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七章衣钵传人 (第2/2页)
,然后夹第二种。 等到各种菜都品完,刘三娃那边正菜都端了出来,大脚菇焖竹鼠,干煸竹鼠丁,油rou,清蒸江团,小脚乌鸡汤,鸡汤冒生菜,糖醋白菜,虎皮青椒,最后了盘鲊辣椒下饭。 金老头先端了一碗血米粥说道:“先尝这个,待会嘴里味道杂了品不出了。” 喝了一口血米粥,说道:“是它了,米种,名称,品相,产地,做法,口味,一样不差!这是我爸他老人家说过的米神品——血米!” 有蜀州菜系的大拿给乌金血米定性,李君阁非常高兴,说道:“来来来,金爷爷,尝尝我们农家口味,对了喝点啥酒?” 金老头问道:“你们这里都有啥特色酒?” 李君阁说道:“我们当地都喝泡酒,有荔枝酒,桂圆酒,枇杷酒,乌梅酒,有十几样吧,还有是山苗寨的纯米酒,天麻酒,刺梨酒,竹筒酒。看您老喜欢。” 金老头晃着脑袋:“这桌菜来喝酒可惜了的,不喝却更可惜,那等吃得半饱再说吧!哈哈哈!” 这又是什么说头?李君阁又懵了。 刘程先笑着解释道:“酒精是刺激味蕾的,老爷子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你这农家乐的菜蔬都是最新鲜的,蜀都可吃不到,老爷子是要先好好过过嘴瘾呢!” 金老头摇头说道:“厨子其实挺苦的,平时还要保护好味觉嗅觉,很多好菜做出来,清淡的还好,味重的,最多只能尝一点点。” 李君阁笑道:“那是你这样的顶级大厨才这样吧?我只知道乡里老话是‘饥荒年饿不死油厨子’” 说完对在旁边缩手缩脚等评价的刘三娃喊到:“刘三娃,老实交代!刚刚偷吃了多少?!这两盘竹鼠rou我咋看着不对分量呢?!” 刘三娃吓得跳起来,脸腾地一下红了,说到:“死二皮!老前辈面前你别坑我!我每样跟玉莲嫂子她们留了一碗而已!” 金老头夹了一筷子竹鼠放嘴里,说道:“嗯,味道不错,怎么有川府菜的痕迹在里头?这豆腐汁跟豆豉加得恰到好处,娃子有灵性,好好干!有前途!” 刘三娃被夸得脸又红了,说道:“次刘大哥来教过一道黄豆焖箭猪,我依葫芦画瓢把蘑菇焖竹鼠小改了一下。” 刘程先也品尝了一口说道:“是不错,这焖菜跟豆子一直是绝好的搭配,你能想到豆腐汁和豆豉,确实很值得表扬。” 金老头一巴掌呼在刘程先脑袋:“还充行家教育人呢!给你挖个坑你跳!这是豆豉吗?你再好好尝尝!” 刘程先又捞了几颗豆子放嘴里:“这…是豆豉吧?…是味道较淡。” 金老头摇着脑袋:“你们这一代厨子啊,好些食材的来历都搞不清楚了。这是豆子捂好之后还没有调制成豆豉之前的那种,我们国叫淡豆豉,日本人叫纳豆,晒干了还是一味药材!” 刘程先哭丧着脸道:“淡豆豉您老人家直接说淡豆豉呗,你不要随时随地给徒弟挖坑好不好?” 金老头说道:“你这水平,还被捧成蜀州菜系的领军人物,我都搞不懂那些媒体怎么想的!回去后每周来我店里打两天下手!” 刘程先大喜过望,乐得见眉不见眼:“哎哟那敢情好!求了您这么久您终于松口了!” 金老头翻着白眼道:“我是怕你再闹出这样的笑话!在外面丢了我的名头!” 这话一般师傅不会出口,只会说丢了脸面。能替师傅扛名头,这是要传下衣钵的节奏了。 老时间里是要交换贴书,弟子执礼请安,然后师傅出钱满请一轮的。 换成武侠小说的说法,这是定下下一代的掌门人了。这金老头看来也是性情人,看似严厉,其实宠刘程先得紧,竟然搞得这么随意。 李君阁这下莫名其妙的成了见证人,于是赶紧站起来给两人拱手道喜,又让刘程先赶紧起身,给师傅敬茶。 金老头又白了刘程先一眼,对李君阁说道:“你看那憨包娃子,还不知道发生了啥事儿呢!还是皮娃你明白这些老规矩。” 既然金老头没有拒绝,那有这意思了,李君阁干脆要做做全整套,找来纸笔,刷刷刷写下贴书,时年月日,某君诲某字,于李家沟师授何人衣钵,然后是问过金老头门规期许之类的套路,最后写下授师者金尚,弟子刘程先,见证人李君阁,观礼人刘三娃的大名。 又找来印泥,几人盖手印,一份交给金尚,一份交给刘程先妥善保管。 然后又给刘程先讲了老时间里衣钵传人的义务和责任,刘程先这才明白过来,既是感动又是惭愧,又恭恭敬敬跟金老头跪下叩三个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