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推磨 (第1/2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推磨 第一百四十四章推磨 阿音说道:“估摸着午他们到了都皮裂嘴歪了,喝酒可不一定喝得下了,再给他们熬点血米汤吧。我再找点鸡血藤子,给他们煮水泡泡脚。” 李君阁说道:“磨豆浆这事情交给我们好,阿音,我们先把鸡炖好,然后你帮我浇豆子去。” 炖鸡汤简单,大煤砂罐装热水,拍块姜,然后将烫好洗净的鸡块放进去,罐口面蒙桑皮纸,放蜂窝煤炉子慢慢烀着成。 弄好鸡汤,李君阁拎起泡黄豆的桶,对阿音说道:“走,阿音,帮我浇豆子去。” 来到屋边大石磨旁边,这磨也有年头了,磨下磨矮了三分之一,这是因为磨齿被不断磨平后又重新錾出来,来来回回把磨都錾矮了。 磨是翻起来用棕绳垂挂在下磨边的,李君阁拿个刷子将磨盘里里外外刷干净,然后将磨放下来,仔细对准磨蕊,将磨套去。 磨七八十斤,这活只能男人来。 磨像一个太极图,不过阴鱼那边是凹进去的,太极鱼眼的位置是一个填料的洞。 磨侧面还有一个大方木头楔子,楔子有个跟地面垂直的圆孔,那是安推磨的推子用的。 推子是大木棒子钉起来的丁字型木架,两侧还一边装了一个斜木固定,整体看起来是一个“乎”字少底下那一横,也是用棕绳固定着,悬在半空。 将推子的榫头安放在磨楔子里,阿音在磨子的导流口下面放了一个干净的大木桶接豆浆,然后将磨子里外都浇湿,开始往进料口里面浇豆子。 推磨也是有诀窍的,每一次发力后磨盘楔子不能在自己身体和磨蕊的连成的直线,而是要揺过去一定的角度,要不然下一次推拉没法发力了。 李家沟“推磨,揺磨,推豆花儿,请大嬢儿…”那首儿歌里,其实一个“揺”字,已经道出了推磨的诀窍。 黄豆是昨天晚泡好了的,一个个鼓鼓涨涨,每勺十几个豆子半勺水,磨子一转,很快有细细的豆浆沿着磨缝流了出来,在磨沟里汇集,最后顺着导流槽流进下面的大木桶里。 一股生豆浆的清香气息弥漫开来。 李君阁一边均匀地推拉这磨盘,一边跟阿音聊天。 李君阁说道:“阿音,你那天给我唱了歌,我也给你唱一首呗。” 阿音眼睛盯着进料口,一边添豆子一边说:“嗯,你唱。” 李君阁接着推磨的节奏,用《铁道游击队》的调子唱到:“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李家沟的光棍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竹条镖,可不能白白的放跑了…” 阿音笑得打跌:“嗯,可不能放跑了,一镖穿了下锅,过个肥秋!” 李君阁赧然道:“怎么能直接下锅呢,太浪费了!好歹用完再下锅嘛!” 阿音哈哈大笑,用勺子头轻轻敲了李君阁额头一下:“别闹!逗得我手都不稳了。” … 两人换了个话题,李君又说道:“丁山黄土朝天尖,夹川豆花饭的老话,意思是丁山脚下的大米,黄土埂的豆子,朝天尖的辣椒,做出来的豆花饭最好吃了。” 阿音问道:“丁山在哪里?” 李君阁说道:“丁山啊,在夹川的另一个方向,当年丁山的山神跟碧峰山的山神打赌,赛谁长得高,结果碧峰山长不过,于是想了个主意,半夜趁丁山睡着了,偷偷在他头放了个磨盘。从此丁山不长个了,碧峰山却长到了现在的高度。” 阿音哈哈大笑:“我知道你这惫懒的二皮性子是跟谁学的了,原来是跟山神学的。” 李君阁还郑重其事的说道:“这可是真的啊,你现在去丁山看,山顶还有一个大磨盘,那座山看起来像一个‘丁’字,所以才叫丁山。” 两人边聊边干活,倒也不无聊,不知不觉间将半桶豆子磨完了。 清洗干净石磨,重新将磨盘和推子挂起来,李君阁拎着大木桶去厨房交给妮mama。 阿音挑了一把尺二尖刀挂腰,对李君阁说道:“二皮,走,我们给猪儿虫和二准弄点藤子去。” 两人出了寨子,往侧面一条小路走去,行不多远走到一条溪沟边,两面都是原生林木,面攀着好些藤子,有些甚至从山溪这边攀挂到了山溪那边。 “嘿,这个神了呢,这藤子是怎么牵过去的?这真是匪夷所思了。”李君阁抠着脑门蕊子问阿音。 阿音说道:“那藤子是鸡血藤了,我也不知道怎么牵过去的,反正它还有个名字叫‘过山龙’。” 李君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