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长着络腮胡子的外国人 (第7/11页)
“我们一定要搞它几只。”老板握握拳。 “这。上哪儿去搞?”互里塞得的情绪低落。 “能,我们能搞到它。”老板胸有成竹。 互里塞得怀疑地摇头。 “眼下,中国改革开放,我们可以用经商的名义,去中国捕获猎隼,这是我们难得的机遇。猎隼,它应该属于勇敢的你和我…”老板滔滔不绝,眉飞色舞。 互里塞得睁大了眼。 “我考虑再三,你可以到中国去,因为你熟悉草原,你就是草原上的鹰。”老板郑重地说。 “我…”互里塞得满脸疑云。 “他…他可不行。”妻子惊叫道。 “我亲爱的互里塞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大老板拿出中国地图铺开:“这,这是中国的大西北,这是河西走廊,这是甘肃金昌的草原,我打算派两位最精明的小伙子和你同去,你们在那里可以大显身手,我可以先给你们付1万美金,作为去中国的经费,你们两口商量商量,我明天听信儿”说完大老板告辞。 送走大老板,互里塞得和妻子商量到半夜。一万美金这是多么诱人的数字。 互里塞得跃跃欲试了。 第二天,大老板来了。他拍着他的肩:“你是我们的英雄,我祝贺你。” 第三天,牧主大老板领来33岁的做缝纫生意的拉克若拉汗,31岁做皮货生意的马斯特阿利。他们都梦想自己成为百万大亨,个个信心十足,狂妄至极。 尔后,他们在大老板的指导下,缝制了鹰衣,赶做了捕隼工具,娴熟地cao练了捕隼的方法。经短时间的培训,互里塞得还掌握了极简单的中国汉语的生活用语。 他们办妥了商务护照,收拾好行装,携带捕隼工具。在一个蒙蒙的天气里,告别家人,从陆路经我国的红其拉甫边境口岸进入新疆,很快与国内不法分子接上头,乘火车到达甘肃张掖,买好用以诱捕猎隼的幼鸽,进入金昌草原。 羊圈里。互里塞得尽管疲乏的骨头像散架,仍激动得合不上眼。进入中国境内数天来,几乎每天都是在恐怖中度过。想想即将到手的猎隼和大把大把的美元,他失眠了。 7.稀疏的村落 到处留下他们的遗迹牧民的村落里,公安局的同志们挨家挨户调查,直到很晚才在人家的大炕上躺下。 “老王你还没睡着?”王有祥的声音。 “你也是呀!”王明芳打着哈欠。 俩人索性披衣下床,踱到门外。 一弯月牙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泻在草原上,更增添了晚秋的凉意。 他俩边走边吸烟,分析判断了种种可能,又谈到语言问题。抓到他们首先是语言不通。 王明芳说:“我要下去10岁年龄,非学一门到两门外语。” “是呀!啥叫适应新时期的公安工作,这就是一项顶重要的事儿。”王有祥很感慨。 “看来,人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啊!”王明芳说。 “老王,明天豁上咱这老胳膊老腿也得把他们抓住”王有祥手指捏得嘎巴响。这位魁梧结实的西北大汉,曾担任过金川公安分局的副政委,几十年的公安工作,性格很有些像戈壁滩的沙枣树,倔强峥嵘,无论干啥,都有股硬劲儿。 第二天,天色未亮,牧民家的女人便起了床,点起干燥的牛羊粪烧煮奶茶。村子上空,飘起一股股儿奶茶味儿。牧羊人喝着甜中带酸的奶茶吃着香粑,开始了一天的生活。他们背起用羊皮缝制的水壶,带上炒面…村里这头和那头响起了牛羊的叫声,鞭花在晨风里啪啪响。 王有祥他们告别主人,发动吉普车,又踏上了艰难的草原追踪征途。 草原上的雾气在旭日中越来越快地往上升,阳光把它照成一片银白色,向远方飘去。吉普车发出的隆隆声,像是在藐视那层薄雾的不堪一击。 在草原上开车,只要方向对头,永远不会迷路。 王明芳开足马力。他们不放过任何调查了解的对象。稀稀落落的村落,白色的蒙古包…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天近中午,仍未有不法分子的下落,他们的心都有些沉重。 一只猎隼在天空中飞翔,渐渐又消失了。不知为啥,他们的耳边仿佛有一只只猎隼在向他们呼救,不法分子的狂笑好像时时钻进他们的耳膜。 他们沉默得没有了话。在他们眼里,草原就是一望无际的厮杀战场。吉普车就是隆隆向前挺进的坦克。 王明芳一只手握住方向盘,一只手从王有祥的手上抓过他正燃吸的烟塞进嘴里。少顷,自圆其说道:“反正在草原上开车抽烟,不违反交规。” 话一落,大家立刻为他的自我谅解笑出声。 下午两点多。一匹红色的骏马流星般飞进村,惊起一群鸟雀。 村委会门口,跳下牧羊人。他把马拴上桩,气喘吁吁跨进办公室,风风火火地对村干部说:“大叔,有三个大胡子的外国人在花草滩。” 村干部霍地站起:“你看清了?” “他们和我在羊圈住了两个晚上。”牧羊人胸脯起伏,头上冒汗。 “他们来草原干啥?公安的同志正调查呢,他们是不是抓黄剪子?” “昨天,我偷偷跟了他们一天,看样子就是。” “看清了?” “看清了。” “你的马我先骑骑。”村干部说着三两步奔出屋飞身上马,两腿一夹:“驾!”枣红马仰天嘶鸣,四蹄腾空,窜出老远。 蓝天下飘荡着流云,草原上枣红色骏马奔驰。远远望去像一团火在奔腾跳跃。马蹄声惊得野兔逃窜。绿坡上,探头探脑的旱獭吓得急忙把头缩进洞中。 村干部紧贴马背,两眼直视前方。巴不得一下子就找到王有祥他们。 前面的小河清澈湍急,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镜子般的光。村干部纵马跃过,显示出草原人高超的骑技。 绿草茵茵的小山包的顶点。枣红马打着响鼻,村干部挺立于高高的马背,目光所处,一蜗牛般的亮点绕山爬行。经验判断,那就是公安车。 村干部抹把汗水,随着“驾”一声吆喝,他猛拍马的屁股。枣红马灰灰长啸,向山下飞去。 蔚蓝的天空下,丰茂的草原上,马蹄急切地敲击着大地。 公安车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枣红马如流星赶月,所到之处,卷起一股疾风。 吉普车在急驰。 枣红马在狂奔。 这是草原的烈马与现代化交通工具的追逐较量,尽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