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征发东面岛国前的准备134 (第1/2页)
征发东面岛国前的准备134 李白在看到我发的圣旨后热泪盈眶:“皇天有眼,我李白终于有为国效力的时候了,!”几天后李白就来了。杨贵妃也喜欢诗词,她对这个诗仙非常敬仰,但正因为如此,杨贵妃才与李白保持距离。现在有人拍电影,说杨贵妃小时候就与李白相识,在杨贵妃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李白曾救助过她。 我问:“贵妃,有这么回事吗?” 杨贵妃:“这是电影导演自己想象的。” 我问:“为什么人们在写有关你的书、拍相关的电视连续剧或者电影时,喜欢把李白和杨贵妃联系在一起呢?” 杨贵妃:“因为李白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诗仙,而本人是四大美人之首。” 我补充道:“因为安史之乱够是中国整个几千年封建史的转折点。” 杨贵妃:“转折点,意味着什么?” 我说:“如果不好的,就是中国封建社会走下坡路的开始。” 杨贵妃:“如果好的呢?” 我说:“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始。” 杨贵妃:“我们的东面是大海,我真不知道海那边是什么。” 我说:“至少不远是日本。” 杨贵妃:“再东面呢?” 我说:“是些小岛。” “再东面呢?” “是一个大陆。” 杨贵妃:“你能不能带我去呢?” 我说:“咱们先要造巨大的龙船,在海上航行能够顶住10级台风。” 我说:“咱们先要招收技术人员。” 杨贵妃:“咱们不是正好利用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技术人员吗?” 我说:“这些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技术人员有的人的民主思想很浓,需要尊重他们的自愿。” 杨贵妃“没问题,现在就让李白去办吧。” 我说:“李白擅长于诗词等文化领域,我们还是让李白主要集中力量在文化方面吧,技术方面我想从二十一世纪来的技术人员中选一位。” 李白很快就受到了我的召见,杨贵妃也在场。我对李白说:“诗仙,我很喜欢你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天,疑似银河落九天’这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唱。” 李白说:“陛下,贵妃,这因为诗有这个特点,所以它的发展前途不是无限的,它已经达到了高峰。” 杨贵妃:“如果诗要进一步发展,该怎么办?” 李白:“格律诗已经走到头了,我看二十一世纪来的诗人的自由诗就是个发展方向。” 我问:“为什么?” 李白:“诗的本质是诗人想象力的表现,格律并不是诗所必需的,所以自由诗就没有什么额外的限制,诗人想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不比考虑格律,语句的长短,真正能把诗的神韵潇洒自如地表达出来。” 我问:“你对你的格律诗就这么低的评价?” 李白:“不是。我只是说格律诗的发展太有限了,现在已经进入后格律诗,自由诗的时代。” 然后李白当场作了10首诗,杨贵妃我我每人和了两手诗。 我把刘发大夫叫来了,我说:“在二十一世纪来的技术人员中,我只对你比较熟悉,你就负责造龙船的任务吧。” 刘发:“陛下,我是妇产科大夫,对造船一窍不通。” 我说:“事物间都是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