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三足鼎立 (第1/2页)
第一章 三足鼎立 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史记·淮阴侯列传》(以天下三分三足鼎立出处为题记) 唐末山河乱皇位五代传。 十国诸雄宦刀落马鞍。 陈桥赵氏叛始得天下安。 女真辽河畔金起长白山。 盖世论枭雄铁骑抢入关。 江南多厉官百姓苦不堪。 幸得圣公反两秋宋国南。 幽燕换图宋南生不欢。 江南成大魏琼海至西山。 此当乱世时北金也亦然。 新旧争皇鸾老鸢翅折断。 通州野一战定得完颜冠。 从此刀兵短三山山河览。 长白东陵陕鼎立天下展。 山呼登泰山续封秦汉禅。 天下从古至今能封万岁的就那么几人。能在泰山封禅的也就渺渺数人。 秦皇汉武雄韬大略当然能封禅如同光武帝刘秀重夺山河统一中原跑到那山顶去封禅都被当世人后世人骂得狗血淋头。 但是这一此三国能胜者必定封禅。 瘟疫发生后直到夏末宋魏两国也都没有发生过战争。 宋国主修书一封寄与魏国主言两国本同源理应交好前事总总皆是误会从此商民想通永世交好。书信背后写了一句两国主书信来往实乃与礼不符往观后焚之。 然后魏国主亦修书一封回寄宋国主两国本就同源魏国从未想过攻宋只要宋不攻魏魏便不攻宋。书信后也写了一句非两国主书信来往实乃普普通通的两国过人修书来往。 很明显私下交易做不得数不得台面。 要知道签订的契约都可以撕毁莫不要说这样的口头应允了。 不过契约写成白纸黑本来就是用来撕毁的而这种私下交易反而牢固几分。 毕竟两个国主都是要脸面的人。 有好事者翻开三国志总结出现世局面与三国实在相向。 金国主死后儿子造反灭了旧国建立新国如同刚刚诞生的魏国。铁骑无敌。 宋本来是中原正统无奈到了西南边陲之地又有着比五虎将只少一位的中兴四将。而且宗泽种师道还没有去世。 魏起于吴地前两主第一主为寇第二主乃是霸王。 当然这些评论都说的很隐晦。幸好当世无巍儒有的那些大儒也是终于宋魏两个朝廷的。 若不然也不知道这些掌握笔杆子的人说的话能到什么程度。 天下三分三国时最强的是魏国如今三个国度最强的还未可知。 方天定当年以骑兵之利逼迫范致虚的队伍渡过汴河死伤过半如今宋国趁着喘息之机竟然一鼓作气拿下西夏拥有了河套的马场。 西夏堵住道路中原和河西走廊与西域的联系已经断了虽然商路想通。 但是官路已然不通。 魏国占领了幽云中的大部分又有苏州马场战马很多。 但是低海拔产的马匹始终比不藏区和蒙古高原的马儿。这一点方天定也知道但是凭借血缘的力量三代之内苏州马场的马匹不会弱于山西马场的马。 三分之史标志着无人敢先动。 但是不妨碍四处拉关系。 宋国主书信金国主完颜宗干委婉的表示魏国过于强大似乎又狼子野心希望可以继续联盟。 金国主在询问宗弼和宗峻之后直接回信宋国主说魏国太强大若不联盟其必定会慢慢蚕食我们所以必须联合起来抗击魏国。 要知道金兀术对那个没有见过面的对手也是忌惮万分。 先是偷袭山西马场方天定就比兀术快了一步其后又在争夺幽云中被方天定占据了入关的咽喉之地。 如今从东三省进入蒙古高原容易从蒙古高原进入东三省也容易只需要度过一条河。 但是什么河可以同时度过十万大军? 如若方天定全力攻击金国两部分中的某一个另一处定然来不及救援。 加之蒙古高原虽然金人去了却也依旧保持着游牧的习性。 方天定五万铁骑冲进去就可以把金国两年来的新生儿全部剿灭。 要知道兀术非常看重这些新一代的鞑靼女真混血后代。 虽然方天定从来都没想过这些事情。 从某种意义来讲辽国喜欢劫掠宋国边境如今的金国也有大部分人是这个主张。 但若是方天定也去劫掠金国金国便承受不起这种损失。 如今天下宋国还有五百万户魏国有八百万户(将近三千万人)而金国人口数量是八十万户这还要算被劫掠的鞑靼妇女与新生的女真婴儿才能有这么多人。 若是都放开手互相劫掠那么天下就亡了。 便如同元朝时期蒙古处于统治地位便不会去劫掠汉民虽然压迫却也不会去杀人抢钱但是被朱元璋赶入大漠之后鞑靼人觉悟自己绝对不是天下的主宰那么天下乱不乱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