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罪案_第三章案发在亚洲第一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案发在亚洲第一炉 (第4/6页)

从正的反的方面做工作,打消他们的顾虑。

    王杰武拍着胸脯说,你们凡是知道与案子有关的,哪怕是一丁点儿的事,不要怕与自己有责任,咱们都是人不是神,一辈子中不可能没有失误、甚至犯错误的事儿,再说…我王杰武以我的人格担保。

    下班时间,王杰武又找到他们家,和他们拉家常,侃大山。大处,说到国际话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小处,说到娶媳妇,生娃娃,柴米油盐。

    王杰武从小在农村长大,受过苦,善解人意,挺会做群众工作。果然,电工班的人脸上露出笑容,主动反映情况。

    定时器领回,当时存放保险柜。从放进保险柜推算,一天一天前推。比如说,那天你见了没有?见了,怎么见的,具体何时见的,都还有谁看见过。

    电工组的钥匙是班长掌管,每天取放工具,都由他开门关门。他说,他平时基本上是人不离钥匙,钥匙不离人,当然也有本组的人拿钥匙开过门。

    一天天向前推算,一天天向前回忆。电工班的人顾虑没了,模糊的记忆被打开。

    一电工找到王杰武拍着脑门儿说,想起来了,8月28号下午6点下班前,我和班长要钥匙开门,放脉冲控制仪时还见过重锤料位定时器,当时,我还用塑料薄膜盖了盖。

    “记清了?”

    “记清了。”那电工很肯定。

    案情有了新进展。专案组经认真从中推断,案发在8月28日下午6时至30日8点之间,很可能在29日这天。

    作案者是谁?是内盗还是外盗?是一人还是两人?这,都需细筛。

    4.找穿大头鞋的人

    侦破会上,市局技术科副科长蒲仲甫说:“从脚印看作案人穿的是劳保大头鞋,内部职工作案的可能性较大。试想,现在正值大热天,就是外面要饭的也不会穿这种鞋。”

    王杰武说:“从周围的环境看,电工房设在镍熔炼2楼,工人下班后,值班员关闭一楼大门,一般人不易进入,况且,周围窗子玻璃完好无损。由此推断,作案人很可能是利用上班时间作案。从作案情况看,犯罪嫌疑人盗走电缆线100米和方尺,以及电锤锤头,有可能是内部青年工所为。两人作案的可能性较大。从盗走的重锤料位定时器看,这东西体积小作用大,懂得其用途的只有几个人,只要不是出于政治目的是不会作案的。由此看来,案件是外行人干的。

    副局长和金川公司公安处杨惠国处长,静静听着他们的分析发言,表示赞同。

    侦破工作来不得丁点马虎。专案组把凡是知道定时器的人挨个儿了解调查。他们都是业务骨干,不可能干这事儿。

    王杰武说,你们仔细想想,丢失的方尺、电锤锤头等物件有什么特殊记号。

    一位电工仔细回忆后说,他使用的方尺上有处电焊光打过的痕迹。

    另一名说,他的电锤锤头木柄上有点儿劈痕。

    “你们能不能认识?”

    “没问题。”两位电工很有把握。这不起眼的小事儿,在以后的破案中起了重要作用。

    侦破工作从内到外同时展开。

    发动群众破案。王杰武大会小会讲重锤料位定时器的重大用处,不厌其烦,口干舌燥。会上,他说“如果说谁拿了定时器,可以当面交给我们,也可背地里放回原处。我代表组织保证不追究他的责任,我说话算数…”

    他说得很诚恳,也很打动人。

    工人们情绪很高涨,谁也没有怨言和怪话。

    侦破工作以施工现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按单位划分出物料、机械、电仪、收尘、安装五大组。

    两千多名职工的名单被排列出来。为了鉴定工具箱上留下的脚印,挨个儿提取足迹,反复对照。

    宣传动员大会,小型座谈会,发动积极分子,登门拜访,运用技术手段…以丢失的有特征的方尺、电锤头为线索。

    专案组黑白连轴转,忙得焦头烂额。

    案发期间的施工现场相当复杂,一部分工序已经交工,一部分正在收尾。甲乙双方人员混杂,给侦破带来的难度,不言自明。

    头两天,专案组到职工食堂吃饭,不管是开饭时间还是没到开饭时间,随到随吃,师傅们很热情。

    案子破不了,定时器找不回,他们心里难过。伙房师傅们越是热情,他们越觉得不好意思。

    王杰武说,我们干脆把饭打回办公室吃。

    外围调查,继续以劳保鞋为突破口。他们了解到,不仅金川公司的职工发了那种样式的劳保鞋,八冶的有关职工、连同在闪速炉干活的民工也有一双。

    上千名民工,有的是从附近农村雇的,有的是外地打工的,一部分已经干完回去了。要想找到他们,工作量可想而知。

    王杰武说,找,一个也不落,就是把咱们这一百多斤扔到这儿也得找。

    专案组没早没晚地向城周围村子跑,向外地民工租住的市区内的房子跑,挨家了解,挨个儿问。觉悟高的热情配合,差点的翻翻眼珠说,案子与我们有啥关系,我们只知道干活挣钱。

    有些话能把你气个够呛,让你哭笑不得。还得赔起笑脸,压住火气,耐住性子解释。

    5.王杰武说,咱们吼两嗓吧

    9月11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傍晚,外围调查的人都回来后,王杰武说,你们都回家过“十五”吧,这里我留下。

    他们的家都在市区,最远的不过3华里。家里不是上有老就是下有小,谁不想回家呢?可谁也没说回,谁也没打算回。

    他们都知道,王科长的爱人住院,要回应该他回。

    王杰武能回吗?每每办起案子,他从来都是不顾家的人。

    儿子3岁那年。那次,他破完一起大案回到家。晚上睡觉时,他想搂着儿子跟他一块儿睡。他很喜欢儿子、疼爱儿子。平常由于工作忙,没有多尽些父爱,儿子和他很生分。这当儿,儿子说啥也不让他搂。王杰武千哄万哄,儿子怎么也不肯和他睡。好像王杰武是外人、生人。王杰武气得朝儿子屁股蛋拍了两掌。儿子哇哇大哭。

    王杰武的爱人心疼了。她恼怒丈夫不分青红皂白打儿子。她边哄孩子边落泪说,你想想为啥儿子不愿和你睡?平时,孩子两头见不着你。你经常不着家,就是回家,把家也当成了旅店。早上,孩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