明过人的小虎,只急的咬紧朱唇,汗水直流,越想越糊涂,不由焦躁的倏然跃起,直向山麓官过上驰去。 因为,这八九个月来,已使他变得心浮气躁,个性暴躁,再也没有在堡中父母卵翼下的那份镇定修养功夫,跟以前完全莫同款啦! 这时,他不愿去想那些一个接一个的迷离问题,但是,他发誓要揭开这一串的谜底,现在,他只有一个目的,找到‘老龙潭’,然后再‘上天台’。 因为,他认定只要找到‘拚命三郎’不怕问不出黄衫中年人是谁,也不怕问不出那贼为何救命于前,又害命于后,根本就是俗仔,莫名其妙嘛! 还有紫衣少女的身世,与黄衫中年人的仇恨,以及‘风神帮’和崆峒派何以同时找紫衣少女夺取‘金刚降魔宝箓’。 心念间,不觉已达山下,由于天刚黎明,官道上尚寂静无人,小虎身形不停,沿着官道,继续向东飞驰。 朝霞出现的同时,已到了一座小村前,恰有几位农夫,肩着农具走出村来。 小虎趁农夫等人尚未注意之际,却已改变大步前进。 到达近前,小虎不便开口就问身后的山名,是以拱手含笑,婉转的问:“哇cao!请问前面是什么村镇?” 几个农夫早已发现小虎穿得光鲜,气宇不凡,虽然是一个弱冠少年,但气势中却有一种慑人威严。 于是,几个农夫,同时含笑停身,由其中较年长的一人,和声回答说:“小村叫张家屯,住的大都是我们张家的人!” 小虎点了点头,又举手指着身后十数里外的绵延山势,问:“哇cao!这是啥米山呀?” 几个农夫被问的一楞,觉得这位少年问得离奇,其中一人不由失声笑着说:“那就是着名的梵净山嘛!” 小虎听得心头一震,俊面微变,不由脱口惊呼说:“哇cao!梵净山,这怎么可能呢?” 惊呼完毕,又蹙眉沉吟自语:“难怪身处冰天雪地,一觉醒来,却已大地春回,原来已离开了数千里,师父这份耐性,毅力,实在惊人,实在令人可佩…” 自语未毕,突然发觉几个农夫已经离去! 心中一惊,急忙抬头,发现几个农夫,正神色惊异的频频回头,急步前进,迳向田中走去。 于是一定心神,脱口急声问:“哇cao!请问此地可有个老龙潭?” 几个农夫,神色惊疑,脚步不停,纷纷摇头。 小虎一见,一脸矬矬,不由焦急的大声问道:“哇cao!由此地向东是什么所在?” 几个农夫眨了眨眼,不自觉的齐声说:“是湘西…” 西字出口,纷纷拔腿狂奔,好似碰到了‘哮仔’(神经病)! 小虎看得又好气又好笑,仔细想想,一个途中旅人,问前面的小镇还情有可原,问身后的山,就有些欠当。 因为梵净山不但是黔境第高峰,而且是以佛寺众多,风景绮丽著名于世的名山,要问应该早在前面问过了。 如果说在山中住了八九个月,仍不知道山名,当是天大的笑话。 尤其,蹙眉沉吟,自言自语:“身处冰天雪地,一觉醒来已是大地春回”如果不是死而复活,就是‘秀斗’啦! 试问,让几个见闻浅鲜,头脑简单的村夫,在一大早碰上了这种事,怎不惊得拔腿飞奔?没有哭爸哭母就很不错啦! 心念至此,也不自觉的哑然笑了。 由于没有问出老龙潭在何处,他仍决心继续向东。 中午时分,已到了一座繁华大镇,小虎一夜奔腾,早餐也未曾进,早已饥肠辘辘,但是一想到吃饭付钱,才发觉身上分文不名。 仰首看看两街酒楼,锅勺叮当,酒香外溢,看看左右客栈,店伙满面堆笑,哈腰向他招呼,即使檐下的小食摊上,也坐满了吃饭叫菜的客人。 小虎不看尤可,看过之后,更觉饥火难奈。 想想自己的出身,威震塞上,赫赫有名的少谷主,呼婢喝仆的大少爷,幼承父训,清白作人,岂能白吃白喝?太逊了嘛! 念及身世,不由想起杀父毁家蝙蝠门,想到此番匆匆下山,更是恨透了暗算师父的‘拚命三郎’。 由于激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