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第4/4页)
、人员、收费政策都会有问题。这些爷惹不起呀。” “是呀,还有教育局,直接管咱们,更何况校长那里还有市领导打招呼。完全杜绝后门根本办不到,咱必须从实际出发。”水立鸿表态说,她真心想帮阮校长。 “照你们这么说,关系必须照顾,后门照开不误,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家长如果再闹,局面又会失控,你们难道不怕对上级、对家长、对整个社会无法交代?两者孰轻孰重?还有个公平正义的问题,咱不能昧着良心做事!”方知行动怒,脖子上鼓起青筋。 “方老师,您甭着急。咱这不是讨论问题嘛,让大家把观点表达得越充分越好。”阮克刚劝慰方副校长。 “我发现咱这个班子慢慢形成一种风气,讨论问题很实际,也很功利,唯独不考虑公平正义,甚至有时候忽略了真理究竟在哪里。这种风尚我不敢苟同。毕竟我们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大家为人师表,学校领导更是师长的师长,假如心中没有一杆秤,是非可以颠倒,良心、公理可以不要,我们还办什么学校,大家不觉得有失人格吗?”方知行犟脾气上来说话更加直白,无所顾忌。 “方老师,言重了,言重了。咱这些人毕竟是知识分子,良知没有泯灭,心中有道德标尺。如果说有时候违心地做事,也是出于无奈。”阮克刚苦笑着,圆场说“大家有什么想法索性都说出来。小段,把你的想法——更具体的想法谈一谈,不要保守。” “嘿嘿,方校长一说重话,我有点儿胆怯,不知道该怎么说。不过,我首先要说,方校长的确是正直无私、疾恶如仇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长者。这几年在方校长直接领导下干教务教研,我时常聆听他的教导,受益匪浅,提高很快。我说的是心里话。”段力维满脸诚恳,先将顶头上司一顿恭维,然后话锋一转“不过,既然阮校长让说话,我就必须毫无保留地把观点亮出来。校长召集校务会讨论问题,作为与会者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要说错了请各位校长批评指正。我认为,就目前所面临的形势而言,学校对奥赛班进行调整势在必行。原因很简单,家长闹事造成社会影响,市主要领导出面干预,程局长和阮校长当着家长的面公开承诺,这件事怎么能不办呢?咱要尽快安排选拔考试,让愿意上奥赛班的学生真刀实枪竞争,这个过场必须有。” “啥叫‘过场必须有’?小段你的意思是走个过场,把家长糊弄一下?”方知行气哼哼地打断段力维发言。 “方校长您听我说。当然不是完全走过场,但也不能排除选拔考试是个过场。我认为,要通过这次考试,把原先奥赛班遗漏的好学生补充进来一部分,也把已编进奥赛班、这次考得差的学生淘汰掉一部分,这样,家长的嘴就捂住了,我们对上级领导、对社会舆论都有所交代,大家就能下台阶。但是,我们不可能通过选拔考试将所有托关系进来的学生清理掉,那样的话,看上去很公正,领导形象也很清白,大家不要忘记,水至清则无鱼。假如走极端,想要百分之百公平公正,我们必将陷入困境,尤其各位校长日子不好过啊!市上领导的条子、电话,校长没法拒绝也不能拒绝,重要的部局长也不能得罪,学校假如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接下来会举步维艰,这是毫无疑问的。退一步说,从校长到中层管理人员,谁没有亲朋好友?谁没有推不掉的各种关系?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办事情全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否则寸步难行。但凡有人求我们,无非是孩子上学的问题,无非是给各自的孩子争取优质教育资源,除了这些,我们还能给人帮什么忙啊?我们每个人谁又能保证不需要别人帮忙呢?所以说,学校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推托不掉的关系也得照顾。还有学校老师的孩子,亲生骨rou在自己的学校得不到一点点照顾,他们会寒心…” “这也要照顾,那也要照顾,奥赛班就那么大容量,能照顾得过来吗?最后还不是乱成一锅粥?”方知行无法赞同段力维的观点。 “小段的分析不是没有道理,我们面对的正是这样的现实。可是,既要照顾部分学生,又要搞公开的选拔考试,接受家长监督,具体该怎么cao作呀?”阮克刚依然忧心忡忡。 “cao作空间还是有的。请校长放心,咱尽管按照原定计划搞选拔考试,只是不要太刻板,不要人为制造紧张,我估计最终结果一切OK。”段力维很有把握地说“当然啦,假如能把奥赛班规模扩大一下,搞成三个班,cao作起来就更方便,原来的不用赶走,该进来的也让进来,皆大欢喜。” “亏你想得出来!小段呀,你小子,聪明过头了。”方知行直摇头。 “奥赛班不能扩大。人数太多,弄得鱼龙混杂,那还叫奥赛班吗?”阮克刚也断然否定段力维扩大奥赛班的提议,他最后说:“方老师具体领导,教务教研室着手组织选拔考试。其他事情在奥赛班选拔过程中我们随时掌握火候,争取把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不再出现大的纰漏。我看,眼下只能这样了。” 阮克刚正要宣布散会,小会议室闯进来两个穿警服的人。警察径直走到段力维跟前,问:“你是段力维?”段力维有些发愣,说:“我是”警察说:“请跟我们走一趟。有个案子需要你配合调查。”段力维说:“你们搞错了吧?什么案子跟我有关系?”警察说:“去就知道了。”段力维一张脸忽然变得惨白,无可奈何跟上警察走了。 在场的人一个个目瞪口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才是摁下葫芦浮起瓢呢。阮克刚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