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1/4页)
第六章 “我心痛。”小姑娘难得委靡不振,唇畔有小梨涡,笑得苦苦的。 “为什么?”大叔生得矮壮,蓄着落腮胡,头顶却光溜溜没见一根毛。 “我太风流了,所以心痛。”小姑娘摇摇头。 扁头大叔忽地拊掌,两只巨掌拍得好响。 “嘿嘿,你九成九被踩中罩门了。” “我没练‘金钟罩’,也没练‘铁布衫’,哪有罩门?” “唉啊,风流啦,那便是你的罩门。”大叔泛铜光的巨掌摸摸自个儿泛铜光的脑门,还“啪啪”拍上两下,语气可自豪了。“像俺这样,光溜溜、响当当的一颗铜豌豆,三千烦恼丝尽除,不风流,心不痛,才是王道。”略顿了顿,铜光大手改而搔着落腮胡,沉吟过后又道:“唔…不过话说回来,人不风流枉少年,去吧,你还是风流去吧,俺相信,风流过的桂圆,也还是桂圆,不会变红枣。” 受到激励,小姑娘双肩一整,深深呼息,发痛的胸臆间充满豪气。 “好!听你的!风流就风流,心痛就心痛,我豁命出去,跟他拚了,不怕!” 大叔虎目含泪。“好孩子!真是爹的好孩子!见你这么受教,爹走路都有风。” “我是你小师妹,不是你孩子。你是我六师哥,不是我爹。” “是、是这样吗?” “是。”这会儿,梨涡笑得一点儿也不苦,很甜。 “呜…痛痛痛!好痛!心好痛!你好下流,干么硬戳俺罩门?” ********* 两年后 一人独钓一江秋。 拿着自制的细竹竿子独钓的姑娘难得这般安静,坐在江边,静踞的姿态如老僧入定,仿佛江面上有如何吸引人的玩意儿,值得她瞧痴。 已习惯她笑语如珠、活蹦乱跳的模样,觑到她静默默的这一面,着实教人在意,心气浮动着,忍不住猜想,她有怎样的心里事?跟她遇敌便犯狂拚命的毛病可有关联? 有意无意地放重步伐,大脚沙沙踩过落叶,把静姑娘惊动了,他得偿所愿让她回眸,沉静尽去,外显的笑或者有些刻意,却教她秀气轻郁的五官瞬间活络起来。 她脆声问:“十三哥,那两个孩子送回去了?” 韩宝魁颔首,声微淡。“在村外遇到一对夫妇,识得那两个孩子,托他们送回。” “那很好。”桂元芳也用力点头。 他们两人在“三帮四会”的帮务全然稳定、一切渐入佳境后,去年中秋时分已正式向敖老大拜别,返回洞庭湖北端的“湖庄”与师父和众家师哥合聚。 尽管人不在“三帮四会”敖老大那儿临时有大事要办,若向“湖庄”讨人“湖庄”还是很愿意相帮,只不过主事的大师哥不改商人本色,虽凡事以和为贵,却总要以件计酬、酌情议价,可瞧在敖老大与师父的交情,还能七七八八打个折扣。 他们俩这一趟出门,亦是受敖老大所托。 “三帮四会”的手下多在江湖上走动,得知近日有一庞大势力要与湘阴的“刀家五虎门”为难,敖老大除派门下分赴“五虎门”的分舵支援,还特意请韩宝魁快马下湘阴大城,尽报信的江湖义气外,也请武艺出众的韩宝魁前去助拳。此次要与魔道对拚“湖庄”的笑面虎大师哥倒心慈手软,听说只酌收敖老大两根金条,给韩宝魁和桂元芳当旅资。 “湖庄”的众位皆已淡出江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与民为乐,因此韩宝魁与桂元芳在外,全以“三帮四会”的名号行事。 三日前“刀家五虎门”的事乱过一阵,算是暂告一段落,往后要如何对付,还得瞧对头欲出何招。 他俩在昨天离开湘阴,没北上回“湖庄”却策马一路南行。此趟出来,尽完敖老大所托,还得衔师父之命往江南,再办另一件事。 今儿个路过这河段,尚在寻渡头过河,竟听闻呼救声,韩宝魁跃进河里,把两个因贪玩、险些溺毙的孩子捞上岸。桂元芳从两个孩子发颤的口中问出小村方向,本要同韩宝魁一块送回,后者却冷着声要她待在原处。 唉,待下便待下,众家师哥宠她、由着她,就这位十三师哥懂得训她。 他犹在发火。她心知肚明。说来说去,就为三日前那一夜,在刀家石园子里无端端掀起的冲突。 “十三哥,过来这儿坐,我把火生起来了,你衣裤还湿着,包袱里还有一套干净衣裤,我拿给你。”桂元芳说着,一骨碌便要跃起。 “不必。” “啊?”两字淡却有力地击来,砸得桂元芳又倒坐回去。 韩宝魁迳自走近火堆,盘腿坐下,棱角分明的黝脸有些瞧不出心绪,再有,他把双目合起,瞳底幽光尽敛,更是看不出个所以然。 一直咧嘴笑开开,对方仍板着脸,害她笑得乱没成就感。搔搔额发,桂元芳决定还是把事说开了,她这性子实在抵不住人家冷漠以待。 两刻钟不到,韩宝魁便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