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擒贼先擒王 (第2/5页)
开车在市区的大街小巷缓行。 张掖,又名甘州,是丝绸之路进入河西走廊的要驿重镇,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11年,霍去病大破匈奴而胜。为巩固丝路畅通,汉武帝置张掖、敦煌二郡。 此时的张掖古城,沐浴着秋日金色的阳光,显得更加妩媚动人。 城南门,甘泉圆池边的杨柳,尽管是晚秋季节,但仍泛出青翠。 城内西南角金碧辉煌的大佛寺,殿顶青筒瓦覆盖,古朴神秘。 城南九层高的木塔寺,巍峨壮观。 市区,新楼林立,一幅动人的图画。 车内,王兆福、冯海和杜国栋、罗永虎等人押着A,在悄悄熟悉B的住处以及周围的地理环境,以便选取最佳进攻方式。 他们无心欣赏这风光如画的古城新姿,在急于做好擒拿B的一切准备。 晚饭后,落日余辉给甘州宾馆洒下点点金光。侦查员押A来到王兆福、冯海的房间。 冯海按A提供的B的传呼机号拨了传呼。几分钟后,室内电话响起。 王兆福严厉的耳光示意A接电话。 A定定神拿起话筒:“喂,老哥吗?我是×××。” “你在哪里?” “我在金昌。现在货(指海洛因)快得很,价钱也好,我手头没东西了,给我准备点货。” 短暂的沉默后,电话里传出:“好…我马上准备,啥时来取?” “我连夜赶过去,现在价钱好,何况,我一天也离不开这东西。” 子夜。正是从金昌至张掖的班车到达张掖的时间。侦查员们押着A,驱车消失在茫茫夜色里。 王兆福,这位曾任治安队长、派出所所长的市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是个西北大汉,十几年的公安生活,炼就了他一副慓悍强壮的身体。他是个办事精细的人,一切都在他的严密计划中。 侦查员李剑、祁世军悄悄埋伏于B住所的后窗。杜国栋、李新华死死卡住胡同的出口。王兆福、冯海、罗永虎从正面突击。 高高的院墙,漆黑阴森的门。这座远离繁华街道的小院,此时,前后左右的邻居已进入梦乡,偶尔传出几声婴儿的啼哭。 远处,汽车唰唰的声响,由远及近,划破寂静的夜空。 “脚步轻点!”罗永虎向A发出警告。 面对黑糊糊的高墙,王兆福发出指令:“上!”说着猛地蹲在墙下。冯海两脚迅速踩到王兆福的肩上。王兆福身子一挺,冯海嗖地攀上墙头。 “谁?”屋里的B听到响声。 罗永虎立即捅捅A。 A:“是我!” “噢,老弟来了。等我穿上衣服给你开门。” 冯海以最快的速度顺墙滑下,打开大门。刑警们快速冲到门前,几脚踹开屋门。 床上。B还未爬起。王兆福他们就以泰山压顶之势扑过去。 B还未来得及反抗,几只乌黑的枪口已顶住他的脑袋。 B大惊:“你…你们…” “不许动!”刑警们炸雷般的声音。 “你们凭啥…” 冯海冷笑道:“别再演戏了。”遂命他穿好衣服。 这当儿,守候在门外的4名侦查员也冲进屋。依法搜查的结果,两枚金戒指,三条金项链,以及用来包裹海洛因的塑料袋和一杆称海洛因的小秤。 甘州宾馆房间,刑警们连夜对B进行突击审查。 晨曦中,大佛寺古刹的钟声悠悠响起。早起晨练的人们已陆续出现在街头。 刑警们用凉水冲冲头,清清脑子,发动车辆,即刻踏上返金的路途。 初战告捷。市公安局局长王禄维大喜,即研究部署更大行动。成立了以刑警支队政委郑银生为“10·19”专案组组长,王兆福、冯海为副组长的特别行动小组。决定第二次赴张掖,再次智擒毒魔。 3.大老板和他的保镖 10月18日下午5时。郑政委带“10·19”特别行动小组登车出发。前往的还有侦查员陆生文、罗永虎、杜国栋、李玉俊、李剑等。 傍晚。张掖甘州宾馆一楼大厅走进三位客人。为首的大老板西装革履,中等个儿,微胖的身材,白皙的面孔。鼻梁上架一金边眼镜,头戴古铜色呢礼帽,左手提大哥大,一派大款和绅士风度。 大老板在沙发上坐定,掏出包“三五”牌香烟,弹出一支,叼到嘴上。 身边的保镖麻利地“咔嚓”打着火机。大老板吐出一串烟圈,架起二郎腿,眼傲慢地扫了下四周对保镖和司机说:“住六楼,房间要好。” 保镖二十七八岁年纪,身材高大魁梧,油黑的脸庞,淡淡的络腮胡,两只鹰隼般的利眼。他,上着棕色皮夹克,下穿蓝黑色板裤,走起路来潇洒刚劲。 司机三十来岁,精干洒脱,沉稳老练,戴一副墨镜,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办完住房手续。三人大摇大摆住进608屋内。 晚饭后,住进二楼的王兆福等6人来到大老板房间。 王兆福一推门,即为化装成新疆吐哈油田专做液化气生意的王老板郑银生、装扮司机的刑一大队副大队长冯海、装扮王老板贴身的保镖的罗永虎叫绝。 三人配合得体,天衣无缝。一切按原计划进行。王兆福负责外围和接应,郑政委三人直接打入毒贩子内部。 当天晚上,他们就展开工作。情报得知,明天上午10时,有外地毒贩携100多克毒品海洛因来此地出售。 专案组迅速制定了行动方案。是夜,郑银生,这位35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