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长安纷争 (第2/3页)
服服的家常饭,坐在一起赏雪闲聊。 “别再和圣人赌气了。”段义云对崔景钰道“他有意再培养你几年,就把你提为中书令的。你要理解他的一片苦心。如今朝中,太平公主一派的宰相众多。你是圣人亲信,提拔你,他才能放心。” “我依旧觉得,太平一事,圣人当早点决断。”崔景钰道。 “圣人自有安排。”段义云道“我们一直将她盯得很紧,她有什么动作,我们定会知晓的。” 崔景钰不以为然,倒沒再说什么。 刘玉锦道:“舅父说,他从宜国公主身边的婢女宋紫儿那里套过话,太平公主手中似乎是捏着宜国公主在突厥时的一些秘密。也不知道太平公主说了些什么,宜国公主如今同舅父的关系也不好了。舅父搬出去住在别院里。宜国公主则住公主府,养着几个面首。活脱脱成了另一个太平公主” 丹菲道:“李碧苒徒有野心而无能力,赶太平公主还是差了一截。” 酒过三巡,男人们去更衣。丹菲才有空同刘玉锦说几句闺房话。 “我看崔景钰待你真的好。”刘玉锦感慨道“你虽瘦了,可是看得出很快活。老实说,我认识你这么多年了,只有现在,才知道你真正快活时什么样子的。” 丹菲不禁笑道:“我当初到刘家时,家父刚去世,之后肩负着家仇,也确实快活不起來。你呢?你现在和义云之间,一切都已经解决了吧。” 刘玉锦笑容淡淡的,并不见很欢喜,也沒有什么难过。 “早说了,我同他就是俗世夫妻,彼此敬爱,日子就过得好。你总觉得凡是不能像你和崔景钰一样恩爱的夫妻,就不正常。” “好,我不说了。”丹菲拍了拍她的手“我走了。你身子不方便,若想找我说话,就请我过來。” 不久就到了端午,曲江池上赛龙舟,两岸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崔景钰和丹菲手拉着手,走人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看着就是一对普通人家的小夫妻。 一艘富丽堂皇的画舫停靠在码头,不停地有锦衣华服的年轻男女登船。歌舞嬉闹声从船中传來。 “是太平公主的船。”丹菲看了一眼“咦?”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司徒令德衣乱冠斜,出现在画舫二楼的勾栏边。他往日不修边幅,如今剃去了胡须,竟然也是个俊朗健壮的美男子。 丹菲正惊讶着,就见太平公主走了过來。司徒令德伸手把这个年纪足可以做自己母亲的女人搂住,两人当着众人的面调笑起來。太平已是快半百的年纪,不过保养得甚好,看着不过三十來说,不过四十。两人站在一处,看着倒也不是特别别扭。 “这是怎么回事?”丹菲大吃一惊,扭头却发现崔景钰神色如常,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笑意。 “司徒九郎这是…等等!”丹菲低呼“是你安排的?” 崔景钰搂过丹菲,继续朝前走,道:“我们本在太平身边安插了几个暗线,却是被她拔出了。是太平自己看中的司徒。司徒任金吾卫,当值的时候为太平牵过马。第二日,太平的人就去找了他。我们需要新的暗探,而司徒也自告奋勇。” “可是…”丹菲还是觉得难以想象“太平都那么老了。” 崔景钰笑道:“司徒倒觉得她风韵犹存。你不了解男人。他们会将此当成一桩风流韵事。” 丹菲脸色依旧难看得像是吞了苍蝇一般,顿时觉得司徒令德这人情cao伟大,勇敢无私,真是十分令人敬佩。 之后一连过了一个多月,日子都十分平静。崔景钰如常上朝办公,果真沒再提太平公主的事。 六月末,夏季來临。长安城里白日已是有些炎热,幸好夜晚总会退凉。女人们换上了薄纱衣裙,赏荷观月,等着七月初七度佳节。 这日,丹菲陪着段夫人用了早饭,正同她说着闲话,管事匆匆來报,说王皇后请丹菲进宫一叙。丹菲如今是侍郎夫人了,凤冠霞披穿戴好,一身沉重,进宫去觐见皇后。 一别两载,大明宫一度易主,可似乎并沒有什么变化。王皇后选了长安殿为寝殿,丹菲由女官引着一路走來,看着熟悉的宫殿山水,有些感慨。 王皇后倒还是一派端庄娴雅,待人温和。她询问了丹菲夫妻俩在川中的生活,直口不提朝堂上的事,只让丹菲日后有空常进宫來,陪她说说话。 宫中又多了很多佳丽,俱都娇艳美貌,是李隆基喜欢的那一类。赵丽妃又怀了身孕,肚皮高高隆起,整个人气势隐隐有压王皇后一头的架势。 丹菲很喜欢王氏这个温柔贤惠的皇后,她无出也就罢了,还要打起精神为李隆基打点整个后宫,想想就替她觉得心累。换做丹菲自己,是绝对干不來这个活儿的。她不是把男人暴打一顿,就是甩手不干。崔景钰要是敢纳妾,她绝对会一走了之。 丹菲回了长安后,知道公孙神爱也被李隆基纳入了后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