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天狼/朱苏进_绝望中诞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绝望中诞生 (第14/18页)

个男性的优越都放到一个人身上。

    小娓抱吻的不是我。我轻柔、坚定地推开她:“旁边有人。”

    小娓娇喘微微:“有人怕什么?”

    “这是军营。”

    “军人更应该是男人!”

    “现在你说说,这个猜想有价值吗?”

    小娓再次激动了:“啊,我差点死在你面前。你的目光非常奇特,又非常符合地表的奇特。我来不及想,只觉得目前地质研究中许多问题,用这种目光一看,就根本不是问题。它最了不起处是把大陆扩散与全球构造融会贯通,宏观的理解!翻动地壳!你一开始就站在陆地的源头,这就比目前所有学说走得更远。他们——不,我所学的一切都在大陆生成之后,细碎实用。地学界各家学说争执不已,为什么?因为各派学说能解释这种现象,就解释不了那种现象,可是在无数现象之上有一个大现象。如果你的猜想能站得住…天呵,我简直不敢往下想,你会砸掉几千个老头子的饭碗!他们之间相当多数吃了一辈子‘板块’!哦,我真该来当你的研究生,我愿意全世界女人都嫁给你!你再往下说啊,说啊!我知道,思维到了这一步是根本停不住的,你肯定还有很多想法,何况你对地貌并不陌生,肯定有深入思考,你的理论的前景太广阔了,只要给资料给图谱,就可以解释任何地表的复杂力向组合。喂,你听到没有?你接着往下说。”

    “难道就没有什么疑问吗?”

    “你猛地抛出来个新大陆,叫我怎么反驳呢?…不光我,我想地学界也很难反驳,因为他们的总体构架也是个猜想。你只有拿出去,看谁能最大程度的被地表证实。要说疑问嘛,你刚才谈到我们脚下的冲积平原,还有它的成因和深层基础,…好像恰恰不符合你的理论。你的根据全球都是,犯不着挑这块冲积平原,不过这是个小毛病。你接着往下说。”

    我蒙受着耻辱,镇定地道:“除了这个小毛病是我的,其余理论都不是我的。”

    韩小娓憎然注视我,喃喃地:“是嘛…原本不像你。太惊人了。那么,是谁的理论?”

    “孟中天。”

    “从来没听说这个人。”

    “他不是地学界的,甚至不是科学研究人员,你当然不会听说。”

    “他是干什么的?”

    “军人。官场上的败将,从政不成,等候处理。”

    “带我去见见他。”

    我和小娓走向老楼。估计孟中天正在楼下仓库,我放敲那扇包着铁皮的门。小娓恐惧地抓紧我,细声道:“这里真压抑…”

    门开了。孟中天望着我们,不作声。

    我介绍道:“她是我的朋友,韩小娓。研究生,世界经济地理专业。想和你聊聊。”

    “世界经济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吧,跨越地理和经济的新学科。”

    “听,人家比你懂得多。”小娓掠我一眼,故作潇洒“不过我以前学过地质。”

    “太好了!”孟中天两眼生光,请我们进屋。

    小娓刚进去就定身惊叫:“啊!…这么多。哪弄来的?”她看见满满一库房的毛泽东塑像。

    “当年遗留的。”孟中天回答。“现在没人要它了。”

    “没人要?待会儿我走时要一个,行吗?”

    “要多少都行。不过它不是装饰品。我希望人们对他有真正的理解。”

    “我会努力理解。”

    “那么,过会儿我帮你挑选一尊。我知道哪一尊塑像成功体现了毛泽东的独特精神。”孟中天思索片刻“有一位地质学专家,名叫韩子午,子午线的子午。”

    “你认识他吗?”小娓追问。

    “不认识。我读过他的《平移断裂构造学》和《地壳应力场》,扉页上有他的照片。”

    “那是他年轻时的照片。!’

    “韩老是你什么人?”

    “你的观察确实出色,…他是我父亲。”

    “我可以见到他吗?”孟中天迫不及待。

    “去世九年了。”

    “遗憾!”

    听吧,不是悲伤,不是惋惜,而是“遗憾”我知道,孟中天为什么遗憾。

    我打破沉默:“老孟,把你的理论跟小娓谈谈吧,如果她能通过,半个地界学就会知道你。她的能量大得很,而且她不会盲目附和。”

    “我先要感谢你们二位,还要感谢韩子午先生。当然啦,我要谈的…我不知道从哪里谈起。谈论学术问题,是不是有一个大概程序?…比如先谈疑难问题,后谈观点?…或者你们问,我回答?”

    我和小娓笑起来。看到孟中天虽然经受过许多政治风狼,但是在学术场合毫无经验。

    “我叫小胡弄点水来。”孟中天窘迫了。

    “噢不不,等会我来弄。”我拦住孟中天,不愿让那个烧焦了脸的人惊吓了小娓。

    孟中天迅速恢复镇定——刚才他目光掠过毛泽东塑像。口齿清晰地对小娓说:“我想,开头部分苏冰同志可能跟你谈过了,我相信他的复述能力。我不再重复。我们沿着那个构想接下去谈。首先谈地壳的波状运动与弧形构造,这是大陆物质的开始冷却时最主要的特征。”

    “慢一点。”小娓指着屏风后面“那张台子上都是文稿吗?”

    “是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论据全在上面,不过他远远没有完成。”

    “让我直接看文稿行吗?口头叙述损耗得太多。我一边看一边就能思考。”

    “非常正确!千年文字会说话…”

    孟中天欣喜中不慎失口,闪射出他在政治较量中的格言。他立刻闭嘴,把我和小娓领到屏风后面,简单介绍了一下分类,然后,理解地退出了,将这座仓库和他的全部积累交给我们。轻轻地关上门。

    “我也要离开吗?”

    “你别走,不过你也别跟我说话!就是我嚷起来了,摔东西了,你也别理我。听见了吗?呀,地球是一座超级火山!多好的开篇…”小娓埋首读下去。

    我坐到角落一张行军床上,静静欣赏她的身姿容貌,接着胡思乱想一阵后,昏昏睡去。

    醒来时我感到惊慌,待看清四周和小娓,方才心定。我大概睡了三小时,颇觉难堪,我走近小娓,见她双臂压在文稿上哽咽不止。

    “你怎么啦?”我大惑不解,难道学术文稿能催人泪下吗?

    “我在想父亲。”小娓拭泪“你知道我非常爱他。他也是地学界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