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镜星之惑 (第1/4页)
镜星之惑 (发表于《科幻世界》2003年10月号,封面故事) 镜301A是她的名字,她的号码,她在这个世界的身份标识。 有时,她偶尔会在照镜子的时候,恍惚地想起,这窗户一样映照出整个世界的物体同她的关系。 记得在很多年以前,她对一个朋友写道:我一直相信,在宇宙的某个地方,还有另一个地球,那个地球上也生活着另一个一模一样的镜。 后来她才知道那叫平行宇宙,而在知识的世界里摸爬滚打若干年后,她对于此类科幻概念嗤之以鼻。但不知为什么,在与镜中的自己目光相触的瞬间,她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另一个自己。 镜子里晃进一片阴影。镜301A回过头,对着阴沉着脸的丈夫缺213B。 “磨蹭什么。”缺说,他的胡子茬一夜间顶破了下颌和唇上的皮肤,青青的一片“一照镜子就没个完。”镜301A一转身忽悠了一下,绕过挡在通道中的缺,然后顺势了半圈,在门口站定,对着缺宣布:“上午我要去受太空署惑星考察二队的体质考核,听说如果合格,就直接留下培训半年,然后送我们去惑星考察。”缺眨巴眨巴眼睛,毫无表情地点点头。 “你没有话说?” 缺惊疑地张开嘴,好像对于“他应该有话说”的潜台词大感困惑。“你不是去工作吗?” 镜深感扫兴地一甩头:“再见。”她走出公寓,招了一辆空轨出租,向出租车的钥匙孔里喂了两块钱,这辆红色的合金小飞马一跃跳上了城市上空闪亮的空轨线,向太空署的所在地“梵都”飞奔而去。 人类成功登陆惑星是22世纪50年代最令人兴奋的话题。太空扩张的拥护者们力图让大众接受:惑星是我们在这广漠的宇宙中唯一的孪生姐妹。仿佛大海中两颗一模一样的珍珠,又像是恒河里两粒一模一样的沙子。纵使星汉迢迢,依然灵犀相通。于是这颗与地球年龄相当、身材相若、质素相似的姐妹星在那些太空贩子的口中成了整个人类的未来福地。对月球、火星恶劣活条件大为不满的殖民者们,也跃跃欲试地打算开始飞向惑星的新征程。 通往梵都的空轨途中打出一幅三十层高的气体图形广告。画面上是一片幽蓝的天空,充满生机的绿色山峦怀抱 着少女眼泪般清澈的湖泊。流动的霓虹色气体从湖心蒸腾而上,慢慢凝成两行竖排的大字:“惑星,无污染的新地球,人类的第二个家乡。” 空轨出租从那道霓虹中穿过的瞬间,镜301A忽然觉得自己的胸口跳了一下,仿佛那里和另一处地方由一根极细微的、看不见的线紧紧相连,而那一跳,就是缘于线索另一端的一次悸动。 “我…我想去。”她喃喃。然而能否成行却要看体检结果。本次在梵都接受体检的科学家有40名,而考察二队的名额仅5人,竞争相当激烈。 “镜301A。” “我是。” “地球古生物学博士,专长是研究生物进化历史中的异常突变。”工作人员的口音甜腻得可疑“您在初试中的成绩非常优秀,希望您能顺利通过体质考核。” “谢谢。” “请跟我来。”一身防护服、让人想起二战毒气室的工作人员带着镜301A走过重重的透视仪器和精心设计的测试房间。大约三分钟后,他们进入一座白色穹顶的大厅,厅里整齐地摆放着20具卵形太空舱,镜被指派到第15号。工作人员打开舱门,让镜平躺在白色云母石床上,无数或粗或细的电极自动接插在她身体的各个部位。舱门合上的时候,一个柔和的录音女声说:“我很高兴地通知您,您的多项身体指标已经合格。现在我们进行最后一项测试。请闭上双眼,放松身体,等待唤醒铃声。” 镜301A呼了口气,合上了眼帘,放松身体。舱内的空气中似乎添加了安神抚气的熏香。她的意识逐渐模糊,直 到听到当当的铃响,铃声一阵紧过一阵。 舱门自动弹开,一位穿着太空署制服的年轻军官走到她身边,笑容可掬:“恭喜你,镜301A,你已经合格了,请跟我来。” “合格。”镜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懵懂地爬起来,一脚深一脚浅地跟随军官走入另一层密室。太空总署惑星开发司的司长正在那里等待着,嘴角挑着意味深长的笑。 镜301A在司长桌前站定,这才发觉另外还有四人早已站在一边。他们多半就是这次考察的同伴了。 “恭喜诸位,你们是胜利者。这次太空署在相关科学领域发起的志愿报名活动中,共有700多名符合初选条件的科学家报名,通过初试删至40名,而完全符合身体要求的就是你们五位。我希望你们做好心理准备,明天,你们就将踏上征程,为人类的下一个家园完成拓荒者的使命。”司长说话时,食指间捏着一片鱼鳞般的亮片不住把玩。 “明天?不是还有半年的培训吗?”镜忍不住问。 “那是考察一队的程序。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队的经验,只需把这块小小晶片中的资料输入你们的大脑,然后进行3小时的适应cao作,一切准备就完成了。” “我…” “还有什么问题吗?”司长问。 “不,没有了…”镜垂下头,隐约觉得,这次出发快地让人喘不过气来。 惑星探测计划已进入第二阶段,也即:实地考察,寻找合适位置建立一定规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