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杨巾帼劫之夷明山_第11章理智还是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理智还是在 (第1/2页)

    第11章 理智还是在

    高强、高猛二将,为左右大将军。大军所到之处,皆可征调各路厢军。如厢军作战勇猛者,建有功勋者,忘死者,皆可擢为御林军当差!”“吾皇英明!”天子的旨意一下,文武大臣皆下拜称颂。

    ***几日后,穆桂英点齐了五千精骑,拨了一千给先锋杨文广。午时过后,只听三声炮响,杀鸡宰牛地祭过大旗后,从汴梁西边的万胜门而出。

    老太君佘赛花、征南王高锦、龙图阁大学士包拯以及八贤王等人,率了数百名文武官员,到十里长亭为穆桂英和杨文广送别。

    穆桂英辞过几位大人,率着御林军一路取道洛阳。不三五日,大军便到了洛阳,在洛阳休息一夜后,又转道北上,沿着汾河直奔夷明山。又十来日,便兵临夷明山山脚下。

    穆桂英令大军在三声炮响之后,就地安营扎寨。刚刚安下营寨,她便率着杨文广、杨文彪、高强、高猛等人。

    在山下观看地势。夷明山虽然只是吕梁山脉的一座支峰,却奇峻无比,样子像是一座高耸的浮屠,笔直地挺立在天际之中。山巅之上,烟雾缭绕,宛如仙境。汾河和黄河像伸开的两只巨大的臂膀,将夷明山抱在中间。

    除了北面背靠吕梁山之外,西、南两面皆是一条数十丈宽的大江环绕而过,犹如天成的护城河。山脚下的平地里,扎满了许多营寨,绕山而围,估摸这人数,约有两万余人。营寨前,已筑起了一堵巨大的城墙。

    整座城墙只有东面一个城门,横跨护山河。靠北的一面,是陆门,靠南的一面,是南门。高强指着陡峭的夷明山道:“穆元帅,山中的贼寇盘踞已久。这城墙之后,便算作是山寨了。山下虽多连营,但山上仍有一个大寨。

    乃是山大王全义和逆贼黄文炳的所在。这些山贼,常常到附近的州郡和村庄里去捉人,捉来的壮丁,都被逼着在山下耕种良田。”他又指着山下的大河道:“山上有泉水,山下又有大河。

    因此想要围山断粮断水,是万万行不通的。”穆桂英望了望那像倒立的铅笔一般陡峭的山峰,在如烟一般缭绕的山顶上,果真隐隐约约地可以见到一座如城池般宏伟的山寨,道:“山势如此险峻。他们是如何上下的?”

    高猛道:“若是一般的兵丁上下,要沿着那绕山开凿出来的石路上去。若是山中有些地位的人上下,全靠山顶放下来的吊篮。”穆桂英再定睛细看。

    果然沿着几乎和地面垂直的山体上,若隐若现地有一条狭窄的小道。小道之上,仿佛还有人影走动。再收回目光去看山下。

    果见山下有三四个比床还要大的铁篮子,篮子的四角上,栓着一根比人的胳膊还粗的绳子。只要底下的人给山上施放一个信号,守候在山上的壮士就会用缆盘将绳子盘起,把山下的铁篮拉到山上去。穆桂英道:“如此险峻的山势,想要平灭山贼,着实不易!

    不知可有其他小路,可直通山上?”高强道:“夷明山两面环水,一面靠山,唯有东面可以进出。背后是吕梁大山,又是陡峭如壁,是万万寻不到上山的小路的。”穆桂英看罢山势,便与众人一道回营。

    进了帅帐,穆桂英在帅案后坐定,道:“夷明山险峻,用万夫不当之险,若要强攻,是万万攻不到山上去的。

    如今我们兵力稀薄,当速速招兵买马才是。高强、高猛,本帅令你二人,明日到附近城镇之上,贴出征兵告示。若有来投的勇士,每人赏二两纹银。”二将齐声应道:“遵命!”

    穆桂英又将杨排风唤到案前,道:“排风,你明日带了本帅的令旗,去征调附近的各路厢军。如有不从者,可按军法行事!”杨排风道:“末将领命!”

    “文广!”穆桂英又娇喝道“若贼寇从山上望下来,见吾军人马不多,势必出寨挑战。你率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