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错误 (第2/3页)
家讲的是南唐后主李煜,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吧!”李老师直接进入正题,不脱泥带水是李老师讲课的最大优点,偶尔的搞笑也是他最大的风格。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这里重点讲一下,李煜的眼是双瞳。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李煜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rou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外,恰值李煜四十二岁,宋太祖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牵机下毒将其害死,追封其这吴王,葬于洛阳邙山。南唐后主李煜虽然在治国安邦上没什么韬略,但是在诗词歌赋方面却有着出众的才华。他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耳恭听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成为苏幸所谓的‘谊放’派打下了伏笔,堪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了。”李老师在长篇大论后稍作休憩,喝了一口放在讲座台上的茉莉花茶后继续说道:“大家都知道李煜对小周后的宠爱吧!”刚一提出问题,就见众人齐刷刷地点头,看来为了这一课,大家是把工夫作足了的。 “嗯,所以那首著名的偷情诗委婉点就是情诗,创作于两人私会时。小周后当时因为金缕鞋发出的声音,怕引起别人的洋意,干脆把它脱了下来,划袜而行。那李煜当时看到就心生爱怜,而且正好有一队士兵经过。私会嘛,被人发现多不好,李煜趁此机会将小周后拥入怀中。以上说明,李煜也算好色,但其实他也对其妃子们怜爱得很,所以我们后人也很赞扬他的这一精神。” 刚一听完李老师的详解,我差点没吐血。好色,我的煜好色?他对任何女人都很好,当然对小周后是很爱,不过也不能说色吧!罢了,我给这位权威一点面子,不当面揭他的短。 “当然,我们的‘南面王’最令人关注的还是其作。想必大家对其词作十分熟悉,我也趁此机会好好提问。当然念其词后要解其意。”李老师才一说完,偌大的教室就开始嗡奉劝作响。我想大家害怕的应该是解释吧!面对李老师以及众人无形的压力网,难以言喻的紧张吧! “尹玥,你来!“两分钟后,我很不幸的被老李点名。为、为什么是我?虽然我不排斥,但也不希望上讲台去呀! 一步一步地走和讲台,我感觉自己似乎越变越矮了,万恶的无形压力呀! 抬起头看着前面黑压压的一片,我顿时心生紧张。这可跟在台下不同,在台下我可以无视后面的诸位,现在这状况,想无视都不行了。 扫了一遍台下,我眼尖地看见后门处站着一个熟悉的人影,再仔细一看,天哪!金杰一,也就是安诺言哥哥,他来看我出糗的吗?不过也好,这亲他对我另生的情感也会因为这些而化无吧!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姿意怜。’此乃李炎老师提过的所谓情诗。”顿了顿,我看向旁边的李老师后又转过头看着台下脸色各异的同学们。有什么,我就公然挑战争老李。 “正如李炎老师说过,李煜和小周后夜晚私会,怕被人发现,于是小周后手提金缕鞋。她为见李煜一面,偷瞒其姐娥皇出来与李煜相见,令李煜十分爱怜。虽然李煜对女人都十分的好,却也攀不上色。”说到色,我又停下来朝老李瞪了好几眼,现在我就要为我的煜平冤昭雪。“而且身为帝王,即使是位落魄的帝王,没个佳期丽三千也是不可的。况且排除帝王身份后,他还是位好男人,再说那些妃子们基本都愿意相伴在李煜身边,因为他的不残暴,因为他的风雅,因为他对女人的怜惜。所以她们都愿意留守在他身边。”我稍适休息了下,仔细观察着台下同学们的尝,看来他们更喜欢的说法。 “身为帝王,他也有可悲的命运,撑起一个自己从来不想支撑却非得支撑的王朝,这就是他的命。如若他并非生于帝王家,或许会安享一世。但我们也感谢他生于帝王家,正因为如此,才有这一首首的绝唱,正国为这样,我们将更崇爱这位王者诗人,他将是我们后人最不舍放弃之人,最不愿忘记之人!”说完最后一句,雷鸣的掌声也让我有了种解脫的感觉。其实他们都不知道,我的心里已经在哭泣了,为这位我爱的人哭,如果他还活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