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九章:吐得好 (第1/2页)
第二百三十九章:吐得好 鸳鸯水实为桑干河支流,自鸳鸯口流下,经由永安堡、蔚州、广宁城三地,这时距离鸳鸯水以南不远,一个当地人叫石门口的地方。 这石门口附近有着一片山林,虽在蔚州境内,但由于距离州城过远,萧亦便没有叫人砍伐树木,这里的山林流寇也用不到,反倒会让夜不收更好的哨探侦查。 这时,山林内静悄悄的,若是不仔细看,任谁都不会发现,就在这几棵大树的周围正静悄悄的趴着几个人,其中一个满脸胡茬的壮汉正朝外面的平野四处张望。 他们身上穿的都是普通的粗麻衣袄,衣袄上到处是泥点,里面也鼓鼓囊囊的,这些人的脸上满是污渍。 这些人头上戴着破旧的毡帽,这种毡帽是大明北方常用的保暖型,让人一眼瞧过去都会以为他们就是普通山林的猎户,但他们眼中偶尔一闪而过的精光,还有衣袄中若隐若现的亮光,才会让人觉得这些人不简单。 这壮汉一动不动,他们静静的在这里匍匐许久,也未曾看到有人经过,这时候这壮汉缓缓舒口气,衣袄的领子不经意间朝外一翻,这才露出内中坚实的铁甲叶子。 他道:“看来,那些流寇还没到这块。” 身旁另一人稍稍舒展了下身子,说道:“听闻不久前这些流寇还从石门口经过,又胁裹了不少老百姓。” 又一人皱眉道:“百姓难道就这么跟着流寇作乱去了?” 最初那名壮汉低声道:“那能怎么办,这些流寇自称义军,但是干的事全是贼匪才干的,他们将牛羊夺了,房子烧了,土地也没了,无衣无食的留下也是等死,放你遇见你不跟着他们?” 一人点头道:“也是。” 他忽又庆幸的道:“还好跟了大人,不然还不知道要过怎样的生活。” 几个人都是认同的点头,猛的那壮汉突然低声道:“别动!” 身后四人立刻一动不动的趴在地上,过了一阵,只听外面传来一阵哄闹声,一帮子衣衫褴褛的人就这么从他们眼前经过。 这帮人之中有不少人肩上扛着一杆破破烂烂的大旗,也看不出来上头画着什么,都是穿的破破烂烂,只有最前面骑着马的那人穿的才好些。 他骑着快马,身上披着皮甲,皮甲外面套着白色的衣服,手中握着一柄砍刀,马后居然还拉着一个女子。 这名女子脸上满是风霜,原本粉白色的秀丽衣衫也已经破烂不堪,脸上完全是麻木和绝望,这一幕看的赖大茂几人浑身发抖,偏偏他们又不能发出任何声响。 虽然已经被逼迫到了这步田地,但女子仍是显出与周围这些流寇截然不同的气质,应当便是哪处的大家闺秀被抢掠出来。 他在马上骄傲的带着这约莫百人左右的‘义军’,就从五个人前面乱哄哄的过去,居然没有一个人发现这近在咫尺的几个人,可见他们的警惕性已经降到了最低。 待这帮人乱哄哄的过去后,最初的那名壮汉眼中全是气愤,他搓着手道:“出来一趟,没想遇到大鱼。” 身后一人也是一脸的气愤难忍,问道:“赖伍长,我们怎么搞?” 这五个人便是永安军夜不收哨队一队三甲的军士,被叫成赖伍长的便是这甲内两个伍长之一的赖大茂。 说起这个赖大茂,他是萧亦第二次扩招的老军了,经历过土家沟、小五台山、齐家庄等地的战斗,那次太原府援剿也去了,也算是久经阵战。 由于作战勇敢,他也颇得夜不收队副统领刘胜的赏识,只不过缺少些机遇,一直都负责甲内新兵的督训与日常哨探。 赖大茂眼中闪着精光,胡茬不断抖动,恶狠狠的道:“好不容易逮到一次,可不能就这么两手空空的回去,刚才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