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那夜真的好亡宋漫 (第2/2页)
宋代,走了一截倒退的历史。却似乎更合乎儒家礼数了。 只可惜程朱理学,那个朱,的母亲都还是一个小孩儿。(朱熹,1130年) 程家兄弟合起来也抵不过朱熹一句格物致知灭人欲存天理。 这就样,两个人似乎在女方家长面前完成了一次类似私定终身的约定。 但是只有两人自己明白,这只是乐琳识英雄却不愿英雄成为恶人的鞭策。 低位者,对高位者的鞭策。鞭的方天定无言以对,只能虚心接受。 青石板路,白墙乌瓦,花前月下,夜色撩人。 伊人识英雄,英雄是不是因该表示一下,难道要跳上腊梅树摘下一串花儿? 满街人都是棉袄甚至厚麻葛衣,唯有方天定一袭锦衣长袍,加之气度非凡的乐洪,数名衣着统一的家丁,很容易就引起了路人的注意。 虽然有一些人说了些什么,但是众人都不在意。 直到一个路人说了一句:“好一对璧人,郎才女貌!” 方天定冬日却是单衣,明显是武艺高强,女子鹅蛋脸轻眉明眸,手中拿着一盒针线,显然是女红高手。 这样两个人,又站得如此之近,岂不是一对璧人? 但是,两人毕竟不是璧人。方天定倒是无所谓,乐琳却面颊红透了。冷夜之中,呼吸明显变快了。吐兰芷气,加之淡沫脂粉,好不漂亮! 乐洪至今为止都没有下定决心要不要跟随方天定做官,怎么敢让女儿和他走太近,就算不顾及程家兄弟的礼数,也要估计一下到时候南国倾覆的连带罪名啊! 乐洪假意看了看天,回头拱手道:“太子,天色已晚,这草市也快散了,老朽身体不适,不能陪太子逛着夜市了,恐怕得回去了。” 方天定知道乐洪的意思,随即道:“老先生要好好休养身体,那才是我南国之福啊。” 乐洪也不客气,躬身道:“太子万安,老朽退去了。” 方天定摆了摆手,乐洪便吩咐手下一起走了。 不用说,方天定的目光一直放在离去的乐琳身上。乐琳也回眸一笑,摇了摇手中的针线盒。 方天定似乎想起了什么,才说道:“七尺两寸!” 那针线盒又摇了摇,似乎是说,知道了。 沈泽立身方天定之后,说道:“太子,那小娘子似乎对太子有意思啊?” 方天定不由愣了一下,回头摇了摇头道:“胡说,哪有称黄花大闺女做小娘子的。” 回过头来,看着离去的乐琳,方天定不由得想,我是方天定,不是高衙内。但是方天定也得有太子妃吧。 乐洪老先生似乎想阻止,只可惜看方天定与乐琳两人的表现,注定了阻止不了。 这就是传闻之中的一见钟情,亦或是传闻之中的私定终身? 当着一方家长面私定终身。哈哈。 第二天,沈泽甚至上报忙于政事的方腊亲自阅览乐洪的资料,顺便说起了昨晚的事。 方腊不得不由衷的感叹生了一个好儿子,随意的出去逛一圈就找了一个礼部尚书回来,顺便找了个儿媳妇儿? 不对,不是儿媳妇,而是太子妃。 现如今,方腊主导政事,军权全部交由方天定,朝中也无人反对,太子勇猛,智谋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加之圣公之子的身份,谁人能反对? 十二月初十。方天定再次见到了乐洪。 这一次,是方天定亲自到了乐府。 从时间上算,宋军就快要到江浙了,快点处理这礼部尚书的事情,方天定还有一件关乎南国未来的事情要去做。 午后,一直聊到天黑,不管方天定百般暗示,或是最后的明言,乐洪都一一挡了回去。最后,方天定只得拱手道:“乐公,等到天定办完公事,再来拜访。” 说着走出了客厅,走在前院,却听见身后有一名女子呼唤,转身一看。乐琳竟然真的拿着一件白袍走了出来,白袍布料普通,没有花纹金丝,却缝的很密,很用心。 乐琳说道:“衣服好了,七尺两寸,你敢穿吗?”一天时间就做好了一件白袍,先不说女工很好,就说这用心程度,能是只为了一个玩笑话而已? 方天定双手接过衣服,笑道:“恭之不傕,一定穿。” 接过了衣服,方天定却没有回送东西,送女子东西,那就真的是求爱了,方天定还不能这么冒失,只是两人对视之间都带着笑意。 乐琳转身而去,年轻女子就是有活力,似乎像是蹦蹦跳跳而去的。当然,那不过是小碎步而已。要是乐洪看到了,又会是一句,这成何体统。方天定却不一样,似乎也要随着乐琳蹦蹦跳跳而去一般。 欢喜的打紧? 方天定借着月光打量着这件白袍,又嗅了嗅白袍之上余绕的香气。随即抬头看了看那不算圆满的月亮。 走在大街上,一直很沉稳的方天定竟然唱起了厂公那首歌:“那夜真的好浪漫,我陪你去看月半弯。有些害羞却很幸福,这种感觉我很喜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