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绣罗衣裳照暮春 (第4/4页)
习之用。上课的时间比较少,摩云书院重在自我修炼,顿悟,所以,你们大部分的时间,都会消磨在这里。” 他看了众生徒一眼,见大家都没有疑义,道:“基本的情况清楚了,现在开始,正式上课。第一堂课是四门基础课中的算学。算者,演也;演者,推其理而穷其意,明其道而尽其用也。所以算学涵盖甚广,书院中在算学之下开设了七门分科:天文、地理、术算、格物、禽兽、草木、金石。 天文学测星绘辰,依照天上星斗的运行推演天下大事。地理学分井定脉,举凡山川海岳,都包括其中。 术算学讲的是加减乘除,奇门遁甲。格物(也就是物理)格物致知,推究万物之理而为我所用。 禽兽学研究天下万类禽、兽、虫、蟊、鳞、甲的产地、习性、伏法、源流等,为将来你们学习的专业课中的幻身、御神做知识储备。草木学学习花、草、木、菌、苔、藤类的分布、培植、药用、珍异等。 金石学学习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质的特点、生成、养护等。 算学可以说是一切学问的基础,目的是要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让一心与天地合,与世界合,彼此无间,通行无碍。日后你们所学的术、剑、阵虽然看似与算学无关,但当你们晋升到一定境界之后,便会发现不但不会无关,而且息息相关,甚至你们以后修为的高低,都由这些基础所决定。切不可轻乎对之。今天我们这第一堂课,是算学中的天文学。” 一语方罢,众同学周围景象立即错乱变幻,再度立身九天之上,时间也换成了夜间,那黑夜仿佛一块巨大的乌琉璃,将众人包裹在中间。身周罗列着点点星辰,仿佛能够触手可及一般。 那些星辰遥遥看去,各种形状都有,有方的,有长角的,有像棍子的,不过以圆球状最多。颜色也各式各样,红蓝青绿,都有,以白色最多。每一大星的周围伴随着无数的小星,似是组成了一个集体。 星辰有的如玉,通体透明,有的却像是金铁铸成的,彩辉缭绕,赤炎万丈。大多数的星辰都静静地悬浮在空中,只有少数拖着长长的焰尾,不时划空而过。大小的玉屑从它们的焰尾掉落,洒得满空都是,众同学都看得目瞪口呆,赞叹不止。 皓华指着周天星斗,一一讲述它们的名称,由来。有时还会带领同学们挪到小星星的边上,让他们触摸一下。 太皓天元鼎虽然能模拟诸天星象,但也仅仅只是模拟而已。皓华讲到,这些星星虽然看上去很小,但实际上广大无比,是泰山的万亿倍。 这席话说得众人桥舌不下。皓华又讲起星辰之间的分布,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诸天星辰并不是游离的,往往几万亿颗组成一个小小的集体,彼此之间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些星星虽然远在天边,但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本源上都是相关的,天象运行,往往影响到人间生灵,而人间生灵的生息繁衍,也往往会上体天象。因此,人的修为到了一定的境界,便可借天象运行推演出祸福休咎来。 而且这些星辰已经存在了千万年,其中蕴蓄了天地初开时的阴阳之气,有些星辰中所蕴蓄的力量甚至比整个大地所藏都要丰沛。如果熟知天象运行,便可将这些力量取为己用,那就几可无敌于天下。只是借用星辰之力艰难无比、凶险无比,古往今来虽然无数人穷尽心力于此,但成功者却不多。星象之道浩繁深邃,却不是一年两年就可掌握的。 皓华侃侃而谈,讲了一个多时辰。众生徒听得晕晕乎乎的,但全都兴趣昂然。这第一堂课便眼界大开,不由得赞叹不休。 突地,一道明亮的光芒自九天尽头驰纵而来,仿佛最灿烂的流星,倏然就冲到了众人面前。同学们尚在惊慌躲避,皓华笑道:“不要害怕,那是司业谢云石的逐日旭光舟。” 同学们一听,立即兴趣大生。那光芒到了面前,悄然散开,露出中间八只银白色的龙马。每只龙马身上都生了一双洁白的羽翼,垂天扩开,神物英俊,刹那间就吸引住了所有的目光。 龙马身上带着七彩的丝缰,系在它们身后那架由整块玉石雕成的浮舟上。 舟极大,比他们方才去过的图书馆小不了多少,玉帆高张,光芒就从玉帆上腾出来,将整个玉舟护住,在舟身下结成七彩的祥云,托起舟身。舟上是七层的楼阁,最上面一层探出的头,居然是龙薇儿! 她跟谢云石并肩而立,对着大家笑道:“你们好么?天上很好玩啊!”皓华微笑致意:“司业也在上课?” 谢云石颔首道:“遥遥看到你们,过来打个招呼。” 两人举手互相道别,逐日旭光舟身上的光芒倏然合在一起,偌大的舟身被强烈的光芒包住,里面的景色影影绰绰地看不清楚了。八匹龙马齐齐嘶啸,牵动玉舟化作一道流星,向繁星深处投去。 李玄看着逐日旭光舟的影子,不知怎么,心头上萦绕住了一丝淡淡的不快。 是龙薇儿那笑容么?他使劲摇摇头,喃喃道:“看来单独授课还不坏!” 这么一想,他又高兴起来,不禁想象起紫极老人单独给他授课时的情景来。 那会是怎样的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