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债2_第十一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节 (第4/9页)

有声道。

    天华看他的模样,中年人,一脸的精明相,穿戴一身潇洒飘逸的丝绸衣衫,是专来收购玉石的商人无疑。

    “十万?”人堆里响起一个狐疑的嗓门“两半都是戒面料,少说值个三四十万。”

    中年人毫不示弱地脸一沉说:“有种的,你抬价啊。”

    麻三像是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瞅了碧玉美人一眼,碧玉美人朝他一颔首,麻三放开嗓子喊起来:“十万,这位客人叫出了十万。真正的好玉啊,还有人…”

    “十一万!”麻三的声音未落,后头有人扬了一下手。

    “十二。”另一个声音报得更简捷,连万“字”都懒得说。

    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里此起彼伏地报开了价:

    “十二万一千。”

    “十二万二。”

    “十二万三。”

    …

    “不要啰嗦了!”最先报出十万价的中年人用不耐烦的声气道“十五万!还有人要吗?”

    刚刚活跃起来的人堆里,一下子又安寂下来。人群再次蠕动了一下,没有人往上喊价。

    “就是他了!”又是碧玉美人当机立断的声音“这位先生,你先把五千现金,给了麦有良。余下的十四万五,就麻烦你给我开一张支票…”

    中年男人打断她的话说:“只要支票吗?我也可以过现哩。”

    “道谢了。我不忙着要钱,就只要支票。你把兑现的日期开得长一点,送进我的幺铺子。”碧玉美人似乎对一切都早有考虑,她客气地吩咐道“麻三,你送神送进庙,就麻烦你把这两块玉石,抬到我米线铺去。今天的午饭,麻三,还有你玉石师傅,都请在我的幺铺子吃。”

    “要得嘛!”麻三用唱山歌般的声气欢快地大笑道“哈哈哈哈,这才像一台戏呢。”

    付钱的付钱,抬玉石的抬玉石,围观看热闹的人们,意犹未尽地在三三两两议论着散开去。

    惟有局外人天华,情绪上经历了一番大起大落,仍泥塑木雕般站着,竟忘了自己还没吃早饭,忘了肚皮饿。

    毫没来由地落雨了。

    天华万没想到的是,他刚安定下来的心,随着大雨落下来,又陷入了他摆脱没多久的恐惧之中。

    这是缅甸密支那地方春末夏初的时节说下就下的暴雨,下得声音“劈哩啪啦”响,下得坡上的绿叶阵阵颤抖,下得沟渠里的水淌得急起来,下得整个玉石峡谷潮粘粘的难受,下得简直叫人心烦意乱。

    玉石开采场想赶在雨季到来之前离去的汉子们都唉声叹气地喊起来,狗日的,这雨一落下来,我们就走不脱了。唉,那要拖我们多久啊!

    天华晓得,他们喊出的是真心话,从去年的秋末冬初跑进密支那省的玉石开采场,这些汉子们哪个不抱着想发大财的欲望。在玉矿,在玉石峡谷“一刀倾家荡产”的事情干不得“一刀瞬间暴富”的好事,说不定轮到他了呢。

    这年头,虽说玉石越来越难开采,越来越难挖着,珍贵的翡翠玉越来越难以得到。但是,真像前不久一块玉石卖出十五万元的价格那样,四五个月干下来,这些汉子们除了微薄的工钱,多多少少得到了几块好石头。凭着这几块好石头,雇上几匹滇产川马,走十多天的山路,运到中国边境上的昔马,再转卖到怒江右岸的腾冲百宝街上,翻上几倍的价钱,发一点财,那是没啥子问题的。

    而现在雨一落,就宣告了雨季出乎意料地提前到来,这些做梦都在想着发财的汉子们走不脱了。

    自小在西双版纳长大的天华晓得,雨季从四月末梢开始,要延续漫长的半年时间,一直熬到十月间,才会结束。那不是要让这些渴望发财的汉子们,整整地等待难以打发的半年时间吗?

    再说了,在玉石开采场,哪个不晓得,玉石就是钱呢。哪怕这些玉石只不过是坯料,一旦运出去,就是大沓大沓的票子啊。晓得你藏有这类玉石坯料的,等于晓得你怀揣着黄金,明里暗中都有人盯着你哪。你守得住吗?

    天华倒巴不得这场雨早早地落下来。前不久他惊恐万状地从上海逃回西双版纳,听阿爸说街子上的警察正等着他的到来,已经问及多次了,他就害怕得无心在阿爸的曼冗寨子待下去。提心吊胆地躲进附近的密林中熬了几天,终究不是一件长远事情,就听从了阿爸的劝,跟着阿爸托付的朋友康朗桑,一趟跑进了荒无人烟的密支那深山老林之中。

    哦,那真是一段难忘的旅程。

    天华是趁着旱季的晴朗天,空甩着双手,仅仅背着一点儿换洗衣衫走进来的。一路之上,绿色越来越浓翠,林子越来越密,山峦迭着山峦。垮塌下来挡路的巨石,一块比一块大。而弯弯拐拐的山路越走越崎岖难行,羊肠小道的那种陡峭险峻,漫长路途,直让他觉得遥远得不见尽头,这一回,他算是吃尽了苦头。不过,始终悬吊吊提着的心,随着他走出中国的版图,算是踏实下来了。

    雨一落下来,天华就认定,采玉汉子们是回不去了。想想嘛,一进雨季,那些艰险的山路上泥泞遍地,一脚踩下去,不晓得是深是浅。不少的路已经被大水淹没了,连牲畜都踩不下脚去。即使是那些看得清的路面,也都像是擦上了油,溜滑溜滑,莫说走,就连蹲下身子爬,都要爬得在地上打几个滚啊。

    天华本就是来避风头的,采玉汉子们走不脱,正好给他做伴。要不,他正发愁呢,他们都走光了,他一个中国内地跑过来的人留着不走,势必引起人怀疑。到这地方来的人,哪个不是为玉石、为发财而来的呢。他要跟着采玉汉子们回去呢,才过去了没多久,万一曼冗的警察仍张网以待地盯着他,他又到哪里去躲呢?现在好了,雨季提前来了。不说其他了,玉石开采场周围,空气当中的粉尘,就比旱季时少了许多,呼吸都畅快好多。

    前不多久,到达玉石峡谷以后,天华就看出来了,阿爸托付的这个朋友康朗桑叔叔,在当地是个有点身份的人物。进入玉石开采场,置身于一帮粗野的汉子们中间,从上海过来的天华活脱是个文秀之人。缅甸老板用他浓眉下那双大大的眼睛犀利地打量了他一阵,见他有点文化,又是康朗桑带来的,什么也不向他打听,每天只是要他负责过个磅,记个账,留心一点玉石工们的开采信息。一旦炸出了玉窝子,找着了上好的玉石料,通一个信息,以便让老板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