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岁的冒险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第4/4页)

手里还提着大包小包刚买来的东西。

    真幸运!在这里能遇到这样的帅哥,也不枉她喝了这么多贵的要命又索然无味的茶叶。

    当下,她决定主动出击。

    于-愕然地看向在他面前大方坐下的人,对方一坐下就递了张名片:“你好,我在广告公司工作。”

    名片上印着:杜宛云某某广告公司业务助理

    宛云不等他说任何话,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说道:“你有没有兴趣拍广告?我觉得你的外型不错,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公司?”

    事实上她的公司只负责做广告,即使所拍的广告中需要一些不具名气的俊男美女来充当主角或配角,也是直接与模特儿公司合作,并不需要他们公司出面。

    不过,杜宛云在外皆用此招搭讪,也几乎无往不利。这个年头啊!想成为广告明星的人比比皆是,大都愿意跟她多说上两句的。

    “嗯?为什么找上我?”

    嘻嘻,果然上钩了!她把平常常说的那几句话拿来套用,谎称需要他的履历,实则是探听眼前这帅哥的各项私人资料。

    于-虽然有些起疑,不过闲着也是闲着,何况他原本也在考虑是否该找个工作来做做了。

    何况身为男人的他并不担心被sao扰,也就大方地说出一些个人的简单资料。

    “你叫邱于-,二十二岁,大学肄业?目前没有工作?”

    杜宛云覆诵了一次他的资料,然后眉开眼笑地找话题:“你这样子待在家里,应该常被家人抱怨吧?我以前还没找到工作的时候,也是天天被抱怨没用,幸好现在已经没问题了。”她想制造一点两人很相近的感觉。

    不过于-听到“没用”两个宇时,却只想到了亭卿之前对他说过的话:“我要是和你一样的话,也会不上班待在家里好好享福,所以你别觉得自己没用。”

    “邱先生?”见到于-恍神,宛云提醒他回神过来,然后继续问;“你有什么特别的专长、嗜好呢?”

    于-仔细地想了想:“嗜好是喝茶吧,至于专长…”他想不出自己有什么专长可言,好像只能靠程豫吃饭。

    他为这个发现懊恼起来,难道他真的这么“没用”?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如亭卿所说,是个无所事事的公子哥儿。

    此时于湄走近,站在他们旁边,杜宛云抬头看到她:“咦?”她不就是在减肥中心里的营养师吗?

    宛云心虚起来:“对不起,我还有事要走了。”

    于-拉住想匆忙逃开的宛云:“不要急着走啊!你不是又在‘当星探在路上找广告新锐’了吗?”她听过杜小姐得意洋洋地说过,她每次都用这种方法钓男人。

    杜宛云连忙打躬作揖,说真的有事要忙,但她临走之前还送了个秋波给于-:“再联络喔!”

    于湄没好气地坐下,心想这种招摇撞骗的人真的愈来愈多了。

    “对不起,我又加班了。有客人来公司抱怨,说我设计的减肥餐一点用都没有,她还放话说要去法院告我,害我一直赔不是,后来我们才搞清楚,她没有坚持照食谱吃饭,每两、三天就去吃到饱的餐厅大吃一顿,还觉得偶尔这样应该没有问题,难怪她瘦不了。”

    于湄坐下后就大吐苦水,这才发现于-一点反应都没有。她在于-面前摆了摆手,于-才注意到她:“喔!你来啦,我们走吧!”

    于湄说道:“不急,你一定有心事,讲清楚了再走。”

    于-摇摇头,他并不习惯在jiejie面前吐露自己的心事,看着于湄一副非要追根究底的样子,他道:“别问了,我们快走吧!”

    “你在想什么啊?难道,你真的对刚刚那位小姐有兴趣?”

    于湄开始叙述杜宛云平时老是拿着广告公司的名号搭讪男人的行径,不过她并不讨厌杜宛云,她也有她可爱的一面。

    其实,杜宛云并不胖,属于那种老是对自己身材不够满意的人。如果于-要追她的话,她已经二十三了,于湄提醒于-要多考虑。

    于-摇头:“我对她没有兴趣,你别再说了。”

    于湄想追问于-究竟为什么心烦时,于-已经挥手叫老板娘结账,然后对她说:

    “我们赶快走吧!我觉得腿已经开始有点痛了。”

    于湄也没有办法,她知道弟弟的个性是不会透露一点他已经决定不说的事,更何况她也觉得自自己的腿也隐隐作痛,就放弃追问。

    他们身为半人半人鱼的悲哀之一,就是如果不按时泡在海水里变为人鱼样,双腿就会开始疼痛,而且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愈来愈剧烈,像是被无数的针刺在腿上般痛苦,所以他们不适合远行,得每天按时浸泡在海水中。

    像他们这样的体质对一般人来说,一定很麻烦吧!一定还有很多他没有想到的麻烦事,所以采萱才会认为还是和正常人谈恋爱比较好。

    那么亭卿呢?她会对他怎么想?她喜欢他是在不知道他的底细前,现在也许后悔了吧?

    何必这样在意她的想法呢?他对她曾有过那么无耻的举动,如果让她知道一定不会原谅他的吧!他也不愿回想那个时候自己龌龊的想法,而人总是不愿面对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

    月亮在海面映出倒影,他不禁想起一首古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形容月儿的诗很多,还有另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苏轼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两首都是在形容相隔两地,却欣赏着同样明月的情景。

    于-不禁想着台中的亭卿也一样能看到这抹弯月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