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黑暗之光 (第6/6页)
垠的漆黑水域之下,能听得到巨大的风声从头顶彻夜不停地吹过,吹乱了夜晚出来在海岸线上散心人的头发。 你转过身,目光眺望大海深处,看不见潮水的翻滚起伏,只是一转眼,就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 那么多年。 尾章 陆川夏醒来的时候,天已微微亮起,卧室的白色窗帘被风高高吹起。门口只剩下了一双鞋子,艾杨应该是出去散步了吧。 从来到北海道开始就养成的习惯,会在凌晨四点左右起床,并非是为了去看从大海上血淋淋地升腾起来的红日,只是为了在天光大亮之前赤着脚在海滩上走一走,吹吹海风。 三年前,从某个和北海道同纬度的中国北方城市借工作的机会移民到这里,陆川夏在这里的一所大学教书。 跟国内联系的人来来回回也只有那么几个人,安可可,还有父亲。继母崔春丽已经在不久前因为心脏病突发去世。想回到国内去看最后一眼,却在电话里被安可可拒绝了。她说,通知你时,所有丧事已经安顿完毕,所以你完全不必白白跑回来一次。况且,过段时日,父亲很想飞去日本,他一直期待得很呢,因为从没有出过中国,对外面的世界还是充满向往。 电话里陆川夏听着安可可条分缕析地讲话给自己听,忽然有一种释放之后的茫然,那么多年,他和她之间是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连成长都是,那种伤了疼了生生死死连在一起的岁月,到现在为止,彻底地断掉了。 一时间说不上是喜是忧。 曾经有一段时间那么用力地想逃脱掉她的世界,就像是经历了长途跋涉的人恨不得立刻卸下肩声的包袱。可是如今这包袱自动消失了。彼此之间除了必要的事之外也疏于沟通。 联系一般也只通过网络完成,几乎不通电话。 两年前,MSN上,安可可告诉陆川夏,选择了夏至日那天生下了自己的小孩,男婴,8斤4两,健康、漂亮,长相有点像他的父亲。之所以选择夏至日做剖宫产,让他出生,是因为那是全年中光照最长的一天,日光充沛,黑暗最少,并且温暖。祈愿孩子一生也能如此。 三年前,安可可挂电话给正要登机前往日本北海道的陆川夏告诉自己明天就将结婚。对方是陆川夏所认识的一个学弟。读书时,选择的是定向分配。毕业后要回到西藏老家。因为迁就安可可,不想回到那么辛苦的地方就业,无奈之下,是陆川夏顶替了学校的进藏名额。这就要倒退到五年前去了。 五年前,陆川夏带着艾杨离开褐海,前往西藏。艾杨说,其实我好想将来在大海边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六年前,有个沉默寡言的西藏男生开始追求安可可。因为普通话说得不好,找到陆川夏请教关于安可可的问题时,脸憋得一片通红。其实他不知道,那个时候的陆川夏跟安可可已经决裂一年多了,从家里搬出来住,几乎是处于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可是陆川夏那么耐心地告诉他关于安可可他所知道的一切,喜欢的色系,偏甜的口味,脾胃不好,喜欢的明星和书籍…事无巨细地说了一个下午,西藏男生记了满满一个大本子,走的时候千恩万谢。其实,就连陆川夏自己都觉得惊讶,关于安可可的细枝末节,就算是真的决裂了,还是不能忘记,甚至经常在梦里梦见,微笑的,哭泣的,发光的一张青春美好的脸庞。 七年前,安可可跟张元桥说自己喜欢一套银黑色封面的〈斯坦因中国探险手记〉的书,却买不到,陆川夏跑遍了褐海附近三个城市的所有书店都没有找到,最后是从出版社邮购了一套回来,并没有亲手送给她,而是特快专递到上海,以张元桥的名义送给安可可。就是这样的细节,数也数不过来的。一直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用关切的眼神望着她,那个在你的心里位置最重要的人,就算是曾经带给你那么多的伤害,仍旧没有办法放弃。 八年前,被刺伤的陆川夏在医院里独自醒来,看见艾杨发来的"陆川夏,我恨你!"的短信之后一头雾水,调出之前的短信来阅读后,稍微有些知道事情来龙去脉的陆川夏光着脚从医院里跑出去,然后他看见了笑着朝他走来的安可可,什么也没说,走上去就是一巴掌。 九年前,张元桥张罗的一次高中同学聚会结束后,坐在陆川夏的单车上的安可可小声又倔强地说着,呐,我们分手吧。 十年前,第一次见到艾杨,为了要一只空饮料瓶,提着大袋子跟了自己好长一段路,那时的陆川夏还以为她又是某一个偷偷喜欢自己的小女生,于是转过头来对她说"你是想问我喜欢什么类型的女生吧?或者是想问我还有没有女朋友。" 十一年前,放弃了学校保送的复旦大学,选择跟安可可在一起。 十二年前。 十三年前。 十四年前。 十五年前。 十六年前。 十七年前。 十八年前。 十九年前—— 十九年前的某个黄昏光景,读小学五年级的陆川夏,从头到脚还是一副小孩子的模样,没有长成后来的宽肩窄腰的俊美男孩子模样,而是一身脏兮兮地抱着心爱的足球从外面心急火燎地往家跑,赶着吃晚饭,却在巷子里看见了哭成像是仆人的公主安可可。在那之前,陆川夏早就喜欢上了这个风风火火的女孩,但是不敢和她说,即使在学校尘土飞扬的小足球场上踢球时,陆川夏都会偷偷瞄上一眼cao场边上是否站着安可可。那个时候的陆川夏,老是觉得这个叫做安可可的女孩是个天使,他笃定地相信,她的肩膀上会长出翅膀。 这么多年。 那些覆盖了灰尘、全部灰蒙蒙地沉淀到翻滚沸腾却又寂然无光的海底世界去的少年往事,在这一瞬,重新闪着光浮出水面。在这个潮湿多雾的早晨,像是黑白电影胶片一样慢慢被熏染上了颜色,在遥远的海面上,映照出一片斑斑点点的反光—— 苦涩的温暖以及光滑的悲凉—— 刺眼的光亮以及沉柔的黑暗—— END—— ①台湾歌手。以飙高音见长。代表作品有《我相信》等。 2007.7.7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